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不同剂量的浓缩磷脂对仔猪生产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2013-02-20 09:16王晓晓孙作为万乃宝
饲料工业 2013年20期
关键词:大豆磷脂磷脂消化率

■王晓晓 孙作为 万乃宝 张 伟

(山东和实集团,山东青岛 266061)

仔猪早期断奶是国内外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普遍关注的先进技术,它能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减少疾病由母体向仔猪的传播,并能提高生长期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但大多数的仔猪由于断奶后饲粮改变产生应激,仔猪不能快速适应干料,采食量少、能量供应不足,因此使得断奶后的前一段时间仔猪免疫力下降;另外,仔猪的小肠绒毛发育不全,肠绒毛萎缩,使得仔猪容易出现拉稀、生长缓慢等现象,因此,如何改善断奶仔猪的肠道健康并提高干料的消化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机理主要是能量的摄入量较少,且脂肪不易消化吸收。磷脂作为一种乳化剂,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够快速补充仔猪能量,减少因换料带来的应激,提高仔猪的免疫力。

大豆磷脂属植物性磷脂,是从大豆毛油中提取精制而成,为浅黄至棕色的黏稠液体或白色至浅棕色的固体粉末,HLB(油-水平衡指数)值约为3.5。大豆磷脂主要成分及含量是19%~20%的卵磷脂(磷脂酰胆碱PC)、8%~20%脑磷脂(磷脂酰乙醇胺PE)、20%~21%的磷脂酰肌醇(PI)及磷脂酰丝氨酸(PS)等,是一种理想的多功能天然原料、天然生物表面活性剂和营养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抗氧化性、分散性和保湿性[1]。

浓缩大豆磷脂脂肪酸含量见表1。由表1可知,大豆磷脂油的脂肪酸组成合理,其中亚油酸含量为47.5%、亚麻酸含量为5%,质量稳定,是理想的必需脂肪酸平衡剂。大豆磷脂中含有的脑磷脂(PE)具有抗氧化作用,与抗氧化剂同时使用具有叠加作用,是比较考究的饲料预混料、浓缩料添加物之一,除延长保质期外还具有抑制粉尘、起到防止混合好的物料再分离的作用。

表1 浓缩大豆磷脂脂肪酸含量(%)

近年来,我国对大豆磷脂的生产开发应用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大豆磷脂因其特殊的理化功能和营养技术指标(见表2),可作为一种全新的营养、能量增补剂和饲料添加剂,在饲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就大豆磷脂在猪上的应用研究状况进行论述。

表2 饲料用浓缩大豆磷脂的营养技术指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大豆磷脂由连云港和实磷脂有限公司提供;试验用猪选用四川农业大学饲料营养研究所种猪场的出生日期和体重相近、发育良好健康的长大品系仔猪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磷脂;试验组日粮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5%、1.0%、1.5%磷脂。

1.2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2年9月20日至10月22日,在四川农业大学饲料营养研究所试验种猪场进行。

1.3 饲养管理与检测指标

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见表3。预试期前清扫、消毒栏舍,分栏后,打耳号,预试期为5 d。预试期结束后,次日清晨空腹称重,进入正试期。

表3 试验日粮组成及主要营养水平

试猪在上圈时称取空腹体重,在正式试验第14 d(前期)、第28 d(后期)分别空腹称重1次。每次称重前1 d 20:00清料并记录剩余料量,次日晨8:00空腹称重。试验期内分别记录各期的饲料消耗、平均日增重及料肉比。

测定各试验组猪只的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肉比;测定各处理组日粮的干物质、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纤维、钙、总磷的表观消化率[3]。其中饲料、粪中的钙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定,总磷用钼蓝法测定,干物质等用常规法测定[4]。

饲养试验(共4周)结束后,在4个处理组饲粮中加入0.15%Cr2O3作为指示剂,并从各组中挑选3头体重、体况基本一致的猪只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各组饲粮的养分消化率。

2 结果

2.1 不同水平的磷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4)

表4 不同水平的磷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在仔猪饲粮中添加0.5%、1.0%水平的磷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其中1.0%水平磷脂组达到显著程度(P<0.05),该组料肉比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除了1.5%水平磷脂组外,料肉比则会随着磷脂水平的增加不断降低,表明磷脂的添加水平会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添加1.0%磷脂的日粮试验效果较好。

2.2 不同水平的磷脂对仔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见表5)

表5 各试验组日粮的养分消化率(%)

