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霍尔三维模型的航天企业知识库建设

2013-03-20 08:30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贾倩杨玉堃康磊晶
航天工业管理 2013年5期
关键词:知识库霍尔维度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 贾倩 杨玉堃 康磊晶

从知识经济的角度来看,知识是企业的一种资源,是促进企业效益提升的生产要素及资本。与其它资源要素相同,知识需要组织和管理,存在着产生、分配及应用的过程。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知识管理涉及诸多实际问题,包括组织需要的知识内容、存储地址与获取方式、知识如何传播与共享和有效利用以及如何创新与保护等,这也是建立组织内部知识库体系的需求与出发点。

从本质上说,知识库体系的建设是组织内部有效推行知识管理的基础。在知识库体系科学且完善的前提下,知识的传播、共享、利用、创新才可得以实现,组织内部知识文化氛围的塑造才可有效落地,相关标准及制度的建设才可有的放矢。

根据我国工程院王众托院士的理论,基于知识管理的高度复杂性及跨学科特点,应利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加以综合研究。而在系统工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系统工程专家霍尔(A.D.Hall)在1969年提出的三维结构,其在项目管理、ERP建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笔者认为,霍尔三维结构的思想同样可应用于企业知识库的建设。

对于航天企业来说,专业是知识资源分类的一个重要维度,基于专业的知识库建设是一项相对基础又极其重要的工作。因此,笔者基于霍尔三维模型分析航天企业内部专业知识库的建设方法与流程,从而探讨知识管理有效开展与实施的模式。

一、知识库的建设原则

所谓专业知识库是指以专业维度组织并管理知识资源的知识库。对于知识资源较为丰富的航天企业而言,专业维度的知识分类可以契合日常业务,对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清晰的界定。一方面有助于员工对知识的快速查找及利用,另一方面也为面向业务活动的知识推送奠定基础。可以说,专业知识库建设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推行知识管理的效果。

总体而言,良好的专业知识库应具有资源丰富、条理清晰、实用性强等特点。因此,在专业知识库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为保证知识资源的科学性、正确性与实用性,各专业领域的入库知识资源均需进行科学的论证与严格的审批。

系统性——知识库中知识资源应具备整体性与条理性,覆盖专业的所有方向,并且围绕专业形成有机整体。

更新性——随着专业技术的发展与更新,知识资源的更新亦应是一个系统、连续及动态的过程。因此,有必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某些知识内容的有效期,并对知识库进行定期清理及更新。

实用性——知识库的数据组织及知识内容应满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解决,并易于业务人员的查找与利用。

保护性——专业知识库中的知识资源往往汇集了本领域业务人员的智慧与心血,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产权保护,以保护广大员工的智力成果,同时防止知识资源的非法使用与泄露。

二、知识库的建设基础

霍尔三维模型是将系统工程整个活动过程分为7个阶段和步骤,并考虑了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及技能,进而形成由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组成的三维空间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图

1.时间维度

时间维度表示系统工程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全过程。对于航天企业而言,型号研制构成了项目的主要组成,因而时间维度可对应成型号研制的一般阶段,即方案、初样、试样及定型阶段,按不同的阶段进行知识资源梳理及采集。

2.逻辑维度

逻辑维度是在时间维度的每一个阶段内所要进行的工作内容和应该遵循的思维程序。具体到型号研制中,在论证阶段,需首先根据任务的需求进行方案策划及比较,通过细致的论证工作确定是否进行型号的立项,并形成最优的策划方案;在方案阶段,需组建相应的研制团队,建立工作分解结构,整合所需资源,编制总体计划与具体计划,明确总体、分系统及单机任务,确定总体、各分系统及单机的设计方案。在初样阶段,根据方案进行初步的样机设计,通过开展各种试验对样机的各项性能进行验证,提出必要的变更计划并采取相应的修正措施。在试样阶段,根据初样最终的修订状态进行型号的生产及试飞。在定型阶段,将飞行试验过程中的参数作为定型阶段的真实环境数据进行部分调整,通过相应的验收试验确定定型的合格性,并对整个研制过程进行总结及评价。

