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对大鼠糖尿病肾病中PPARγ途径的作用

2012-11-21 08:25邵建苹李学庆柏琳孙艳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6期
关键词:米沙坦肾脏肾病

邵建苹 李学庆 柏琳 孙艳玲

替米沙坦对大鼠糖尿病肾病中PPARγ途径的作用

邵建苹 李学庆 柏琳 孙艳玲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大鼠糖尿病肾病中PPARγ途径的作用。方法 予替米沙坦治疗大鼠糖尿病肾病。结论 替米沙坦可能通过PPARγ途径对糖尿病肾病中肾脏损伤起保护作用。

替米沙坦;糖尿病肾病;PPARγ途径

许多研究表明,在糖尿病肾病的状态下,肾脏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水平和内皮素-1水平明显升高,这两种活性物质通过许多机制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进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机制是激活细胞中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此外,近年的研究表明,应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能够改善肾脏病变。替米沙坦可高选择性地作用于血管紧张素AT1受体,它与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有类似的结构,有研究证明它可以部分激活PPAR-γ,而且这种作用并不依赖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阻滞作用,在缺乏血管紧张素受体的情况下这些分子仍能在细胞内激活PPARγ,影响PPARγ靶基因的表达。此外,激活PPARγ可以减少AT1基因的表达,并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对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我们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糖尿病状态下肾脏中PPARγ途径的变化,以及替米沙坦对该途径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体重180~200 g,月龄2~3个月,由哈尔滨兽研中心提供。适应2周后在氯胺酮(50 mg/kg,腹腔内注射)麻醉下行右肾切除术以加速糖尿病肾病模型的形成。2周后予以枸橼酸缓冲液(10 mmol/L,PH4.5)新鲜配置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腹腔注射造模,第72小时测血糖,超过16.7 mmol/L者为造模成功,测尿蛋白阳性后考虑为糖尿病肾病,随机分为模型组及治疗组。治疗组给子替米沙坦3 mg/(kg·d)灌胃,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共12周。第12周末处死大鼠,沿腹中线切开取双侧肾脏,沿冠状线将肾脏分成两半,再沿冠状面将肾脏继续切分。剥离肾脏被膜,去除周围脂肪组织,迅速置于液氮中速冻,再移入-80℃冰箱保存,进行RT― PCR检测。

1.2 RT-PCR检测

均采用TRIzol试剂一步抽提总RNA,再逆转录成cDNA,以适量cDNA为模板,在TagDNA聚合酶(华美公司)催化下行PCR,引物由生物公司设计。PPARγ的引物序列为正链:5'-TCC GTG ATG GAA GAC CAC TC-3';负链5'-CCC TTG CAT CCT TCA CAA GC-3'。扩增条件为95℃3 min 进入循环,94℃30 s,55℃30 s,72℃1 min,32 个循环后,72℃延伸5 min,终产物为332bp。以GAPDH作为内参照进行校正,以目的基因片断/GAPDH片断的条带光密度比值代表目的基因的相对表达含量,进行半定量PCR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单变量方差分析,univariate ANOVA)。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模型组表达增多,治疗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3 讨论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是一类配体激活的核内受体转录因子,近年来发现它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凋亡、炎症反应、脂肪酸及脂类代谢等,并且与许多疾病,如2型糖尿病、肥胖、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肿瘤等密切相关,因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亚型PPARγ与肾脏病的关系最为密切,它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改善脂类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影响血流动力学等方面保护肾脏。

替米沙坦是一种新型的非肽类ARB类药物,可高选择性地作用于血管紧张素AT1受体,对AT1受体的作用强度较之AT2强约20000倍,选择性高于同类产品,其作用较氯沙坦强6倍。它是目前临床上所应用的半衰期最长、分布容积最大、经肾脏排泄最少的ARB类药物。

目前有研究证明替米沙坦可以部分激活PPARγ,而且这种作用并不依赖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阻滞作用,在缺乏血管紧张素受体的情况下这些分子仍然能在细胞内激活PPARγ,影响PPARγ靶基因的表达。而其他ARB类药物没有此种作用。通过对PPARγ RT-PCR的检测发现其在治疗组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由此推测,替米沙坦除了有拮抗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作用外,还有可能通过PPARγ途径对糖尿病肾病中肾脏损伤起保护作用。在损伤状态下PPARγ表达增强可能是机体保护性的代偿反应,使之易于被内源性的配体活化,对抗细胞增殖及炎症反应。然而PPARγ表达上调可被替米沙坦抑制,可能由于PPARγ的过度应激有可能导致肾脏固有细胞过度凋亡,对机体损伤的恢复不利,因此配体对受体的反馈抑制作用也可能是机体适应性的调节反应,而其机制等方面的探讨则需进一步研究加以证明。

[1]马旭,甘华.PPAR-γ与肾脏疾病.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3,23:709-712.

[2]林沁,马骥,顾勇,等.单侧输尿管梗阻后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剂受体-γ的表达及其意义.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3,12:126-131.

[3]袁曙光,刘瑞洪,夏运成,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5/6肾切除鼠的肾脏保护作用.中华肾脏病杂志,2001,17(1):41-45.

[4]刘峰,陈佳韵,王伟铭,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激动剂对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20:43-47.

[5]王鸿燕,林朱森,邹大进.脂联素与PPARγ关系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24(3):181-183.

[6]熊祖应,黄海长,李惊子.过氧化脂质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对系膜细胞炎症的调控作用.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9):1351-1354.

[7]孙正达,陈靖,等.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保护机制的研究.Chin J Nephrol,2004,20(2):109-103.

163453 油田总院集团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米沙坦肾脏肾病
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双层片处方工艺研究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人人享有肾脏健康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哪些药最伤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