哈尔滨渠道下沉 遭遇两大瓶颈

2012-11-20 08:12耿建凯
陶瓷 2012年2期
关键词:系统管理哈尔滨经销商

■文/耿建凯

哈尔滨渠道下沉 遭遇两大瓶颈

■文/耿建凯

哈尔滨家居建材市场一片冷清,经销商正在漫漫“寒冬”中苦熬。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更加广阔的三、四线城市。

业绩下滑 企业转战三、四线城市

据了解,前几年,哈尔滨家居建材生意还算火热。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当地陶瓷市场生意转冷,哈尔滨红旗建材城、海城装饰城、太古陶瓷大市场、居然之家等家居建材市场的陶瓷商家普遍反映销量下滑明显,生意不好做。其中,聚有上百家陶瓷商的哈尔滨红旗建材城表现最为明显。据红旗建材城商家透露,自去年“五一”以来,店内产品销量持续下滑,生意一直不温不火。虽然推出了不少促销活动,但成效不大,几天不开单是常事。

这只是哈尔滨建材市场的一个缩影。当地八成以上建材商家透露,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其销售业绩同比下降30%以上,严重者下降幅度达50%-60%,商家苦不堪言,生意难以为继。业内人士称,出现这种局面原因有二:一方面,卖场持续扩张直接造成当地经销商和品牌数量增加,原本100个人的市场“蛋糕”,现在要500个人来分,单个经销商的销售业绩被大大摊薄;另一方面,国家出台的住房限购政策让商品房销量直线下滑,直接压低了建材产品的市场需求量。

为能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部分企业、经销商积极尝试,开始寻找新的出路。据了解,早在去年上半年,格莱美音乐陶瓷、箭牌卫浴、法恩莎卫浴就已将目光转向三、四线城市,开始着手渠道下沉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尤以格莱美音乐陶瓷最为突出。目前,格莱美音乐陶瓷在黑龙江省已开设了近百家专卖店,销售网络覆盖了黑龙江省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市县联动,全面开发当地市场。产品日销售额近千万元,彰显了强大的品牌实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遭遇两大瓶颈

省城、地级市市场已近饱和,竞争呈现白热化,越来越多的陶瓷企业和经销商意识到三、四级市场消费者强大的购买力和当地巨大的市场空间,他们开始放下架子,主动进行渠道下沉。然而,渠道下沉并非简单的分销,目前,不少企业在开拓三、四线市场过程中遭遇两大瓶颈。

(一)三、四级市场招商难

三、四级市场招商困难,与厂商双方都有关系。一方面,消费者短时间内还不能接受新品牌,商家难以立即提升品牌知名度,大品牌招商有困难。三、四线市场和广大城镇、农村市场是小品牌的集聚地,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市场极不规范,也是一些不法商家推销假冒伪劣产品的最佳场所。当地卖场规划滞后,管理混乱,产品档次低,经销商日子难过,不少商家表示有换品牌的意愿。然而,受其经营规模、经济实力和当地市场需求的影响,八成商家表示更换、增加的品牌与原有品牌差距不太大,品牌提升幅度不大,这与当地市场的品牌意识、消费习惯、物价水平、中小型经销商的市场运作能力不强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大品牌在三、四级市场招商困难。另一方面,市场的消费能力是企业选择开辟市场的前提,企业对三、四级市场的代理给予一定支持,必须建立在店面能正常运转的基础之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了企业与三、四级市场经销商的距离,为企业在新市场招商带来困难。

(二)对经销商的管理亟待加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然而,三、四级市场大部分经销商受传统销售模式的影响较深,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都不高,依赖性强,管理方式落后,售后服务较差,企业亟须强化经销商的营销水平和服务水平,让终端销售科学化、规范化、流程化,形成一个整体,树立统一的品牌形象。因此,要让品牌在三、四级市场形成良好的口碑,企业在渠道下沉过程中必须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包括销售系统管理、行销系统管理、财务系统管理、储运系统管理、客服系统管理。

行业洗牌必有“死伤”,企业和经销商不进则亡。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厂商更应放下小利,抱团突围。

猜你喜欢
系统管理哈尔滨经销商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30万吨鱼料市场,600经销商如何从中取胜?圈中人有话说
走访逾100家经销商门店,深入一线了解汉川养殖户经销商的真实需求
静听花开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百万级水产经销商是怎么练成的!哪种经销商最受厂家青睐,最易获取资源?
刘派
视频监控系统管理思路探讨
1
长邯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软件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