3.知识维度

知识维度指时间和逻辑维度中每一个步骤采用的方法或手段。具体到航天企业的专业知识库建设中,表现为各阶段工作开展过程中产生的知识资源。相应的知识资源需与有关专业领域密切相关,包括业务中形成的报告、图纸、经验心得、方法准则等。

三、知识库的建设流程

专业知识库以知识服务为核心,以知识的分类、采集、组织、存储为基础,围绕工程技术人员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困惑与需求,提供基于海量知识信息的查询、挖掘、推送等服务。

基于霍尔三维模型的专业知识库建设应以知识为对象,覆盖范围广泛、构建模式合理。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需遵循严格的标准与流程,以保证知识库的科学与实用。一般而言,构建一个合理的专业知识库需要遵循以下流程。

1.确定知识资源的分类维度

知识资源的分类是其有效组织与利用的基础。霍尔三维模型通过分层次、多角度的立体描述清晰地展现了系统工程的工作流程。同样,为满足不同视角的理解与使用,知识资源也需要支持多维度的分类。仅仅按专业维度划分知识资源往往很难对其进行明确的领域界定,因此,可首先对除专业维度之外的其它维度进行梳理,以实现知识资源的精准化定位。参考霍尔三维模型的理论,从时间维度上可考虑按照型号的研制阶段进行分类,从逻辑维度上可考虑按输出的产品进行分类,从知识维度上可考虑按照知识资源本身的属性与内容表现形式进行分类。

2.梳理专业结构树

借鉴霍尔三维模型的思想,从逻辑维度可首先梳理专业下设置的不同岗位,分析各岗位业务方向,从而梳理出相应的层级结构。而具体到各个岗位之中,又可以从时间维度将各岗位的工作分解为按顺序执行的关键事件点,从而形成多层次的专业结构树。具体梳理工程中需考虑的原则包括:尽可能稳定,受组织机构和业务调整影响较小;分类层级不宜过多,既要实现清晰准确,又不影响知识资源的查找与使用;层级之间耦合性要小,需尽可能避免交叉;综合考虑企业现有的信息分类模式,最大程度达到与现有分类模式的兼容;符合工程技术人员的认知与使用习惯,便于将知识资源进行准确归类和快速查找。

3.按专业及其它维度梳理知识资源

梳理出业务流程中已经产生或后续会产生的知识资源,结合梳理出的分类维度及专业结构树,对知识资源进行比对。在梳理知识资源时,可借鉴霍尔三维模型中逻辑维度与时间维度的思想,按照专业—岗位—关键事件点—岗位人员在该事件点的输入/输出知识,将相应的知识资源(对应知识维度数据)挖掘出来。

以知识工程专业为例,在知识资源梳理过程中,其对应的霍尔三维模型见图2。

当然,图2所示的模型只是给出了宏观的指导思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对专业结构树进行细分来实现知识资源的精准化定位,如图3所示。

图3也借鉴了霍尔三维模型中逻辑维度的思想,首先梳理出知识工程专业包含的岗位;其次根据各个岗位涵盖的业务分为不同的方向。同时,由图3可以看出,岗位的划分亦具有时间维度的特征,从战略研究到标准规范及系统建设,再到知识管理的实施与推广,具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尽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能排除各步骤有可能交叉与融合,但整体的时间牵引特征仍显而易见。

专业知识库的建设是企业推行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专业知识库的建设仍是一项难度颇大的工程,需要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下级组织之间的积极合作,以及各级专家和学者的集思广益。当然,在此工作中,尤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专业知识资源的采集与利用,这是建设知识库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是检验知识库是否科学与合理的最佳途径。因此,在专业知识库的建设过程中,企业应以“顶层规划、分段实施、切实落地”为方针,选择知识资源较多、推行较为容易的专业作为试点,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修正。

图2 知识工程三维结构模型图

图3 知识工程专业结构树

猜你喜欢
知识库霍尔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汉语近义词辨析知识库构建研究
史蒂文·霍尔:用光重新定义建筑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试验鉴定理论体系研究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霍尔电流传感器技术综述
卫星状态智能诊断知识库设计方法
离子推力器和霍尔推力器的异同
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动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