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牦牛急性死亡的传染病及其防控措施

2013-01-25 03:02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7期
关键词:饲养场染病牦牛

(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青海果洛 814000)

1 牦牛炭疽病

主要以肛门、鼻孔等天然孔出血、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为特征。

1.1 牦牛气肿疽

主要症状为发热、震颤、肌肉丰满处浮肿,捻发音,有跛行;切开肿胀部,有多量红褐色恶臭混有气泡的液体流出。

1.2 牦牛恶性水肿

患牛表现为大面积皮下浮肿,也有捻发音、跛行症状;但创伤部位暗红色肿胀、无气肿疽病的特征性海绵状肌肉坏死,且多因伤口感染而发病。

1.3 牦牛猝死症

主要以腹泻、腹胀、排便血、口鼻流出大量带泡沫的红色水样物为特征。病牛沉闷,有时又有狂躁症状。以青壮年牛及膘情较好的犊牛多发,传染性不强,同群中常常单个发病。

1.4 牦犊牛大肠杆菌病

此疫病多发生于4日龄的犊牛,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40℃以上),不吮乳,剧烈腹疼,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的粪便,并混有白块、气泡等,如不治疗,排便失禁,3d后脱水死亡。

1.5 瘤胃酸中毒

此疫病表现为有过量采食谷物、块茎饲料的经历,流涎,口鼻酸臭,粪便细软,也有酸臭味,脱水,兴奋狂躁及神经症状。

2 诊断

2.1 查口腔

一般来说,健康牦牛的口腔黏膜淡红,体温正常无臭味。而染病牦牛的口腔则出现淡白,有流涎出现,甚至有阵阵恶臭出现。

2.2 观察眼睛

健康牦牛的亮眼炯炯有神,视觉反应较为灵敏和迅速。而一旦牛染病,就会出现眼神无光,反应迟钝。

2.3 观察鼻镜

健康牦牛的牛鼻镜有分布均匀的汗珠溢出,而牦牛一旦染病,其鼻镜少会有汗液渗出,多呈现干燥起壳,严重的会出现裂纹状。

2.4 检查耳朵

健康牦牛的两耳煽动灵活,会时时摆动,用手触及会感受到温暖。而病牛的两耳多下垂,少有摆动,耳根忽冷忽热。

2.5 检查角根

健康牦牛的两角尖凉,而角根温暖。病牛角根不是发冷就是发热。

2.6 观察行走

健康的牦牛多表现为精神振奋,昂首挺腰,步伐紧稳,行走有力,摇头摆尾。而染病病牛行走无力,尾不摇动,不愿行走,放行或卧地不起。

2.7 观察毛色

健康牛毛色光亮油润,富有弹性。病牛皮毛粗乱无光泽。

2.8 检查大小便

健康牦牛的大小便有规律,大便软而不稀,硬而不坚,小便清澈。病牛大小便无度,大便稀薄恶臭或坚硬,甚至停止拉便,小便黄而短少或血尿,甚至不排尿。

3 预防

3.1 场址选择

牦牛场要建在干燥、平坦、背风、向阳的地势,一般应远离屠宰场、兽医院,不要靠近公路、铁路及交通要道。

3.2 检疫、消毒

牦牛饲养场在引进牦牛前,应对饲养场地、设施等进行消毒,并报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检疫。经检疫确认引进的动物没有传染病时,方可进场。

3.3 坚持自繁自养原则,把好引进牦牛关

引进牦牛时,一定要从非疫区引进,逐头并切实做好产地检疫,证明无传染病才能引进,入群前还要隔离观察2个月,必要时再做1次检疫,证明无传染病的牛才能与原来的牛混群饲养。

3.4 施行定期检疫和免疫制度

查出传染来源,保护健康牛群。牦牛场每年要在春、秋两季进行2次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的检疫。每年由畜牧兽医部门以当地疫病的种类、发生季节和规律、流行情况来决定注射何种疫苗。

3.5 牦牛及其产品出场检疫

牦牛饲养场饲养的牦牛及其产品在出场前,必须经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依法实施检疫,并出具检疫证明。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牦牛及其产品不得出场。

3.6 防疫措施

发现动物传染病或者疑似传染病时,牦牛饲养场必须迅速采取隔离、封锁和消毒等防疫措施,并向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疫情,接受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防疫指导和监督检查。

3.7 技术人员配备

大型牦牛饲养场应当配备1名以上具有兽医中专以上学历或者相当学历的兽医专业技术人员;设置固定的动物诊疗室、动物传染病隔离圈舍;配备常用的诊疗、消毒器械和污水、污物、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设施。

4 病死牦牛的处理措施

4.1 迅速隔离病牛

在牛群中发现具有传染特征的病牛时,应及早隔离,使全部病、健康牛分开,病牛的粪便、垫草和行走过的场地圈舍都要进行消毒处理。

4.2 紧急预防和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特异性菌苗或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4.3 按要求处理病死牛

死于传染病的牛只,原则上应焚毁或深埋,特别是死于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牛尸体,严禁剥皮或随便抛弃。有些可以利用的牛尸体,应在兽医人员的指导下加工处理。

猜你喜欢
饲养场染病牦牛
偶感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跟着牦牛去巡山
均匀网络上SIR模型三种不同逼近方法比较
爱 情
浅谈动物饲养场标准化生产
猫和鸡
我在干校饲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