由表5可知,在饲粮中随磷脂添加量的增加,除粗脂肪外,仔猪饲粮的养分消化率呈现上升趋势。1.0%磷脂添加组的干物质、粗纤维及钙的养分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1.0%、1.5%磷脂添加组的总磷消化率显著高于0.5%磷脂添加组(P<0.05),极显著高于不添加磷脂组(P<0.01)。粗蛋白的消化率在1.0%磷脂添加水平时最高。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各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以磷脂添加量为1.0%时最高,表明,磷脂添加量为1.0%时较适宜。

3 讨论

3.1 磷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在仔猪饲粮中添加磷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而对仔猪采食量影响不大。同时,磷脂普遍提高了仔猪日粮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以及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宁福胜[2]研究了在仔猪饲粮中添加5%大豆油或猪油时添加大豆磷脂,结果表明大豆磷脂可以帮助脂肪的乳化和吸收,增重提高3%~17%,饲料利用率也得以改善;同时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

大豆磷脂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所含的47%亚油酸和5%的亚麻酸是很好的必需脂肪酸平衡剂。亚麻酸是必需的脂肪酸,但是在亚油酸含量较高的情况下,亚麻酸含量高也会对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添加过量的磷脂也可能降低机体的生产性能或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邓玉英等[5]研究发现,当断奶仔猪日粮中含2%豆油时,添加0.5%大豆磷脂对断奶仔猪有明显的促长效果,且经济效益较高;另外,3.6%大豆磷脂可完全替代断奶仔猪日粮中2%豆油,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似。

张兆琴等[6]研究了在猪料中添加大豆卵磷脂对仔猪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添加大豆卵磷脂极显著地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和能量利用率(P<0.01),同时仔猪采食量伴随大豆磷脂水平增加而增加,且日增重的增加与采食量的增加相平行。甘溢凌[7]在仔猪日粮中添加5%大豆磷脂,添加磷脂试验组的日增重提高了6.8%,而料肉比降低了14.5%,结果表明,添加磷脂组能显著提高生产性能。

大豆磷脂的促生长效果原因主要在于:较高的油脂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饲料能值;磷脂对脂类具有乳化作用,能提高脂肪的消化率[8]。卵磷脂属于极性脂分子,是动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其磷脂双分子层的亲水亲油特性,使得其既可参与脂肪代谢,也是体内脂类转运不可缺少的物质[9]。因此,在仔猪日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磷脂既可以作为能量补充剂,又可以乳化高脂日粮,从而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Hertrampf J)[10]。

3.2 磷脂对仔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Hertrampf[11]分析了在含有不同脂类的日粮中添加不同磷脂源,得出14个磷脂试验使脂肪消化率提高了0.9%~18.5%,2个粗大豆磷脂油试验的脂肪消化率降低。上述差异可能是由于脂肪源及磷脂的类型和剂量、动物年龄和试验期等不同引起的。与其他磷脂源相比,粗大豆磷脂油的乳化能力较差。

钟正泽等[12]研究了在猪饲粮中分别添加醋酸、高铜和磷脂,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磷脂可以显著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但是对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另外,对于仔猪的能量、干物质、粗蛋白、脂肪、粗纤维以及钙、磷的表观消化率有显著的提高作用。磷脂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猪料中的用量为0.48%~1.07%,如果是纯度能够保证的话,磷脂的最适宜添加比例为0.5%,这与本试验的研究结果有差异,可能与磷脂的纯度及猪品种的不同有关。

Qverland等[13]报道,添加卵磷脂可提高氮的沉积率。李德发[14]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以减缓食糜通过消化道的速率,有助于改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在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因此,日粮中添加脂肪往往会获得比预期更多的能量,这种现象有时被称为“超能效应”或“超代谢效应”。Schoenherr W D等[15]研究表明,母猪泌乳期饲粮中添加脂肪可以显著提高氮的利用率,证实了上述观点。

4 小结

由上述研究报道可知,1.0%添加水平磷脂在仔猪上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显著地提高仔猪断奶后的增重,表明磷脂在小肠绒毛的生长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另外,磷脂在饲料中的成本低于豆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磷脂可作为一种能量饲料广泛应用于饲料中。

猜你喜欢
大豆磷脂磷脂消化率
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不同复合酶制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大豆磷脂粉对蛋鸡腹脂率及鸡蛋胆固醇的影响
柚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富集与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联用检测大豆磷脂
辣椒碱磷脂复合凝胶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白杨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不同锌源及锌水平对冬毛生长期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影响的研究
半胱胺对育成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
大豆磷脂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