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观察与护理

2013-02-02 07:32于爱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1期
关键词:尿激酶急性期肌力

于爱君

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观察与护理

于爱君

目的探讨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护理方法。方法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对到我科看诊的36例超早期脑梗死的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精心护理。结果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严密观察溶栓过程病情变化是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护理关键。

超早期溶栓;急性期脑梗死;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突然,多出现语言意识障碍、一侧肢体瘫痪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造成病情迁延不愈,预后效果差,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超早期溶栓治疗是现代脑梗死治疗最有把我、最有希望的根本性治疗方法之一[1]。溶栓治疗能够早期再通闭塞的脑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缩小梗死面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对到我科看诊的36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36例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60岁,所选病例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2004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溶栓指征,无溶栓禁忌证。全部患者均签署溶栓知情同意书。

1.2溶栓流程接诊 (询问患者年龄,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及相关病史)一体格检查(检查肌力、意识、生命体征)一建立静脉通道、抽血(包括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生化、肝酶、心酶、血气)一颅脑CT(严密观察患者意识、肌力、呼吸等情况的变化,向患者家属说明溶栓的注意事项)一CT排除脑出血、颅内占位等情况,再一次体格检查一抽血检查结果回复一签署知情同意书一输注溶栓药物一观察效果。

1.3溶栓方法 发病6 h内给予尿激酶100~150万U加入100-2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半小时内输注完毕,溶栓第二天后复查颅脑CT,若无出血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iu,q12 h,ih,连用1周,同时应用甘露醇、奥扎格雷钠、血塞通等药物常规治疗。

2 护理要点

2.1溶栓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患者及家属不了解病情或溶栓治疗的相关知识,护士应认真做好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许多溶栓成功的案例,告知接受治疗的时间窗越小取得的效果就会越理想,应抓准时机尽早溶栓,同时告知家属将对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应对的防止措施。既要树立治疗信心,又要讲明利弊,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是患者情绪趋于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2.1.2溶栓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应及时了解以往病史,据其病史、症状、体征、习惯、适应证和禁忌证,协助医生选择相应病例,时间窗应控制在3 h~6 h内。患者入院后应立即做脑部CT检查,血常规检查,凝血时间,包括肾功能 等一系列辅助检查,争取在要求的6 h内做溶栓治疗、常规准备溶栓治疗所需的一般物品及药物(静脉留置针、静脉采血针及试管、吸氧通道、气管插管等用物,尿激酶及各种急救药物),同时护士还应对溶栓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或发生的治疗并发症有充分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使溶栓的准备工作更细致。

2.2溶栓中护理 静脉滴注尿激酶前检查并记录患者神志、血压、体温、肌力、开始滴注时间。静脉滴注尿激酶时,应有护士应在患者床边守护,注意保持静脉输液通畅,调整静脉输液速度,保证溶栓药物在30 min内滴完。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用药过程中发生过敏者,立即停药。 出血征象:皮肤黏膜、口腔牙龈有无出血点、有无便血、尿血;女性患者注意观察生殖系统出血。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每15 min进行1次神经功能评估。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注意观察患者情绪,避免让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如若出现不良情绪应加以安慰、开导。及时把一些好转的信息反馈给患者或家属,以增强其信心,促进及时恢复。

2.3溶栓后护理

2.3.1疗效观察 观察患者意识、言语、肌力等情况,并及时记录:如发现患者有肌力下降、意识障碍,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3.2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溶栓患者易出现的治疗后并发症有出血,高血压状态、过敏反应等。护士应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倾向,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主要并发症是出血,因此需要护士密切观察有无出血情况,如皮肤黏膜、口腔牙龈有无出血点,穿刺局部有无瘀斑等;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大小、形状、位置及对光反应有无异常变化,若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两慢一高”一脉搏缓慢洪大,呼吸慢而深,血压升高,应警惕脑出血的可能[2],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抢救措施;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有无黑便、咖啡样呕吐物;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血尿;溶栓治疗后的患者需定时抽血检查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严密监测血压变化。溶栓后最初2 h内每15 min记录1次血压的变化,随后6 h每30 min记录1次血压变化,此后每小时一次,直至24 h。24 h后视病情变化进行相关监测。做好心理护理,运用表情、手势、体态等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以稳定其情绪,防止因紧张导致血压升高。

2.3.3加强基础护理 预防各种并发症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每日通风两次。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加强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协助患者床上运动或床边活动。鼓励患者,以利肌力恢复防止患肢废用性萎缩。

3 小结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超早期6 h内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有效溶解新鲜血栓,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恢复脑神经功能,治疗效果显著,与护理的密切配合是分不开的,因此,值班护士应协助主治医生详细了解患者病情,选择相应合适病例,迅速做好溶栓前准备工作,溶栓后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做好各种详细的护理记录,同时做好健康指导教育,积极配合各项治疗,预防可能会产生的各种并发症,加强康复恢复。

[1] Wahlgren N, Ahmed N, Davalos A, et al. Thrombolysis with aheplase for acute ischaemic stroke in the safe implementation of Thrombolysis in Stroke-Monitoring Study(SITS-MOST): an observational study. Lancet,2007,369(9558):275-282.

[2] 孙晓霞.急性闭塞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术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209-210.

276500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尿激酶急性期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