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因与化解:少数民族地方一般院校大学生厌学情绪解读

2012-12-18 06:31
克拉玛依学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情绪大学院校

王 丽

(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新疆伊宁835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十六条指出: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少数民族地方一般院校作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它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而当下不少大学生日益滋长的厌学情绪,影响了这一功能的发挥。那么,这些大学生的厌学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又如何化解呢?

通过对新疆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112名学生(其中汉族学生67人,民族学生45人)的随堂调查和访谈得知,除了两名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没有厌学情绪,其他110名学生都或多或少有这样那样的厌学情绪,而厌学情绪的产生既有社会、学校层面的诱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现归结如下:

一、厌学情绪的成因

(一)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

1.读书无用论。一是“毕业即失业”现状的影响。“学而优则仕”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表现得淋漓尽致,建国后的“天之骄子”也让人津津乐道,然而近些年来,让人体会更多的是“毕业即失业”。日渐变低的初次就业率,越来越少的初始工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去应聘和争抢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都非常低的职位的现实,使得33.3%的大学生担心自己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二是所学与所用的不匹配。11.1%的大学生认为,大学中所学专业知识在社会上用到的机率较小。三是社会关系和金钱的强势地位使得学业成绩退居其次。31.7%的调查者认为个体的命运并不依托于努力和奋斗,而是一些先富性因素的作用,如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源等。家庭出身的卑微和社会关系的缺乏使贫困大学生向上流动的渠道变窄。

2.唯文凭是用。调查中一位大二学生表示:如果现在给他一张大学文凭,他现在就离开学校。调查中,有27%的大学生有这种想法。这可以用教育经济学中的筛选假设理论来解释。筛选假设理论(I.Berg)认为,教育只是被用来作为区别个人能力的一种手段,从而导致各种职业对教育资格的要求随时间推移而上升。[2]意即文凭是找工作的敲门砖,社会上各种职业对学历的要求也有水涨船高之势。

3.急功近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信仰趋向多元,有人注重追求个人物质利益和实用价值[3],追求“短、平、快”,高校中的大学生也不例外,调查显示,15.9%的大学生有这种倾向。而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一般来说大学是3-5年,亦即3-5年后才有可能工作并获得切实的经济利益,这就与市场化浪潮冲击下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需求产生矛盾,浮躁厌学情绪便由此产生。

(二)学校:软硬环境不良

1.大学校园硬件设施不完善,学习资源不足。调查中有19%的大学生认为这一点使他们产生了厌学情绪。众所周知,民族地区一般院校大多位于一个省(区)的地级市或县级市,这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各方面对本地院校的支持力度小;加之,它们多由专科院校升格而来,既非国家重点大学,又非地方重点大学,相应的国家拨款或地方拨款就非常少,如果自身再没有过硬的融资渠道,那么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就跟不上。比如说,教室尤其是多媒体教室的数量、图书馆藏书的数量、计算机机房的缺乏等,对大学生的学习和自学是一种很大的影响。

2.优秀师资力量薄弱。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民族地方一般院校因为主客观条件(如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发展前景等)所限,既吸引不来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师,又面临着自身优秀教师外流的尴尬。在这种情况下,高水平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能运用现代教学设备、采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师就少之又少,由此带来教学水平的低下,导致学生的不满,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成绩,而学习成绩不好又会滋生厌学情绪,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调查显示,高达49.2%的大学生觉得任课教师无水平、讲课没有吸引力。

3.学校管理制度不合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三股势力”的威胁,考虑到学生安全等诸多因素,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非常严格,课程安排多,要出早操,要上早自习、晚自习,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多局限于校内),且时常与综合测评挂钩,由此学生被拴在教室的时间就比较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就相对少,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状态。调查表明,33.3%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某些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合理,使他们厌学。

4.考评制度僵化。素质教育喊了很多年,但中国的应试教育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在以人文社科为主的大学里,平常不学习,考前突击一下就能通过甚至拿高分的现象,使得不少学生倾向于平常不努力、考前搞突击;也使得一些平常努力学习而考试未考好的学生感到心里不平衡,导致“劣币驱良”效应的发生。调查中有17.5%的大学生持这种观点。

(三)学生:自身综合能力欠缺

1.独立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差。调查显示,41.3%的大学生反映自己之所以有厌学情绪,是因为自控能力差,易被外界干扰。这说明,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学生们一直处于那种为升学而忙碌的紧张状态中,处在老师与家长的严格监管与督促之下,而考上大学后,环境变得相对宽松,加之外界不良诱惑的吸引,如果从小没有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难专注于学习。

2.自我适应能力不足。一是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对外地的环境(水土、饮食、气候、集体生活等各个方面)不适应,占比4.8%;二是想象中的大学生活与现实相差较远,因而落差较大,无法适应,占比6.3%;三是未进入理想的大学,6.3%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本来应该进入更高水平的大学但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进入了一所地方一般院校,因而感到失落,有自暴自弃的想法;四是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一方面,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由于对专业不甚了解,导致所选的专业不一定就是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另一方面,为平衡各专业学生的数量,避免“扎堆”现象,某些高校对部分学生专业进行了调剂,这就使得某些学生所学专业并不是自己当初报考的专业,而是调剂专业,因而没有兴趣;再加上众多高校转专业的机制不灵活,考生进入高校后,一旦发现自己不适合某专业,若想转,难而又难。[4]这种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以及相关机制弹性的缺乏,使得不少学生(约34.9%)郁郁寡欢,对学习的抵触、厌烦情绪可想而知。

