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教学中重“史”轻“文”误区之反思

2013-01-31 09:23张伯存孔庆林
枣庄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现代文学文学史作家

张伯存,孔庆林

(枣庄学院 文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现代文学教学中重“史”轻“文”误区之反思

张伯存,孔庆林

(枣庄学院 文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目前存在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重“史实”轻“文本”误区,是一种偏离教学目的的本末倒置倾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课时缩减的客观因素,更有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原因。现代文学的教学应是文学史与作家作品的兼顾,某种意义上,在合理安排课时的情况下,要更加重视作品文本的分析、鉴赏,以更好地实现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目的。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误区;文学史;文本①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中文专业文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其中又以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为甚。表现在教学内容方面,就是存在着重“史实”而轻“文本”的误区。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倾向。

陈思和先生曾说“构成文学史的最基本元素就是文学作品,是文学的审美,就像夜幕降临,繁星闪烁.其实每个星球彼此都隔得很远很远,但是它们之间互相吸引,互相观照.构成天幕下一幅极为壮丽的星空图。这即是我们所要面对的文学史。”[1](P110)文学最核心的东西还是作品,文学的魅力与意义也来自作品。离开了作品,文学史将是一部空洞无生气的冗乏历史。而文学教学与研究,最根本的也是对作品的教学与研究。没有一部部的作品,何来“文学史”?没有对“文”的体悟,何来对“史”的认识?所以,现在教学中重“史”轻“文”的做法就显得舍本逐末了。

应该指出,对现代文学教学来说,重“史”轻“文”误区的存在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客观方面讲,现代文学教学课时较之以前大大缩减。顺应面向21世纪高教课程改革大势,为给通识课程让路,各高校纷纷压缩专业课时。就现代文学而言,课程调整的结果就是原来的作品选和文学史两门课的合流,作品选被删掉,相应的总课时也大大缩减。这种情况势必影响对作品的讲授;对教师来说,用一门课的课时讲两门课的内容,势必要有所取舍。在“取”与“舍”之间,很多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体现“史”的完整性,往往会更加重视文学史,而对作品则是看时间看兴趣而定。

其次,教师教改的积极性、文本研究能力欠缺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目前很多高校为适应改革与发展,忙于升本、建博,教师也把主要精力放在“量化”的科研指标,写论文、报课题;相对而言,教学却很难实实在在的“量化”,教师只需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即可,加之不少教师认为作为“定论”的文学史内容相对固定,比较好讲,而对作品的阅读分析则要“浪费”大量时间,如此必然导致教研与改革滞后、弱化。正由于此,不少教师上课或自由随意,忽视教学规律;或内容死板陈旧,不了解、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诉求。作为结果,原本应该生动和充满色彩的文学课堂变得死板僵硬、毫无生趣,只剩下干巴巴的一点“史”的知识罗列。另一方面,不少教师不重视文本研究,文本理解分析能力欠缺。很多时候,不少教师自身对文学作品就缺乏一种深刻的体认和理解,讲课时也是照搬别人的观点,然后从作品中断章取义的找些例子来证明。由此,教师只是告诉了学生作品思想或艺术“是什么”,而忽略了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一个培养其独立学习能力的关键一环。

再次,从学生因素看,当前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不愿读作品,读不懂作品,也无暇读作品。不读作品,成为中文专业学生的致命伤。这也是影响现代文学教学重“史”轻“文”倾向的重要原因。

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是,现在的大学生均为90后,随着时代的变化,相比较而言,他们的人生体验不够丰富,对于社会人生的使命意识,对于人道主义、个性解放、革命献身等严肃、崇高的现代文学主旋律词汇没有太多的理解,他们更加关注的是网络时代的多元化、大众化的文化。即使阅读作品也大都是从网上挑选那些武侠、爱情类作品,从而对传统文学模式产生了陌生感甚至一种排斥心理。

另一方面,现代文学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一,受应试教育束缚,很多学生中学阶段读作品就少的可怜,跨进大学即学习现代文学课程便显得有些困难。在社会大环境下,大学生非常重实用,他们更关注的是实际的物质和功利,为了今后的发展,他们更多注重的是考级拿证,相反专业学习却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的。此外,据笔者调查,即使有些热爱文学的学生,也往往疲于应付排得满满的听课、作业、考试,只能满足于死记硬背教科书和笔记,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文学感受与想像能力。

正是由于以上几个方面原因的综合作用,才导致了重“史”轻“文”的教学误区。笔者深切地感到,对这种倾向再也不能任之由之。中国现代文学应该是一个无限丰富、无限生动的世界,既有纷繁竟呈的各种现象、社团、流派的历史发展,也有风格各异、风采独具的作家作品的大量涌现。所以,现代文学的教学应是文学史与作家作品的兼顾,某种意义上,在合理安排课时的情况下,要更加重视作品的分析、鉴赏。正如温儒敏先生所言,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应该把对学生“文学感受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2](P21)也就是说,走出重“史”轻“文”的误区,需要着力解决如何引导学生转变固有的学习思维和习惯,提升学生阅读作品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审美和分析能力。问题也正在于此,究竟如何引导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摆在每一个文学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

