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对外宣传翻译效度的探究
——以《杭州旅游指南》英译手册为例

2013-01-21 13:42文晓华
关键词:效度西湖译者

文晓华

(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宣传舆论学大辞典》曾给“对外宣传”做过如下定义:“对外宣传即面向国际社会的宣传。包括向外国宣传本国的方针政策、国内情况和本国对国际问题的立场。对外宣传是外交活动的有力补充,有助于扩大本国的影响,争取更多的国际朋友。”①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54 页。对外宣传翻译包括政治经济、国防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状况的对外介绍、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公告及对外交流活动的信息通告;或各地市政建设宣传、招商引资与旅游宣传、各种国际性活动及行业展览活动宣传;或公司与乡镇企业的对外宣传及产品介绍等。②曾利沙:《从对外宣传翻译原则范畴化看语用翻译系统理论建构》,《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第7 期,第44-46 页。优秀的外宣译品不仅能忠实服务于对外传递基本信息的职能,而且还能提升单位或产品的文化形象,同时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城市旅游的对外宣传,主要借鉴外宣翻译向国际友人展示城市璀璨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地方文化或其迤逦的自然风光,所以译品务必有效传输源语信息,集聚城市旅游文化的正能量才能达成文字信息传递的最佳社会效度。

一、外宣翻译中存在的缺漏

效度广泛应用于语言测试体系,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芬兰学者Andrew Chesterman③Andrew Chesterman,Memes of Translation: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Amsterdam:Benjamins,1997:p.35.最早将效度概念用于翻译领域,并将其作为评判翻译成功与否的标准,而翻译的成功取决于相同因素的趋同度:趋同度大,则趋异度小,翻译的效度就高;反之,趋同度低,则趋异度大,翻译的效度就低。我国翻译学者赵彦春④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现代外语》1999年第3 期,第273-295 页。、司显柱⑤司显柱、刘莉琼:《论译文的效度和信度》,《中国翻译》2009年第3 期,第60-63 页。等认为交际翻译中原文交际者交际意图和受体期待为两个重要的因素。译文的效度取决于是否体现了交际者的意图,是否满足了受体的期待,这一原则可用来指导翻译实践。然而,形形色色的外宣翻译中不乏不成功的译文存在,即低效度的翻译。究其因,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译语语法结构错误导致源语信息的错误传达;二是概念、专名缺乏必要解释,导致信息传达失败;三是忽略西方受众接受心理,致使译品不能满足受众的期待。

段连城早在1990年就呼吁译界同仁都来关心对外宣传翻译,他将外宣翻译的诟病分为两类,一是“甲型病状”,表现为白字连篇,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二是“乙型病状”,主要表现为拼写、语法无错,但外国读者感到难懂甚至不懂,更谈不上喜闻乐见。①段连城:《呼吁:请译界同仁都来关心对外宣传(1990)》,《对外传播学初探》,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 页。1998年,王庆存和黄友义认为可用“进步不小,问题仍大”八个字来概括在外语工作或翻译质量方面的情况。其中“问题仍大”则指在外宣品的制作过程中,外文翻译仍然是最薄弱的环节,外宣品的外文差错仍相当普遍。②爱泼斯坦、林戊荪、沈苏儒:《呼吁重视对外宣传中的外语工作》,《中国翻译》2000年第6 期,第2-4 页。2010年外国专家座谈会披露,中国政府近年来投入巨资发起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翻译质量问题是文化交流的瓶颈性阻碍。③2010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外国专家座谈会,2010-08-31,http://www.scio.gov.cn/xwfbh/qyxwfbh/201008/t748623.htm 。

(一)语法结构错误

低效劣质的外宣翻译严重影响我国文化和教育形象,而其背后的缺漏问题却似根深蒂固,如何将其连根拔起势必引起译界所有人士的重视。西湖作为杭州的名片,被喻为杭州市的“根”和“魂”。2011年6月25日第35 届世界遗产大会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西湖这个“文化名湖”享誉全球。为此,杭州市旅游委员会2011年印制了《杭州旅游指南》手册,各种译本广为发行。其中英译手册中“甲型病状”依然可见。究其因,或校对疏忽,或根本未经认真校对,致使这张杭州的名片略现逊色。