3.自我规划能力弱。调查发现,高达39.7%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干什么、该干什么,对自己的前途感觉迷茫,没有方向也没有动力,只是跟随院系安排按部就班地进行,只是盲目地跟随着浩浩荡荡的人群混在校园。这说明这些已成年的大学生尚缺乏自我规划的能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目标是行动的指示灯,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奋进的动力。有道是:骏马奔驰,日复一日就能遍行天下;磨坊里的毛驴绕着磨盘周而复始,却始终禁锢在一块小小的天地。他们的区别就在于一个志在远方,一个原地打转。[5]

4.自我解压能力缺乏。调查结果显示,36.5%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非常大,而且没有很好的缓解途径。这表明,对大学生来说,大学之于高中,意味着对紧张枯燥生活的远离,意味着一次解放;但大学之于人生,却是非常关键、马虎不得的一个时期——许多人的一生因此而发生改变。于是,科目能否顺利通过,英语、计算机能否过级,综合测评是否靠前,是否能拿到各种各样的奖学金,能否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父母亲友的期望等等,所有这些都形成了巨大的现实压力,成为学生背负着的沉重的精神负担,而由于自我解压能力的缺乏,高压之下产生厌学情绪,在所难免。

二、厌学情绪的化解之策

(一)政府:多管齐下

1.高度重视舆论宣传。[6]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闻媒体应具备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意识,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弘扬主旋律,在全社会营造讲学习、爱学习的良好舆论氛围。多报道一些正面的、健康向上的信息,比如一些大家名家的求学历程、取得的成就、小人物对知识的渴求以及知识是如何改变命运的等等,以此勉励青年学生珍惜自己的大学时光,更多地汲取养分,改变命运。

2.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19省市的对口援疆工作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应建议援疆企业更多地吸收当地劳动力特别是本地大学毕业生就业;同时政府牵头与民族地方相关企业、相关院校三方联手召开招聘会,必要时为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制定优惠政策,可能的话,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前期投入资金;再者,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促进就业公平,尽量消除各种就业歧视(性别歧视、民族歧视、经验歧视、学校背景歧视、家庭背景歧视等),实现平等就业。

3.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采取措施,给予民族地方一般院校更大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使这些院校有条件改善自己的软硬件设施,增加(多媒体)教室、图书馆藏书、机房的数量,提高一线教师的待遇,加大对本校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力度,吸引高层次教师来校任教或支教,提高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服务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学校:优化软硬环境

1.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财力支持;另一方面以自身为平台,筹措部分资金。诸如,关注并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各项建设,提高知名度,吸引投资,参与政府重大攻关项目,转让科研成果,出租闲置场地仪器设备等,以此筹措发展资金,改良原有校舍,扩建基础设施,吸引外来人才。

2.综合考量,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在考虑安全的情况下,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不能一味将学生拴在学校、拴在教室。比如,所有课程在大学四年合理安排,在每个学期、在每一周要安排妥当;考虑学生的作息时间,早自习可免除,晚自习可缩短,而熄灯时间提前;社团活动可考虑在周末适当组织,不能占用学生上课时间和午休晚休时间。

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考评制度。在教学上,一方面要以灵活多变、趣味十足的课堂教学来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变“要学生学习”为“学生要学习”。另一方面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开展相应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将知识随时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不足,以此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在考核上,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品德)纳入成绩考核,计入总评成绩,而且要占有相当的比例并严格执行,以此方式“逼迫”学生,使其养成平时就努力学习、认真做人的好习惯。

(三)学生:提高综合能力

1.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从思想认识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知识改变命运,这是被很多人所证明了的。民族地方一般院校的大学生自身基础差,竞争力弱,如果再不努力学习掌握一定的本领,以后走向社会将无法立足,所以在校大学生一定要认识到大学阶段的重要性,珍惜自己的大学时光。

2.加强个人自控力,自觉抵制外界的不良诱惑。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大都在18-24岁之间,虽然从年龄上讲已经成年,但其心智、心理等各个方面还非常不成熟,容易冲动、失控。加之大学是一个人性格品质渐渐养成的阶段,也是大多数青年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定要加强自制力,划清学习与娱乐的界限,安排好学与玩的时间。

3.养成健康良好的心态。树立积极正确的学习和处世态度,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挫折,当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时,我们所要做的不应该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应该是立足现实,奋发图强,以此来改变现实,超越自我。以鼓励的心理暗示来提高自己对学习的敏感度和兴奋度,在获得小小成绩时,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双重奖励自己,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大学生的厌学情绪在我国各高校普遍存在,而民族地区一般院校大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又有其自身的诱因。对此,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用客观、科学、理性的思维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探索改变这种现象的合理途径和科学方法。为此,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合格的民族人才,服务于民族地方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1]新华社北京2010年7月29日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yzg/2010-07/29/corctent_1667143.htm,2010-7-29.

[2]靳希斌.人力资本学说与教育经济学新进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王晓磊.开会像过老人节,领头雁缺少后备军[J].半月谈内部版,2009,288(12).

[4]黄永军.高考改革要遵循哪些原则[N].中国教育报,2009-11-25(6).

[5]史定军.成功不能模仿,精神却可复制[N].中国教育报,2009-11-25(7).

[6]袁贵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松懈不动摇全力以赴做好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9-11-23(2).

猜你喜欢
情绪大学院校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