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方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效果分析

2012-11-21 08:25谭桂云杨俊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6期
关键词:输卵管异位疗法

谭桂云 杨俊雯

三种方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效果分析

谭桂云 杨俊雯

目的 观察三种方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9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中医综合疗法组、通液术+中医综合疗法组、宫腹腔镜手术+中医综合疗法组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90例,观察1年后,妊娠33例,总妊娠率36.67%,其中中医综合疗法组妊娠率23.33%,通液术+中医综合疗法组妊娠率26.67%,宫腹腔镜手术+中医综合疗法组妊娠率60%。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中医综合疗法疗效显著。

输卵管性不孕;中医药;通液术;宫腹腔镜;疗效观察

随着不孕症发病率的升高,如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以期提高这类患者的受孕率及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受到众多医家的关注。近年来,笔者尝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90例,均为2006年8月至2008年6月在荔湾区中医医院不孕不育专科门诊治疗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8.8岁。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中医综合疗法组,B:通液术+中医综合疗法组,C:宫腹腔镜手术+中医综合疗法组,每组均30例。

1.2 病例纳入标准

将所有患者随机采取三种方法进行治疗。这些患者均于治疗前,经输卵管造影或宫腹腔镜手术证实为输卵管病变。不孕年限1年及以上,无手术禁忌证,并排除其他不孕原因及男性不育。

1.3 治疗方法

1.3.1 中医综合疗法

1.3.1.1 中药内服基本方 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为法,药用:白花蛇舌草20 g、败酱草15 g、毛冬青 30 g、香附12 g、赤芍12 g、黄柏10、七叶一枝花20 g。加减:气滞血瘀者加枳壳、佛手、郁金、延胡索;寒凝瘀滞者加当归、川芎、赤芍、延胡索、小茴香、鸡血藤;肾虚血瘀者加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覆盆子、金樱子、车前子、王不留行、丹参、三七;脾虚湿盛者加党参、黄芪、白术、云苓、陈皮、扁豆、枳壳等。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1.3.1.2 穴位敷贴 包括神阙穴外敷和下腹部局部外敷两种。陈术健脾膏(粤制字Z060016,主要成分:神曲、白术、山楂、莱菔子、云苓、陈皮、连翘、枳实)敷于神阙穴;双柏散瘀膏(粤制字Z20110166,主要成分:黄柏、侧柏叶、大黄、三棱、莪术)敷于双下腹(双侧输卵管体表投影位置),每晚睡前用,6~8 h后撤。

1.3.1.3 食疗方 生蝎子30只(限饲养,若为野生和药用蝎子则用3 g)、海带10 g、赤小豆15 g、猪瘦肉150 g、生姜适量。加清水1500 ml,煲至500 ml,分两次饮汤食渣,每周2~3次。

以上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统计疗效。

1.3.2 通液术 每次月经干净后3~7 d行输卵管通液术,连续治疗3个月,术前查常规包括:妇科检查,白带常规检查及血尿常规检查,以排除手术禁忌症。

1.3.3 宫腹腔镜手术 外院经宫腹腔镜手术证实输卵管近端或远端阻塞或盆腔粘连,并已经手术治疗。查阅手术记录:月经干净3~7 d内手术,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的麻醉方式,取膀胱截石位,腹腔镜下常规检查盆腔,了解卵巢、输卵管、子宫的情况。盆腔黏连者行黏连分离术,恢复卵巢、输卵管、子宫正常解剖位置;输卵管扭曲者行松解术,恢复输卵管走行,伞端闭锁或积水者行输卵管成形术。宫腔镜下常规检查宫腔,行输卵管插管介入术,再行通液术,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术毕均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腹腔,创面涂玻璃酸钠。

通液术+中医综合疗法组的患者于通液术的同时配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宫腹腔镜手术+中医综合疗法组的患者均于手术后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中医综合疗法组年龄在21~39岁,平均年龄29.25岁;通液术+中医综合疗法组年龄在22~38岁,平均年龄28.46岁;宫腹腔镜手术+中医综合疗法组年龄在21~40岁,平均年龄29.01岁。3组患者在年龄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年颁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标准拟定。治愈:治疗1年内受孕者或虽未受孕但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双侧输卵管均通常者;好转:治疗后虽未受孕,但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有改善者;未愈:治疗后未受孕,且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者。

2.3 治疗效果

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90例,观察1年后,治愈54例(60%),其中妊娠33例,总妊娠率36.67%,异位妊娠3例,总异位妊娠率3.3%;好转29例(32.22%);未愈4例(7.78%)。中医综合疗法组30例,妊娠7例,妊娠率23.33%,其中异位妊娠2例,异位妊娠率28.57%;通液术+中医综合疗法组30例,妊娠8例,妊娠率26.67%,其中异位妊娠1例,异位妊娠率12.5%;宫腹腔镜手术+中医综合疗法组30例,妊娠18例,妊娠率60%,其中异位妊娠0例。

