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临床分析

2012-11-22 06:55高世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无痛性变异性心绞痛

高世荣

心率变异性(HRV)是目前普遍认定判断心脏自主神经活性最好的定量指标,是一项有价值的预测心脏事件发生的指标。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降低已得到很多研究证实[1]。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的差异,了解HRV对2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诊治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A组)47例,诊断符合1999年WHO制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及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并除外合并有严重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高血压及非窦性心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57.7±11.4)岁。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B组)53例,符合1999年WHO制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劳累性心绞痛27例,自发性心绞痛16例,混合性心绞痛10例,其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56.8±9.6)岁。排除严重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高血压及非窦性心律患者。

1.2 监测指标 两组受检者均采用Century HolterSeries 3000 V2.0系统进行时域分析,其指标:24h内所有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index);全程记录中每5min 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DNindex);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ms的百分比(PNN50)。所有患者在受检前均停用冠状动脉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胆碱能受体阻滞剂1周或1周以上。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 果

与B组相比,A组HRV指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HRV时域分析比较(x±s)

3 讨 论

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中枢神经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其中自主神经病变发病率约为60%,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心率波动范围小[1]。其发病机制主要与高血糖引起的代谢紊乱、葡萄糖毒性(glucotoxicity)、脂毒性(lipotoxicity)、自身免疫机制及生长因子致神经修复异常等因素有关[2]。其中代谢异常及滋养神经的微血管损害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其微血管损害主要表现在神经的营养血管,特别是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壁内有脂肪和多糖沉积,以致血管腔狭窄,微血管病变发病机制涉及以下方面:细胞内信号转导异常;细胞外信号分子调节异常,如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最为重要)、肾素-血管紧张素(RAS)异常等;全身因素引起的局部变化,如高血压、血脂异常、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异常等。同时血液黏滞度增高,滋养神经血管易被纤维蛋白和血小板聚集而堵塞,从而导致微循环血供不足,缺血缺氧,使末梢神经纤维轴突变性,继以阶段性或弥漫性脱髓鞘改变[3]。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是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经胸1~5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段,传至大脑,产生疼痛感觉[4]。2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心脏感觉传入纤维严重损害,使其对缺血缺氧刺激的敏感性降低[3]。HRV分析实质上是分析心率波动性的程度,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因此,HRV可作为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独立评价指标[5]。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表现之一即为心率增快及心率变异性减低,HRV减低程度与其心脏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密切相关性[6]。因此,了解心率变异性降低的程度可了解心脏自主神经受损的情况。本组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比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减低更显著。因此,心率变异分析能评估和反映2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病情,有助于临床上做出正确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1] 李勇,陈尚茹,徐静,等.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J].广东医学杂志,2004,25(2):191.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4-777.

[3] 杨宇红,赵董平,陈淑清.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观察[J].中华临床内科杂志,2003,15(6):1817.

[4] 张宁仔,杜日映.心血管病学进展[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30.

[5] 黄雪芳,侯成民,宋卓,等.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检测——心率变异分析[J].中华实用医学,2004,16(6):300.

[6] 何小平.糖尿病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率变异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8):470-471.作者简介:高世荣,现工作于山西省朔州市中心医院(邮编:038400)。

猜你喜欢
无痛性变异性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心率变异性和NT-proBNP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研究
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的效果及负性情绪影响分析
从三焦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探讨
心绞痛
终末期肾病患者并发无痛性主动脉夹层1例并文献复习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