例1:As the light becoming dim and the music gradually decrease ...(P.2)

此句摘自扉页“感受杭州”的译文,由and 连接两个并列结构,前者动词以分词形式becoming 呈现,后者动词以原形decrease 出现,造成两方面问题:一为并列动词形式不一致,二为动词的逻辑主语均为不可数名词,按照语法规则动词要求使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即改为:As the light becomes dim and the music gradually decreases ...也可统一采用进行体:As the light is becoming dim and the music is gradually decreasing ...以强调动作的渐进性和表达的生动性。

例2:There is a bronze bell,produced by China and Japan,is 19 tons in weight.(P.11)

此句用于介绍南屏晚钟,第二个is 造成语法结构出错,应当删除。

例3:The ornamental plants area is consisted of 8 special gardens ...(P.25)

该句用于介绍杭州植物园,其中语态用错,词组consist of 通常用于主动语态。

例4:The famous plays including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Butterfly Lovers),Legend of Lady Snakewhite,the Romance of West Chamber,A Dream of Red Mansions,and the Jade Hairpin,etc.(P.35)

此译介绍杭州的地方戏——绍兴越剧,句中缺少谓语动词,including 属词性抑或词形用错。

鉴于篇幅,上列语法错误尚未穷尽,均为比较明显的问题,倘若译者稍加谨慎完全可以杜绝。此类漏洞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外国受众对杭州的期待,且对作为世遗城市的杭州对外宣传的形象极为不利,即语法错误对外宣翻译的伤害是重大的,不仅会使外宣品的质量大打折扣,让外国人贻笑大方,同时还会使其对我国的文化教育水平产生怀疑。黄友义④黄友义:《从翻译工作者的权利到外宣翻译——在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大会上的讲话》,《中国翻译》2005年第6 期,第31-33 页。曾指出:“外宣翻译是一种门面工作,其中的错误与缺陷会被放大来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外宣翻译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

(二)概念、专名翻译缺乏必要解释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译者在实践翻译过程中,谨记“内外有别”尤为关键。“内外有别”具体表现为意识形态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语言风格不同、国情知晓度不同和宗教信仰不同。①张健:《英语新闻业务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版,第367-369 页。换言之,“内外有别”不仅指向显性的语言符号有别,同时也指向深层的文化内涵有别,后者往往容易被忽视,所以译者应有意识地更多观照后者,否则无法有效地实现对外宣传。根据翻译“信、达、雅”三原则,“达”在外宣翻译中最为重要,与效度极为贴近,因为外宣翻译实为外语受众提供信息服务,旨在传递准确、明晰的各种信息。鉴于外宣翻译的目的、特点和性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考虑两个文本的受众在文化环境和生存物理环境的不同,对有些概念和专名翻译有必要提供注释性译文。

杭州作为文化景观闻名世界,而自然景观的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故,手册中关于西湖景点的介绍富含历史文化知识。此类历史文化知识对于外国受众而言无疑是全新的信息,所以翻译介绍中国文化特有的朝代、人物、节日等概念或专名时需要加注,否则译了等于白译,根本没有起到交际的目的,即没有达到信息传递的应有效度。

例5:It was originally built in 1221 in memory of the general,Yue Fei,a patriot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P.8)

例6:On a cliff of the Peak Flying From Afar,there are over 340 fine and characteristic Buddhist statues in grottos from the Five Dynasties to Yuan Dynasties.(P.13)

杭州西湖景观处处深藏着历史文化底蕴,指南手册中不同的朝代名称自然频繁跃然纸上。诸如上面两例分别介绍岳王庙和灵隐寺,译文中出现的南宋、五代和元朝均为中国的朝代划分,在外国游客眼里实乃完全陌生的信息,故应在其后面加注起止年份。

例7:With a history of over 300 years and featured by even steel inlay,fine grinder and sharp blade,Zhang Xiaoquan Scissors enjoys high repu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P.29)