把三组妊娠例数,三组配对,数值输入SPSS 13.0软件包进行成对卡法检验,结果三组妊娠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妊娠率比较±s,例)

表1 三组妊娠率比较±s,例)

分组 例数 妊娠例数 妊娠率(%) t值 P值中医综合疗法组30 18 60 30 7 23.33 10.622 0.005通液术+中医综合疗法组 30 8 26.67宫腹腔镜手术+中医综合疗法组

宫腹腔镜手术+中医综合疗法组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的妊娠率。

3 讨论

3.1 WHO宣布将不孕症与心血管、肿瘤并列为当今影响人类生活和健康的三大主要疾病。在育龄夫妇中约有10~20%存在不育问题,一项来自广东省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广东省初婚夫妇不孕症发病率为14.17%[1]。而输卵管性不孕占女性不孕因素的1/3[2]。在自然受精的过程中,输卵管起着重要的通路作用。当卵子从卵泡中排出后,输卵管蠕动使伞端接近卵巢,靠其突触触及上皮细胞的纤毛摆动来捕捉卵细胞进入输卵管后,完成受精及运送至宫腔[3]。病变后的输卵管失去受精及运送受精卵至宫腔的作用而发生不孕及异位妊娠。随着妇科微创技术在不孕症诊治方面的发展,如何提高妊娠率,降低异位妊娠率已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西医多采用手术、介入疗法、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IVF-ET)等方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其妊娠率为31.58% ~32.56%,但异位妊娠率达 7.69% ~25.0%[4-6]。笔者通过三种方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90例,其中宫腹腔镜联合中医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30例,观察1年后,妊娠18例(妊娠率60%),异位妊娠0例,可见,宫腹腔镜联合中医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能提高妊娠率,降低异位妊娠率,可操作性强。

3.2 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中医药治疗体会:本文发现宫腹腔镜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能显著提高妊娠率(60%)及降低异位妊娠发生率(0%)。笔者认为宫腹腔镜手术可以恢复患者输卵管的通畅,而卵子的受精及受精卵运送至宫腔,则需输卵管的摆动及纤毛的蠕动来完成。因此,提高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妊娠率关键在于输卵管的通畅及输卵管功能的恢复。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下腹痛、月经色暗、带下量多、舌暗等湿瘀互结之证,如《石室秘录》所云:“任督之间尚有瘀瘕之症,则精不能施,因外有伤障也。”故在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中,多以活血化瘀和祛湿化痰为主进行辨证治疗。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活血化瘀药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巨噬细胞增多并活跃其功能,同时可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修复增生的结缔组织,起到消炎、松解粘连的作用,有利于输卵管的复通及功能的恢复,从而恢复患者的生育能力[7]。因此,本文将中医综合疗法应用于宫腹腔镜手术术后的患者,且中医综合疗法中所采取的内服基本方、穴位贴敷及食疗方均以活血化瘀,清热祛湿为法,药物均为活血化瘀,清热祛湿之品,取得了良好疗效。

3.3 笔者的临床体会 常有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前来咨询,是否需要做手术,及手术的最佳时机。笔者发现临床中大多数输卵管性不孕,同时存在其他导致不孕的病因,如排卵障碍,黄体功能不全,免疫性不孕等,这类患者应在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前,应用中医综合疗法,以3个月为一疗程,针对排卵障碍,黄体功能不全,免疫性不孕等因素,给予正确的治疗,并改善局部炎症,促进患者自我修复功能,待非输卵管性不孕因素痊愈或改善后,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对于单纯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为缩短疗程,提高妊娠率,降低异位妊娠发生率,建议患者先行宫腹腔镜手术,解决输卵管阻塞,盆腔粘连等器质性病变,术后再配合中医综合疗法。

3.4 相关文献表明 患者的输卵管状态及损害程度,盆腔粘连的程度,与输卵管性不孕妊娠率的提高及异位妊娠发生率的降低关系较大[8-9]。正确分析输卵管功能及盆腔情况,是指导输卵管性不孕治疗的关键,并与术后的后续治疗方案,疾病的转归关系密切。因此,笔者认为,在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中,应对输卵管及盆腔粘连程度进行分级、评分,以确定最优治疗方案,缩短疗程,进一步巩固及提高临床疗效。

[1]唐立新,王奇玲,文任乾,等.广东省初婚不孕症发病率现状调查.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5,6(2):106-108.

[2]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81-386.

[3]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王春芳.输卵管性不孕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

[5]唐雄志,罗兆芹,邓艳红.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分析.中国内镜杂志,2010,16(3):300-302.

[6]王义梅,王慧,马江平.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因素不孕临床分析.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2):231-234.

[7]王建华,于载畿,白冀蓉.中医为主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中医杂志,1999,49(3):158.

[8]武英敏.宫腹腔镜联合导丝介入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100例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1,8(30):108-110.

[9]李晓玲,李萍,施德丽,等.宫腹腔镜配合中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研究.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1):35-38.

510140 广州荔湾区中医医院妇科

猜你喜欢
输卵管异位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