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口红利”将助推经济增长20年

2013-03-07 08:54支点罗乐实习生邹金彤
支点 2013年5期
关键词:红利支点农民工

《支点》记者 罗乐 实习生 邹金彤

“新人口红利”将助推经济增长20年

《支点》记者 罗乐 实习生 邹金彤

在开放型经济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改革和开放不可分割。改革将释放制度红利,而城镇化将成为众多领域的改革催化剂,它能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未来20年维持在7.5%左右。

龙永图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

辜胜阻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陈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4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第一批先行取消和下放71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此举被民间解读为释放改革红利进入到具体实施阶段的重大信号。自今年“两会”起,释放改革红利的声音在决策层频频出现。

本期圆桌论坛,《支点》特邀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就释放改革红利、推动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

中国还有新人口红利

《支点》:中国的人口红利时代是否已经结束?

辜胜阻:我不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结束。准确地说,中国廉价的人口数量红利正在逐步消失,但通过推动城镇化,人口质量红利还拥有强大的潜力。有专家预测,随着城镇化推进,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有望达到6亿人,因为农民变市民的过程,就是中等收入阶层崛起的过程。崛起的这一部分,正是我们的新人口红利。因此,人口城镇化红利将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10年中起到关键作用。

龙永图:虽然传统的人口红利已经过去,但通过推进一些重要改革,可以激发中国经济中仍然存在的隐性的人口红利,也就是新一代农民工。比如,现在的农民工在城里的平均时间只有7年,但如果进行成功的户籍制度改革,使农民工在城市停留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倍达到14年的话,劳动力的供给也就可以提高一倍。再比如,现在75%以上的农民工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如果能在教育上进行重大改革,动员全社会加强对农民工的培养,那么劳动力的素质又可以获得很大提升。

某种意义上,质量的提升比数量的扩张更加重要。现在的民工荒,实际上是技工荒。只要在这些方面进行一系列重大的改革,人口红利还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20年,甚至30年。

经济发展要压缩政府权力

《支点》:过去的三十年,中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那么,未来的三十年,我们应该如何保证经济的稳健发展?

龙永图:过去的三十年,改革红利已经带来了一轮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举个例子,大家最熟悉的年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几亿农民,由他们演变而来的农民工队伍,改变了中国经济版图。在未来的三十年中,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样需要改革来激发。我们常说,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那么城镇化应该由什么来推进?靠改革。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会大大推进城镇化进程;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政府部门的改革,也能够带来巨大的资源红利。所以说,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红利,只有坚持改革,才能够维持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

陈淮:改革开放不能停留在初级阶段。所以,城镇化的推进,迫切要求我们要打破现有的市场经济对土地的约束。政府不能既作为资源的供给者,又是市场的调控者,既要获取好处,又要让房地产开发商降价,这种格局肯定要打破。

可以断言,如果把过去十年发展商业所用的时间、资金和土地全交给政府而不是市场,我们不会看到今天的商业面貌。 过去十年的“中国奇迹”,是前期的改革所带来的结果。现今,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政府应该逐步退出,“一味的监督管不出好孩子”,中国经济发展不能依靠不断强化的政府权力。在压缩政府权力的同时,还要打破垄断,进一步完善市场制度以及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如此才能够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辜胜阻: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潜在内需和持久的经济增长动力。未来二十年,它能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7.5%左右。有专家曾经对过去的资料做过分析,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会引入50万元的城市固定资产投资,人口城镇化能够拉动经济增长3到6个百分点。但是,推进城镇化需要一系列的深化改革,包括公共服务改革、深化保障房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机制等。

用开放促改革

《支点》:具体地说,应该怎样通过深化改革来推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

辜胜阻:户籍制度改革要采取“分类指导,因城而异,因群而异”的原则。首先,“分类指导”意味着需要分步重点解决举家迁徙及“农二代”落户的问题。采用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使居住证成为分配公共资源的依据。其次,要“因城而异”,根据各个城市类型、经济规模和人口特征的不同,采取不同程度的户籍迁移管理办法。如果北京放开户口,那么北京人口还要增加。所以,对于大城市,既不能堵死城门,也不能一次性彻底放开户籍。对于中小城市,则要鼓励农民工进城落户。最后,户籍制度改革还要需要“因群而异”,要优先将拥有稳定劳动关系并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沉淀型”流动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实现全面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然后,允许一部分人落户,让他们有稳定的职业,住房和收入。

龙永图:在开放型经济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要强调改革和开放不可分割。在历史教科书上,1978年以后的50年、80年,甚至100年都必将被称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年代。强调以开放促改革,就要致力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造一批具有一流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欧美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先行一步,搞市场经济也已有一二百年历史,他们的经验我们可以汲取,教训也要引以为戒。即便出现了像金融监管不善诱发国际金融危机的问题,也不能因噎废食。多向国外学习,引进先进理念和具体做法,可以使改革少走弯路、少付代价,进而加快改革进程。

猜你喜欢
红利支点农民工
推进充分就业 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富硒红利一触即发
给自己一个支点
牌照红利之后的直销未来
找到撬动变革的支点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