此例介绍杭州特产——张小泉剪刀,其在中国可谓众所皆知,然对于外国友人来说他们所获取的信息无非剪刀的品牌名而已,对张小泉初为人名还有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就莫名其妙了,即未能体现传递文化信息的交际意图。专名既已出现,而张小泉又是杭州的著名品牌,故译文对其应该适当加注,以期向外国游客更好地宣传杭州文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该产业的市场效益。黄志凌②黄志凌:《浅谈对外宣传中的编译工作》,《中国翻译》1999年第2 期,第55-57 页。认为解释性翻译理论很适用于对外宣传的编译工作,要求译者在编译那些中国特有的事物,如人名、地名、历史事件和政治术语时,尽可能提供一些背景材料或解释。以下分别是介绍钱塘潮和西湖龙井茶的部分英译。

例8:During 2009 National Day Holiday,Hangzhou launched the fourth reconstruction of New Grand Canal.(P.17)

例9:Among them,the Lion is of the first grade,whose“Afore Tomb-Sweeping Day Tea”is the most precious.(P.28)

国庆节在中国人看来是再也熟悉不过的节日,然而外国人毕竟不是中国人,他们大多并不了解中国的节日,国庆节也不例外,所以在其后面应该加上日期补充必要信息。例9 向游客介绍推广西湖龙井茶,而“明前茶”则为茶中上乘珍品。“明”即清明,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节日,其中富含的文化信息单靠一个名称远远不足以提供任何有效信息,所以此处有必要采用解释性翻译。

综上译例分析可见,缺乏必要解释的译文不但不能有效传递文化信息,还有可能造成信息被读者误解,即交际者的意图没有被成功传递,而受体的期待也没有被满足,译文趋同度低,交际效度低。

(三)违背外国受众接受心理

翻译被认为是双重交际活动,一重为原文与译者的交际,二重为译文与读者的交际。译作的效度是译文读者通过阅读译文识别原作或原作者的交际意图的程度。③司显柱、刘莉琼:《论译文的效度和信度》,《中国翻译》2009年第3 期,第60-63 页。倘若原作或原作者的交际意图没被受众识别,译文效度则低,即造成外宣翻译的失败。陈小慰④陈小慰:《对外宣传翻译中的文化自觉与受众意识》,《中国翻译》2013年第2 期,第95-100 页。对外宣翻译的失误问题提出如下建议:首先,译者要清楚认识到,外宣翻译的话语对象,是语言文化、意识形态传统与我们迥异、对中国不甚了解甚至抱有怀疑、敌意的西方受众。其次,要加强修辞差异方面的比较研究,以利于找到合适的沟通方式。英译手册,作为对外宣传城市旅游文化的主要载体,服务对象主要是外国受众,是故,在其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关注外国受众的接受心理。

手册对西湖美景的宣传中包含诸多行文华美而又意义深远的言辞,但对于英文读者来说很可能会显得索然无味、含糊不清,甚至是不可理解的文字。手册扉页部分有题为“感受杭州”的诗意文字:“水韵天堂,真真切切,穿梭在绿色的丛林中呼吸着清新的茶香,听着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仿佛置身于天堂梦境,感动又欣喜。”中国读者从这绚丽文字的字里行间,不难享受到杭州天堂予人那种亦真亦幻的奇妙感觉。译文为:

例10:In this earthly paradise,you'd better do nothing but take a walk in the scenic village path,breathe fresh tea aroma in green woods and listen to the moving love stories beside the West Lake.

此译给读者传递的信息是在人间天堂有三件事情要做,然而原文实指一件事,即漫步西湖,其后谈及的呼吸茶香和聆听故事均为漫步过程中伴生的美好感受而已。此外,英语读者许会误以为西湖边真有专人讲述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殊不知汉语表达使用的是汉语特有的通感修辞,因满目美奂而致嗅觉和听觉共生美妙感觉,此乃天堂之意境。所以译者需要使用符合译语文化观念和译语语言结构的模式,对原文内容作必要的增删和改动,译为:You may enjoy all the excitement and joy by taking a walk along the West Lake.此译言简意赅,充分考虑了译语读者的接受心理,符合外宣翻译以读者为中心,信息交流为目的的原则。

