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在治疗老年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2-11-21 08:25林长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6期
关键词:心动过速利多卡因室性

林长煜

胺碘酮在治疗老年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林长煜

目的 探讨胺碘酮在治疗老年性室性心动过速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86例室性心动过速的老年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胺碘酮(治疗组44例)及利多卡因(对照组42例)治疗。结果 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在治疗老年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其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利多卡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胺碘酮;老年;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根据发作时间分类包括:1、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30 s以上);2、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30 s内自行终止);3、反复性室性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律交替出现)。根据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血流动力学分类包括:1、良性室性心动过速;2、潜在恶性室性心动过速;3、恶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通常可导致心室颤动、猝死等严重后果的心律失常,因此要及时明确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及时治疗室性心动过速,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心律失常。目前已证实胺碘酮可治疗室性心动过速,为进一步探讨胺碘酮在治疗老年性室性心动过速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对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间来本院住院的86例老年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分别给予胺碘酮及利多卡因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间来本院就诊的86例老年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为研究对象。86例患者年龄65~79岁,平均(69.2±2.5)岁。患者均经心电图确诊,室速均超过30 s,包括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反复性心动过速。所有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时无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无电解质紊乱。病因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

1.2 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病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患者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胸片、甲状腺功能检查,2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用药方法:治疗组胺碘酮先静脉注射150 mg,再以30 mg/h持续静脉滴入,无效30 min后再静脉注射150 mg,第1天总量不超过1500 mg。对照组利多卡因先静脉注射50 mg,无效5~10 min后再重复相同剂量,有效后1~4 mg/kg静脉滴入,每一小时不超过300 mg,并逐渐减量。持续心电监护观察疗效。发生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室颤即予电复律。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室性心动过速治疗后30 min内消失;有效:治疗后室性心动过速24 h内逐渐消失;无效:治疗后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或24 h后仍反复发作;恶化:出现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出现室颤等。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给药前2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有效率比较(例,%)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者有2例(占4.55%),低血压4例(占9.09%);对照组中,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者有5例(占11.9%),低血压7例(占16.67%)。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抗心律失常药物是目前临床医生治疗室速的主要措施。不仅大多数室速有效终止,而且已有许多临床研究证实胺碘酮等对于预防发作、防止心脏性猝死有效。在室速发作时,Ⅰ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是可以采用的有效治疗措施,但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负性肌力作用明显,室性心动过速常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老年人更常有心功能不全,在选用抗心律失常药时应考虑其疗效及安全性[1]。

胺碘酮是一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属于多通道阻滞剂,由于其具有抗交感神经、抗缺血性心律失常、抗肾上腺能作用,胺碘酮可扩张周围及冠状动脉、减少心肌耗氧量[2]。胺碘酮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如下:①胺碘酮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内K+外流,影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2、3相[3],直接延长动作电位和复极化时程及不应期,使心动过速被终止;②胺碘酮可明显减少复极离散性,使心肌复极均匀,并消除由于复极离散性增加所致的单向传导阻滞[4];③胺碘酮对钠离子通道有较弱的阻滞作用,可非竞争性阻滞β受体,并阻滞慢反应细胞Ca2+内流。胺碘酮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促心律失常反应少。主要副作用为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注意注射速度,监测血压。

本文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P<0.05),且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故在老年性患者中发作室性心动过速时,药物主张首选胺碘酮。

[1]陈修,陈维洲,曾贵云,心血管药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55.

[2]师卿杰.胺碘酮治疗老年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最佳剂量临床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1):1275-1278.

[3]王东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56例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4):112-125.

[4]杨晓燕,刘军.承解静胺碘酮和利多卡因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及安全性观察.药品评价,2007,4(6):439-443.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analysis of amioda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ventricular heartbeat tachycardia patients


LIN Chang-yu.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Guangdong Province,

Shantou City Chaoyang District Peak Hospital,515154,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analysis of amiodarone in treatment of senile ventricular heartbeat tachycardia.Methods 86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44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were given amiodarone and lidocaine(42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Results Of the 2 group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Conclusion Amiodarone on treating senile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atients heartbeat in good curative effect,less adverse reaction,its clinical effect was better than lidocaine,is worthy of clinical use.

Amiodarone;Elderly;Ventricular heartbeat rate

515154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心血管内科

猜你喜欢
心动过速利多卡因室性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左侧旁路并房室结双径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69》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基于模糊理论的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
功能性与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