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模式探讨与实践

2013-02-01 17:31王振玉高艳玲李立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2期
关键词:电子电路教学法实验教学

王振玉 高艳玲 李立平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石家庄 051132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模式探讨与实践

王振玉 高艳玲 李立平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石家庄 051132

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习题教学三种不同的课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出系统教学法,论述该方法的特点及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应用,初步实践及教学反馈反映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硬件电路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系统教学法

10.3969/j.issn.1671-489X.2013.12.084

作者:王振玉,讲师,本科。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简称模电)是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紧密结合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比较重视,由于该课程应用性较强,同时内容多,课时少,学生掌握的效果并不理想。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探索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教学方法,近几年结合模电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

1 明确课型

在模电教学中,教师必须熟悉该课程的一些基本课型,才能很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模电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的特点,把其课程的课型分为3种,即理论教学课、实验教学课和习题教学课,三者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1 理论教学课

在模电理论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是4个“基本”,即:基本概念、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基本技术指标。这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那么,如何使学生掌握“四基”,并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在掌握“四基”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模电课程理论教学的重要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入手进行教学,要经过3个环节。

1)引入电子技术概念。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创设学习电子技术的环境,提供感性认识。教师必须在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常用的方法有: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电子技术理论、利用直观教具、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利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等。

2)建立电子电路的模型。电子电路模型是人脑对实际电子电路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只有建立起电路模型,才能运用电子电路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讲到功率放大电路时,结合实际的收音机中扬声器、平时常用的低音炮及电动机的控制电路等实际电路的驱动电路来进行抽象,在比较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使其能够顺利建立功率放大电路电子电路模型[1]。

3)运用电子技术。学习电子技术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在这一环节中,一方面要用典型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共同讨论,深化活化对所学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电子技术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运用知识的练习。针对这一环节,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电子电路小设计、小制作,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电子电路理论并运用到实际中。

1.2 实验教学课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此,根据课程特点把模电实验教学分为3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课外实验。

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为配合教学内容而演示给学生看的实验,主要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起学习兴趣。

学生实验是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使学生受到模电实验操作训练的主要措施。进行学生实验教学要做到:实验能力的培养要明确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做到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

课外实验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针对不同的学生在实验教学环节的表现情况,教师安排的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外实验。

1.3 习题教学课

习题教学,也是模电课程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讲述若干重要概念和规律后安排的以解题指导为中心的习题课,及时而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和解题训练。

2 提倡系统教学法

笔者对模电教学中的3种课型进行了分析,为全面提高模电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此倡导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系统教学法,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轻松愉快而卓有成效地学习。

2.1 系统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1)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学生学完模电的课程后,感觉各章节是独立的知识,没有互相联系,这表明学生没有真正地掌握这门课程。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要强调各章节的联系,突出课程知识点的主线,如先讲器件和模型,然后讲解单级放大器,虽然单级放大器可提供较高的增益,可是不够稳定,为了抑制共模电平、温度等参数对增益的影响,引入差分式对称电路,可是β的波动、温度的变化及噪声等还是影响增益的稳定,于是引入反馈技术来实现恒定的增益,同时还可增大带宽等[2],这样学生对该门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2)突出学生主体。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表现为两个“飞跃”,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①强调学生的重要作用,要使学生在电子技术环境中学习电子技术,要通过各种直观形式向学生展现生动具体的电子元件、电子电路;②按学生的认识规律办事,从基本元件、基本电路入手,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与以往学过的知识相联系。

2.2 系统教学法的课堂设计

根据系统教学法的特点,设计出系统教学法的具体教学模式——课内外“三环三习三追忆”。其中,“三环”是指自学探究、串联精讲、整理吸收;“三习”是指学生在课外要做到复习、练习和预习;“三追忆”是指对新课题的即时追忆、复习前追忆和复习后追忆。

1)自学探究——知觉选择阶段。每次课结束,教师布置自学提纲,提供下次课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学生根据提纲要求查找资料。这一阶段是知觉选择的过程,学生有意识有选择地定向摄取知识,获得感性认识。

2)串联精讲——理解领会阶段。针对学生自学探究的情况,教师进行重点讲解,澄清模糊观念,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特别要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串联精讲,纵向串讲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横向串讲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讲清易错易混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3)整理吸收——记忆贮存阶段。教师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指出学生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并分析其原因。

3 结束语

以上针对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几种常见课型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提出所倡导的系统教学法,最后提出系统教学法的具体课堂设计。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了综合应用能力。

[1]杨素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0-62.

[2]尹雪梅.《模拟电子技术》理论与实验教学方法初探[J].职业技术研究,2011(9)∶23.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n Teaching Reform Mode of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Wang Zhenyu,Gao Yanling, Li Liping

According to three different course types of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s including theory teaching, laboratory teaching and exercises teaching, we reform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propose the systematic teaching approach,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thod and how to apply in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s. The practice and teaching feedback indicates the method that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lay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systematic teaching approach

G642.0

B

1671-489X(2013)12-0084-02

猜你喜欢
电子电路教学法实验教学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电子电路设计的实用技巧研究
电子电路设计中抗干扰技术
电子电路常见故障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探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