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2013-02-01 14:16崔同国
中外医疗 2013年8期
关键词:利尿剂阻滞剂受体

崔同国

富源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云南富源 65550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崔同国

富源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云南富源 655500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高危的慢性病症,在世界范围的发病率只增不减,是目前面临的世界性卫生问题,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是一个终生的过程,护士对患者在院治疗时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时相关事项的叮嘱十分重要,要做到对患者的相关疾病知识进行教育,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用药和自我控制情绪等[1]。该文主要针对健康教育的基本现状,护士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基本要点和进行健康教育的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内容如下文。

慢性;心力衰竭;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当前社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在中老年群体中最为严重,已经成为了广受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心力衰竭也成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指的是心脏不能够博出身体的组织代谢和静脉的回流所需要的血液。通常是有多种疾病引起的心肌功能的收缩力减退,心脏的血液输出量有所减少,不能够满足身体的需要,并且因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的并发症。高血压、心瓣膜疾病、细菌毒素和肺气肿等慢性病都可能会引起心脏发病,导致心力衰竭。此外,过度劳累,妇女妊娠和静脉内的大量补液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从而诱发心力衰竭。临床表现为疲劳、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为患者和家属带来较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和家属的正常生活。心力衰竭的治疗耗资大,致残、致死率较高,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一种疾病,但是,对患者进行良好全面的健康教育会对患者的治疗和恢复起较大的促进作用。该文主要针对健康教育的基本现状,护士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基本要点和进行健康教育的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和措施,供广大医护工作者借鉴和参考。

1 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现状

据调查研究显示,心力衰竭在国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在年龄在45岁以上的群体中,中国的慢性心衰竭患病率是0.9%,其中女性占1.0%,男性占1.4%。,北方患病率1.4%,南方患病率是0.5%,城市患病率1.1%,农村是0.8%。目前中国的慢性肾衰竭患病人数有400万,在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的同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为了较好的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2 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

心力衰竭患者在住院治疗时会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和心理负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对所患病症增加了解,有助于治疗和康复。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提高疾病知识知晓程度

为了使慢性心理衰竭患者具有积极正确的态度和信念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相关知识普及十分重要。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应该主要包括病症产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等,并且要在适当的时机,患者适宜的心理和身体状态下使患者知道,心力衰竭是很多器脏患者都不能够避免的,慢性心力衰竭是呈慢性发展的趋势进行,一般是需要终生治疗,不能够根治,但是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心力衰竭的恶化。

2.2 加强患者合理用药

慢性心力衰竭是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慢性病,在患者出院后仍然需要严格遵照医嘱,所以在患者出院时,护士要叮嘱患者及家属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一些饮食注意事项,强调所用药品的名称,用药的目的和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解决措施,教会患者自测脉搏,在患者的脉搏达到60次/min的时候暂停服用地高辛,及时到医院就诊,告知患者自行减药或是停药会带来的后果,使患者充分掌握出院后的用药做法,为患者出院后的治疗做好保证。

心衰的常规治疗包括联合使用三大类药物: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和ACEI(或ARB)。为进一步改善症状、控制心率等,地高辛应为第4个联用的药物,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则可应用于重度心衰患者。

2.2.1利尿剂 ①利尿剂是唯一可以充分控制心衰患者液体潴留的药物,为标准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②所有心力衰竭患者液体的证据或原先有过液体潴留者应先给予利尿剂;③必须最早应用利尿剂。应和ACEI和B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④襻利尿剂应作为首选,轻度液体潴留伴高血压和肾功能正常的心衰患者仅适用氢氯噻嗪,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氢氯噻嗪25mg/d、呋塞米20 mg/d)至尿量增加,体重每日减轻0.5~1.0 kg,当钠水潴留得到控制,即以小剂量维持,但需根据病情调整剂量。氢氯噻嗪100mg/d已达最大效应,呋塞米剂量不受限制;⑤严重心力衰竭、晚期心力衰竭要静脉应用利尿剂或联合应用两种以上的利尿剂或利尿剂与增加肾血流量的药物并用(如多巴胺);⑥即使使用利尿剂后心力衰竭症状被控制,临床状态稳定,也不能将利尿剂作为单一治疗。利尿剂一般应与ACEI和B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

2.2.2 ACEI ①ACEI一般与利尿剂合用,假如无液体潴留时也可单独应用;②ACEI于B受体阻滞剂合用有协同作用;③必须从小剂量开始,如能耐受则每隔1~2周剂量加倍,一旦达到最大耐受剂量就可长期维持应用。④起始治疗后1~2周内监测血压、肾功能和血钾,之后定期复查。肌酐增高<30%为预期反应,无需特殊处理,但应加强监测。肌酐增高>30~50%应减量或停用;⑤合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时,ACEI需减量,并立即采用襻利尿剂,若血钾>5.5mmol/L,应停用ACEI。

2.2.3 B受体阻滞剂 B受体阻滞剂有选择性B1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①应在ACCEI和利尿剂基础上家用B受体阻滞剂。而B受体阻滞剂合用ACEI则可使死亡危险性下降36%。ACEI和B受体阻滞剂孰先孰后并不重要,关键是两药联用才可发挥最大益处。②起始治疗前后、治疗期间患者必须体重恒定;③必须从极低剂量开始,推荐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12.5mg/d)、比索洛尔(1.25 mg/d)、卡维地洛(3.125 mg 2次/d),每2~4周剂量加倍。结合中国国情也可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从6.25 mg 2次/d开始。④达到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量为以用药后的清晨静息心率55~60次/分,但不宜<55次/分,也不依照患者的治疗反应来确定剂量。心率为国际公认的B受体有效阻滞的指标;⑤B受体阻滞剂需尽早开始应用才有可能防止患者死亡。

2.3 教会患者自我控制情绪

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方面的特点,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的不便,患者也会因为病症所带来的行动受限、治疗经费等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焦虑、紧张、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甚至造成心理负担,影响身体的调养[2]。所以护士要在对患者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会患者如何排解苦闷的心理,比如看书、听音乐、倾诉等方式,使患者能够具有较好的态度面对治疗和生活,会更有助于身体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3]。

3 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意义

在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会因为对病情缺乏正确的认识,卫生知识不足,不积极参加检查和治疗等原因,错失住院治疗的最佳时间而酿成死亡的后果,不知情的恐慌导致的反复住院也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当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主要采用的是药物治疗、控制饮食、健康教育等方式,其中健康教育的方式则能够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病况的认识,减缓病情的恶化,提高患者的身存比率,同时有助于患者减少住院治疗的次数,帮助患者自我调节情绪,缩短住院治疗的时间。

4 结语

慢性心力衰竭是当前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具有威胁性的慢性病,其彻底的根治方法尚在研究中,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药物治疗的方式加以健康教育方式的辅佐,患者能够听从医嘱,坚持日常锻炼、保持良好情绪、科学合理用药,注意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等会对病情有较大的帮助,不但会减少住院治疗的时间,还会减少反复住院的次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陈笑银,廖晓瑜,邱定荣,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程监护管理模式初探[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0):110-112.

[2]刘桂玲.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32):435-436.

[3]杜龙芝,佘云玲.持续护理干预对慢性心理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2):23-24.

R473

A

1674-0742(2013)03(b)-0188-02

2012-10-22)

猜你喜欢
利尿剂阻滞剂受体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剂,预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2,2’,4,4’-四溴联苯醚对视黄醛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Toll样受体:免疫治疗的新进展
β受体阻滞剂联合电击除颤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