外宣翻译中,我们应从译语文化角度考虑,因为外国人不是中国人,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他们不以为然。理想的译文应是信度和效度的高度统一,在两者不能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先保证译文的效度,在此前提下才能追求更高的信度。①司显柱、刘莉琼:《论译文的效度和信度》,《中国翻译》2009年第3 期,第60-63 页。因为违背西方受众习惯传统的译文,同样在英语语境中格格不入,难以得到英语受众的认同,从而无法取得译文的预期效果。正如曾利沙②曾利沙:《从对外宣传翻译原则范畴化看语用翻译系统理论建构》,《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第7 期,第44-46 页。倡导旅游宣传侧重于传递以客观事实为主的“信息”,注重对外宣传的社会效应/度,而文字符号所荷载的美学意义或个性特征则往往处于从属地位。

二、外宣翻译低效度的成因探讨

外宣翻译中存在的种种缺漏问题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翻译效度,究其因,主要由于译者忽视英汉语言的表达差异,忽视英汉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使然,还有则是译者自身的素养缺失,尚未达到从业资格,工作态度不严谨。

(一)忽视英汉语言习惯差异

翻译理论家刘宓庆先生指出“汉语语法是隐性的,英语语法是显性的”,即汉语较之英语更少使用形式或形态来表示语言成分间的关系,而是让语义本身来体现这种关系,汉语的语法没有显露的外在形式,而是隐含在语言内部的。③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5 页,第367 页。基于汉英在语法特点方面的显著差异,前者侧重意合,后者侧重形合;体现在语言结构上,汉语句子结构表现松散,英语句子结构表现紧致。“语际转换”不可理解为单纯的、机械的两种语言的转换,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殊的规律和法则。④爱泼斯坦、林戊荪、沈苏儒:《呼吁重视对外宣传中的外语工作》,《中国翻译》2000年第6 期,第2-4 页。进行汉英转换的时候就该考虑这个差异,否则出现误译、套译、死译的现象。

手册在介绍杭州的历史沿革时使用如下文字:“1927年‘杭州市’正式设立;1949年,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杭州是浙江省省会。”这两句话含有三个分句,分号的使用隐含了杭州市在两个不同历史年代的变迁,第二句放在段尾感觉有点突兀,给人几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感觉。暂先不去探讨汉语表达妥当与否,但汉语讲究平衡,追求对称,用词倾向于重复的特点比较显著,冗余成分在汉语中显得自然得体,读来也和谐上口。其英译为:

例11:“Hangzhou City”was formally founded in 1927.Hangzhou People's Government was established in 1949.Hangzhou now is the capital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p.3)

译文使用三个简单句,且均以主语+be 开头,单调一致的结构和重复使用的Hangzhou 给人以啰嗦、累赘之感,译者几乎是字字对译,显然没有考虑英语表达善于使用连词产生紧凑结构的特征。该译文属比较典型的死译,将汉语中的对称结构照搬到英语中使英语译文信息冗余,甚至会妨碍英语读者理解原文的意义。

陈小慰①陈小慰:《对外宣传翻译中的文化自觉与受众意识》,《中国翻译》2013年第2 期,第95-100 页。提议在外宣翻译实践中,为了有效影响国外受众,译者必须努力使译文话语具备令受众信服和喜闻乐见的特性,即在译语受众认知结构或思维定势范畴内具备足够的真实性和或然性,在表达形式和诉求手段上让受众感觉自然亲切,符合译语表达规范,能够激发其情感。他进而指出对可能引起受众质疑或感觉别扭的内容、表达方式和诉求手段都必要调整。上例英译显然不符合受众话语的表达方式,给人感觉出于英语初学者之笔,生硬、稚嫩,有损城市旅游的宣传形象。

(二)忽视英汉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

美国的中国媒体观察者、原《汉语世界》网络与多媒体部门主管查尔斯·卡斯特(Charles Custer)曾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中国有足够的钱在海外建‘麦克风’,但如果中国不仔细探索出与国外观众最好的交流方式,效用只能事倍功半。”②梅兰、张哲:《“共产主义广告牌”来了——新华社广告进驻纽约时报广场》,《南方周末》2011年10月20日版。在我国的外宣翻译实践中,很多翻译工作者过于主观,望文生译,如前文中他们想当然地以为中国朝代、名人和节日等都是不言自明的概念,均没有采取解释性翻译。殊不知这类语言文字对于外语受众而言犹如堆砌的陌生符号而已,使他们感觉一头雾水、不知所谓,以致传达的信息效度为零。

