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构音障碍发病因素探讨

2013-02-02 07:20江茹赵生全刘芸张红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5期
关键词:构音言语功能性

江茹 赵生全 刘芸 张红红

功能性构音障碍发病因素探讨

江茹 赵生全 刘芸 张红红

人类言语(说话)要经过呼吸器官、发音器官、构音器官,经过这些器官的协调运动才能说出清晰有意义的词句。构音是指构音器官之间建构和发出言语声的协调过程。构音系统是由下颌、舌、唇、软腭、悬雍垂以及咽腔等器官组成。构音障碍一般是指唇、舌、软腭、咽等发音器官结构异常或动作不到位或运动方向、压力、速度不当或不能整合动作产生正确的言语声。根据病因构音障碍可分为器质性构音障碍、运动性构音障碍和功能性构音障碍。

器质性构音障碍是指发音器官存在有形态或结构方面的异常,影响发音清晰度,障碍发生部份不同,表现出语音症状也不相同。

运动性发音障碍是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变导致发音器官的肌肉无力、瘫痪、肌张力异常和运动不协调,致使发音部位错误,不准确或是气流的方向、压力或速度不准确,而在发声、 发音 、共鸣、韵律等方面出现异常。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吐字不清、声响、音调、速度、节律异常、读音鼻音过重等言语听觉特征的改变。但运动性发音障碍的词义和语法正常。临床上根据其神经损伤部位和语音特点分为迟缓型,痉挛型等五种类型。姜泗长、顾瑞教授等在《言语语言疾病学》[1]一书中将此种由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导致的构音障碍称为“构语障碍”。

功能性构音障碍目前国内文章较多,尚有一些混淆或不同诊断值得探讨。日本听力言语学会规定其诊断条件为:①发音器官的形态及运动功能无异常。②有正常的听力范围。③言语发育达4岁以上水平。④发音错误呈固定状态(症状持续半年以上)。

其症状表现主要为口腔发音器官特别是舌的运动障碍为主,如赵云静等《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构音特点分析及言语矫治》[2]一文中分析其构音错误方式主要为置换音,其次为省略音或扭曲音,其中声母的构音错误占绝大多数,主要是舌尖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及舌根音。本院《330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言语异常及矫治效果研究》[3]一文中总结认为功能性构音障碍也是口腔器官功能不协调为主,其错误频率最高为舌尖前音,其余依次为舌根音、舌尖音、舌尖后音、舌面音、唇齿音、双唇音。治疗采取言语训练,加强口腔功能的锻炼为主,其结果总有效率达到100%,其中治愈率轻度(127/127)100%、中度(157/181)86.74%、重度(14/22)72.73%。

功能性构音障碍发病原因于萍教授在《语言病理学概述》[4]中归纳认为“多是由不良学习环境造成,即习得形成的,如双语言环境,方言影响等”。钟云莺等在《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致病危险因素分析》[5]发现“功能构音障碍儿童其致病危险因素依次为不良饮食习惯,家庭中多种方言并存,母亲文化程度比较低,说词组月龄迟” 其结论为: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形成可能受家庭、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有关。该作者们在另一篇《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言语治疗及效果分析》[6]一文中对10例患儿分析发现其中讲4种方言者2例,三种方言者1例, 2种方言者2例,还有2例父亲口齿不清。 即共有7/10 患儿与家庭中言语混杂有关。本院近几年来,门诊接诊嗓音言语疾患儿近万例,经筛查整理《330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言语异常及矫治效果研究》报告中总结认为:①在各种言语异常患儿中构音障碍所占比例最大,其中多以功能性构音障碍为主。②本组资料中67.27%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与饮食习惯明显有关。现代一些家长对独生子女过于溺爱,生活中过于迁就,包办代替过多,饮食方面常以汤饭或细软食物为主,致使患儿进食时不愿咀嚼,囫囵吞食,导致口腔运动技能及舌运动协调长期减弱而造成构音障碍。③门诊中发现很多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较多与其家中及周围环境言语混杂有很大关系。云南省有2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言语不同、发音各异、有些地方几个民族混杂居住。此外近年来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到昆明经商家属定居较多,因此有些儿童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地区时,就少说话或不说话怕别人听不懂或笑话自己,长期结果造成言语混杂口齿不清形成功能性构音障碍。

功能性构音障碍原因目前虽然还不十分清楚,但根据一些文献报告和作者在临床工作中接诊大量患者体会认为言语环境,特别是小儿学语期时言语混杂环境,不良饮食习惯和方式以及一些心理和精神因素影响是其主要相关因素。

目前还有一些研究报告如[7]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持续性注意水平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如对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临床共患病调查及行为问题研究:发现在112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中有61.6%共患病者,其中功能性构音障碍与语言障碍共患病率最高达到30.4%,其他共患病尚有“口吃”抽动障碍等。作者认为这些研究调查对嗓音语言发病因素研究是有临床价值的,但按功能性构音障碍诊断标准范畴,尚需今后深入学习探讨。

[1] 姜泗长, 顾瑞. 言语语言疾病.北京:科学出版社(第一版), 2005,8: 257.

[2] 赵云静, 孙洪伟, 赵亚茹,等.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构音特点分析及言语矫治.中国康复,2006,2:93.

[3] 于萍. 语言病理学概述. 听力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6,1(14):6-9.

[4] 江茹, 赵生全, 张铁松,等. 330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言语异常及矫治效果研究.听力及言语疾病,2011,3:260.

[5] 钟云莺,李维君,邹时朴,等.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致病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6:647.

[6] 赵云静,孙洪伟,麻宏伟,等. 功能性构音障碍的临床共患病调查及行为问题研究.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3: 225.

[7] 宋辉青,赵亚茹, 赵云静,等.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持续性注意研究.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7,1:21.

650034昆明市儿童医院嗓音言语疾病研究室

猜你喜欢
构音言语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小脑斧”“大西几”……孩子说话不清楚怎么办
针刺联合按摩及语言训练治疗不同年龄儿童构音障碍疗效观察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构建儿童构音障碍诊断、评估和整体康复方案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压舌板在儿童构音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