在笔者看来,针对大一学生可塑性较强的特点,教师要从思想观念深处及时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思维与习惯,让学生知道大学阶段不仅要学习,还要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要逐渐改变学生只会被动听课、死记硬背的习惯,学会独立思考。同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消除对文学的偏见,唤起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挖掘文学的审美特质,着力阐释文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还可结合专业发展让其明白文学并非“无用”,阐明文学对于提升学生今后职业能力的重要作用。

转变学生学习思维和习惯之后,下面一步就是教师的任务了,因为学生阅读得到的毕竟是初步的体验,还需教师站在理性层次上的分析、鉴赏。而教师注重作品的分析解读是走出重“史”轻“文”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完备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讲,需要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宏阔的学术视野、较强的审美分析能力。所以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增强文学修养,及时掌握学科前沿动态,使之消化吸收到教学中。

首先,在笔者看来,对于作品的分析解读,不可能每一部作品一一兼顾,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筛选经典作品。此处所指经典,并不是仅仅指像“鲁郭茅”等文学大师的作品,还指那些有着自己独特风格像张爱玲、沈从文、赵树理等作家以及郁达夫、萧红、丁玲、钱钟书等所谓有争议的“边缘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家,各有各独特的人生道路,作品也是独具风采。仔细品读这些作品,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和艺术感受,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学生对不同风格进行比较、分析,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思考力度。

其次,注重作品的分析解读,要注意解读方法的选取。文本细读和专题比较是近年来我们常用的方法。文本细读,实际上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和交流。它强调的是“读者调动自己全部的内在.对文本的语言、结构、意象及文本背后的情感进行仔细的品读,激发出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并在此基础上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与交流。”[3](16)简单说就是要回到文本自身,真正深入文本去感受体会作品思想艺术及人物性格命运,而不能带着别人的观念或论点去套作品、套人物。还要抓住作品的关键之处、重要细节进行深入分析,追根溯源,多问几个“为什么”,把作品的思想艺术充分的显现出来。

比较分析的方法也是深入解读作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途径。将审美逻辑、感觉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比较,将题材、内容、风格相近的作品进行比较都是比较分析的方法。比如同样关注国民劣根性批判,鲁迅、老舍、赵树理和当代文学中的高晓声,他们之间有什么继承关系,又有何不同之处?此处就可以作为一个小的专题比较。又如同样描写大家族的衰落,巴金的《家》受《红楼梦》影响较深,这是公认的,那么《家》和《红楼梦》在具体的描写上有什么异同之处?再如庐隐、冰心以及冯沅君等二十年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个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大大增加,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也自然得到了深化。

再次,对作品的分析解读,要注意知识性、趣味性的统一。教师按部就班的讲述作家作品可能会有些枯燥,这时不妨穿插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作家人生情感体验甚至一些轶事,也就是还原作家的生存样态,从文学史生成的角度分析作家作品的里里外外及其相互关联的人与事,进而接近这些作家的心灵世界。一方面有助于对作家作品的解读,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在讲述鲁迅时着重谈一谈他童年经历和情感体验,讲一讲他的兄弟关系,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他伟大的人格、丰富复杂而又痛苦的灵魂,对于理解其很多作品是大有裨益的。当然,必须强调的是,这种趣味性的讲述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而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最后,对作品的分析解读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工作,还要求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互动,变接受式学习为研究式学习。要切忌将一种结论作为“定论”直接灌输给学生,切忌在评价作家作品时简单的褒贬臧否。因为在文学鉴赏过程中,每一个主体所获得的审美经验是不同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师生一同分享相互的阅读经验,精心展开互动探讨,相互倾听,调动学生主动积极的进行自主阅读、探究学习,进而培养其问题意识,拓展思维空间。

以上是我们在近年来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但笔者想再次强调的是,走出重“史”轻“文”的教学误区,绝不意味着走向重“文”轻“史”的另一种倾向。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文”“史”兼顾,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学生既能获得文学史的知识,又能培养文学感悟、审美鉴赏能力,进而提升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真正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坚实基础。当然,这一个过程不是几篇讨论文章就能解决的,需要广大教师的辛勤付出和广大学子的热情配合。

[1]陈思和.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J].河北学刊,2004,(2).

[2]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2003,(5).

[3]宋亮.文本细读:阅读教学的新视野[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G642

A

1004-7077(2013)06-0038-03

2013-11-01

张伯存(1968-),男,山东枣庄人,枣庄学院文学院院长兼学报编辑部主任,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孔庆林(1979-),男,山东济宁人,枣庄学院文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吕艳]

猜你喜欢
现代文学文学史作家
高校现代文学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现代文学源头下的韩国文学探析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