从文字功能来看,汉语对外宣传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有追求词藻华丽,滥用“壮语美辞”等卖弄文采倾向;(2)带有套话、空洞口号、繁复的公文程式性语言特征;(3)汉语文化色彩浓厚,体现在语言文字讲究工整对仗,结构整齐划一。③曾利沙:《论旅游手册翻译的主题信息突出策略原则》,《上海翻译》2005年第1 期,第19-23 页。汉语外宣材料的特点其实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潘文国如是总结中西方相异的文化传统: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具诗人的气质,西方人更具科学家的头脑。④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5 页,第367 页。《杭州旅游指南》英汉版本的对比某种程度上可以证实这些差异,因此,译者必须在了解该类文本自身属性特征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实现预期的功能和目的。

(三)译者自身良莠不齐,素养欠缺

译者在翻译中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也是显而易见的,没有译者也就没有译文,没有译者就根本没有翻译活动。译文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译者自身素养的高低,具体来说,译者自身素养涉及三方面:译者是否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娴熟的翻译技巧;译者是否与时俱进,不断拓宽知识面进而提高本人的业务水平和文化方面的修养;译者是否认真对待外宣翻译,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等。

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是形成外宣翻译中诸多问题和不足的客观原因,但译者的主观因素所造成的错译或误译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拼写和语法错误实为译者主观造成。虽说人无完人,错误纰漏在所难免,但是倘若态度极度认真,校对高度严谨,这种低级错误可以降至最低。理解与表达是翻译中两个关键环节,而前者又是后者的前提,是正确翻译的基础。如果译者理解首先出错,表达势必出错,势必阻碍译文读者的正确理解。如总体介绍杭州西湖景观时出现以下文字:西湖有著名的“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以及“三评西湖十景”……单看“三评西湖十景”带有歧义,可以理解为评选活动,也可以理解为评选出的结果,即它的别名“新新西湖十景”。因与“西湖十景”和“新西湖十景”并置,歧义排除,舍“活动”而取“结果”之义。查阅三者的历史足迹,八百年前,皇家画院的画师们绘下了著名的“西湖十景”。1985年,“西湖新十景”的诞生再次惊艳全球。2007年,一场三评“西湖十景”的热潮开始涌动。以此推知:“三评西湖十景”既是一场评选活动,又是指称活动终结新出炉的西湖十景。英译为:

例12:There are“Top Ten Scenes of West Lake”,“New Top Ten Scenes of West Lake”and“the Third Appraisal of the Top Ten Scenes of West Lake”.(P.6)

译者因对其上下文的考虑不够,将其误译为西湖十景的第三次评选活动。这种误译兴许会误导译语受者,使其以为“the Third Appraisal”是西湖十景中的某一独特景点。原文因与“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同时出现,当指第三次评选结果。如此一来译文与原文意思大相径庭,源语交际意图无法体现,受众期望无法满足,译文传递的信息效度降至零位。可见,在外宣翻译中,生搬硬套的译例往往源于译者自身缺乏对源语的严密解读和校对,因误解原文而草率翻译势必造成误译,以致严重降低外宣翻译的效度。

旅游对外宣传旨在吸引更多海外游客,促进他们对我国自然美景、人文景观、民族文化习俗的了解和喜爱,使受众主体及时了解旅游地或旅游项目的相关信息,以便作出行为决定。①曾利沙:《从对外宣传翻译原则范畴化看语用翻译系统理论建构》,《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第7 期,第44-46 页。外宣翻译如果错漏百出,不仅不能准确、及时地传达旅游资讯,反而会使外国游客对我国印象大打折扣,甚至因此打消出游决定。译品要正确有效地对外宣传城市旅游文化,译者势必要考虑英汉语言之差异、英汉文化传统和思维差异,细致入微地考虑受众意识,必须与时俱进地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所以,外宣翻译界应该制定严格的原则和标准,考核译者的职业资格,认真把控翻译产品质量,维护我国形象,进而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效度西湖译者
效度验证模式系统整合与效度研究发展策略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英文摘要
谈高效课堂下效度的提升策略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当西湖遇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