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低热烧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2013-02-01 14:16韦殿闯
中外医疗 2013年8期
关键词:创面老年人疾病

韦殿闯

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广西宜州546300

低热烧伤一般指41~60℃的致伤因素较长时间作用于机体某部位导致皮肤及皮下各层组织出现渐进性损害。临床上常见于幼儿、老人、瘫痪等群体,这些群体的生理特点以及存在着基础疾病,再加之致伤因素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临床特点、诊治过程与一般烧伤的不同性[1]。为了探讨老年低热烧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现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2011年收治的5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对低热烧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做出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老年低热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69.4±7.9)岁;烧伤前状态:偏瘫(18例),老年痴呆症(7例),糖尿病足(11例),闭塞性脉管炎(7例),雷诺式病(4例),醉酒(3例);致伤原因:热水袋烧伤(25例),取暖壶烧伤(16例),艾灸烧伤(7例),电热毯烧伤(2例)。接触时间:0.4~11 h,平均(4.3±2.4)h;烧伤特点:50例患者共查出69个烧伤部位,肩部(7例)、上肢(5例)、腰背部(8例)、腹部(5例)、骶部(12例)、大腿(15例)、小腿(17例)、足踝部(8例);烧伤面积:0.4%~5.5%TBSA,平均(2.6±1.6)%TBSA。III度面积:0.6%~3.5%TBSA,平均(1.5±0.9)%TBSA。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及时给予抗菌素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并发症,对于病情严重及身体虚弱的患者给予增强免疫药物,以提高机体抵抗力。有条件可运用一些生长激素,促进蛋白合成,加速创面愈合。创面具体处理:①尚未溶痂患者:3例患者行手术切痂、直接拉拢缝合,11例患者行局部皮瓣或邻近皮瓣转移修复,21例患者行游离皮片移植。②已溶痂患者:13例患者采用祛腐生肌烧伤膏溶痂脱痂后“邮票皮片”植皮修复18处;另外2例患者因创面面积小或心肺功能耐受差,采用单纯换药保守治疗达创面愈合。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4~35 d,平均(22.4±2.4)d。

3 讨论

随着我国高龄老年人员的增加,使用各种取暖器取暖的老年人增多,临床上低热烧伤是一种老年人多见、常见的烧伤损伤疾病,其损伤往往具有较深程度烧伤,达深Ⅱ~Ⅲ°,创面自愈困难,迁延不愈,伴有感染等并发症的特点,治疗相对困难,属于临床上的一项重点和难点[2]。

3.1 低热烧伤因素

①由于老年人机体各项组织均处于退化状态,造成皮下脂肪层较薄,具有较差的热传导能力,当出现烧伤时往往易传导到深层组织,甚至到达肌肉、骨骼[3];老年人神经末梢神经敏感性较低,而且往往还伴有糖尿病神经末梢病变等基础疾病,同时伴着烟雾、煤气一氧化碳中毒等外界因素,其更容易出现深度烧伤。②老年人血液循环较差,所以对局部散热较为缓慢,在热源环境下容易积蓄热量,如伴有雷诺氏病等循环障碍性疾病时表现的更为明显,另外,一氧化碳中毒、偏瘫等因素也对局部血液循环造成一定的阻碍。③老年人缺乏对低热烧伤的认知性,不恰当的使用各种热源仪器或设备。

3.2 临床特点

①老年低热烧伤创面一般是较小的创面,且早期疼痛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不能及时治疗,长期不愈则可造成感染溃烂;②出现深度烧伤时,同时伴有水泡,临床诊治时易误诊为浅表创面,尤其是Ⅲ度烧伤患者,往往被误诊为Ⅱ度烧伤;低热灼烧造成皮肤全层损伤,局部皮肤感觉迟缓或消失。③局部皮肤比较干燥,造成较晚溶痂。在去除水泡后,多呈现出蜡白样基底创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为褐色,甚至变为黑色干性坏死灶[4]。④老年人免疫力较低,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烧伤部位及周围正常组织易出现感染溃烂,病灶创面扩大。⑤老年自身新陈代谢速度较慢,烧伤后创面愈合速度较慢,容易出现肉芽创面。

3.3 治疗分析

①在治疗老年低热烧伤过程中,应注意老年烧伤创面多为深度烧伤损伤,应详细询问其受伤史,特别是询问老年人受热接触时间、热源温度、有无饮酒和其他基础疾病等,如接触超过1 h受热时间则可以考虑为深度烧伤。检查过程中,要对创面情况进行仔细观察,特别要注意创面的基底状况,以准确判断损伤程度,防止误判,应该注意的是在估计烧伤程度时万不可低估老年烧伤的深度,由于老年人的再生能力较差,抗感染能力也较差,故不能用一般的诊断标准来判断其烧伤程度[5];②老年低热烧伤若采取保守治疗,可能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这是因为老年人局部血液循环较差,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机体通化激素水平降低,再生能力较差。另外,创面长时间换药治疗还可使老年人出现全身感染等并发症,如迁延不愈,自愈困难,能耐受手术的则尽量安排进行手术治疗,一般皮片移植和(或)皮瓣移植修复可根据患者烧伤位置、大小、深度及病人基本情况来决定,临床上可依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方法;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往往在治疗过程中会伴发其他的疾病,所以在处理低热烧伤过程中还应加强全身疗法,积极处理其原发性基础疾病。如合并糖尿病患者积极降糖治疗,血糖控制在9 mmol/L以下,为促进创面早期愈合打下良好基础。③治疗过程中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积极控制创面炎症;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补充能量及维生素、氨基酸等,恢复机体蛋白,使病人免疫力提高,再生能力增强;同时还可以用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如:生长因子等以促进烧伤创面尽快的修复,以防止由于老年人机体免疫力较差所造成的各种并发症也得到较快地治愈或好转。生长因子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的、可促进或抑制多类细胞生长的多肽,增加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DNA合成和细胞增殖[6]可加速体表创伤修复及烧伤、溃疡等创面的愈合,提高修复质量[7]。我们使用后创面愈合明显增快,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④我们应加强老年低热烧伤的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抓起,积极对老年人宣传低热烧伤的科普知识,让其了解低热烧伤的危害性,提高其对低热烧伤的认知性,同时指导老年人掌握取暖器材、各种理疗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8]。对于伴有偏瘫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应教育其保持与热源的距离,避免长时间使用这些器材。

综上所述,对老年低热烧伤患者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在早期进行治疗的同时,妥善处理原发基础病,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加强对老年低热烧伤发生的预防措施,对老年人宣传低热烧伤的科普知识,让其了解低热烧伤的危害性,提高其对低热烧伤的认知性。

[1] 陈意生,史景泉,梁延杰,等.烧伤治疗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7.

[2] 汤培,黄道强,史洁锐,等.老年人低热烧伤37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7):137-138.

[3] 程兵,赵学军.老年低热烧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J].海南医学,2011,22(11):79-80.

[4] 吴东凯,韩树森.低热烧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1):896-897.

[5] 袁玉坤,孙庆彬,徐康顺,等.低热烧伤2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2):270-2801.

[6] 李云青,江兴责.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烧伤创面愈合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l临床研究,2010,23(11):999-1000.

[7] 童登武.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Ⅱ度烧伤创面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0):1509-1510.

[8] 艾深海,黎螯.低热烧伤[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1,7(2):1401-1402.

猜你喜欢
创面老年人疾病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