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业务活动的企业知识模型构建方法与系统

2013-03-20 08:30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毕经元等
航天工业管理 2013年5期
关键词:建模节点资源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 毕经元等

企业知识模型是对企业知识的描述,模型建立的目的在于对知识的重复使用,其本身为参考模型。企业的参考模型是指一种针对某一特定的、反复出现的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例如,著名的德国软件供应商SAP公司的R/3参考模型,其为公司研究全球成功企业的管理特色和总结行业最佳业务实践建立了相应模板,并将业务过程分解为生产、质量管理、销售与分销、采购、人力资源等29个模块。实际案例研究表明,参考模型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减少30%的成本。企业知识模型的建立有利于提高知识在员工之间的传递性,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变,同时也可以减少知识型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使知识资源在企业内得到充分共享。

近些年,航天型号队伍中涌入了大量年轻人,传统的“传帮带”方式已不能高效地传递实践经验,所以如何通过知识管理的方式将航天几十年积淀的经验、知识纳入体系化的知识库,帮助航天科技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型号任务的成功率,是航天企业知识管理工作的不懈追求目标。

一、企业知识模型的建立

1.知识模型的特点

业务活动是指在日常工作中为完成某项任务所进行的相关操作,它是企业模型中最小的组成单元。企业模型建模过程中通常只关注大于业务活动颗粒度的流程节点。对于企业知识模型而言,企业流程模型构成了其框架,但需要以业务活动为基础梳理知识资源才能确保知识资源与业务流程的有效融合,形成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企业知识体系。面向业务活动的企业知识模型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可识别性——利用该模型可以识别出不同类型的知识资源。

开放性——必须能适应不同类型的企业与部门,适应企业不断变化的生存条件和环境以及知识的动态更新。

统一性——可支持多种知识资源类型的建模操作。

易用性——易于知识所有者对知识进行建模操作以及知识获取者通过知识模型掌握知识资源。

可实现性——所建立的知识模型具备独立操作性,不依赖具体的计算机应用平台和环境。

通用性——具备移植重用能力,适用于相同或类似业务场景下的业务活动。

可增长性——可有效帮助企业增加知识储备,将个人知识提升为组织知识。

时变性——知识模型与应用环境密切相关,而应用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需要对知识模型的价值等进行不断评估。

2.模型的用途

面向业务活动的知识模型的用途包括有效增加企业知识储备、促进知识的重用、帮助新员工尽快熟悉工作环境等,如图1所示。

图1 面向业务活动的企业知识模型用途

3.建模方法

现有的企业知识模型设计方法关注知识模型的编码或个人化,但与企业模型融合的关注度不足。企业知识模型在实现知识获取、管理、传递以及利用之余,还应当借助企业模型实现知识资源在企业或组织内的传递描述。

面向业务活动的企业知识建模方法应从业务活动角度出发,通过获取、组织和利用知识资源来实现知识体系的图形化建模。因此,笔者选取IDEF0作为建模原型构建面向业务活动的企业知识模型,其通过对功能的分解和对功能之间关系的分类来描述系统功能。IDEF是美国空军在计算机集成辅助制造工程中发展形成的一套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

二、企业知识体系的系统梳理

在面向业务活动的知识体系梳理系统中实现了企业知识模型的构建环境,使设计人员基于具体业务活动的整体理解,利用系统提供的统一图形化建模工具描述业务活动的节点与层次组成关系,并对模型属性、支撑知识资源进行编辑,形成业务活动模型实体。系统功能由面向业务活动的知识管理客户端、业务活动建模、业务活动属性编辑、模型利用与评价以及模型版本管理构成。

1.知识管理客户端

面向业务活动的知识管理客户端为专家提供了可视化的本地工作界面,以C/S模式承载组件库、工具库、模型文件解析引擎,具备系统模型库、本地模型库的管理能力,并配备图形化操作引擎响应用户操作,如图2所示。

图2 面向业务活动的知识管理客户端

2.业务活动建模

为业务活动的模型编辑提供满足设定约束规则的工具箱,包括模型建立、属性设置等子功能。

节点模型建立。专家通过建立具有输入输出、约束以及支撑资源等属性的业务活动节点,描述业务活动组成,设置业务活动节点的名称、背景色等属性。

业务活动层级分解。根据业务活动的逻辑构成逐层分解业务活动层级,按照系统设定的约束规则设定模型层级及层级内最多/最少业务活动节点数。在节点建立过程中,同一层级的业务活动节点数限制在6个以内,每个活动节点可最多向下分解4层。

模型文件管理。模型文件保存在本地模型库或系统服务器模型库,模型文件的保存格式、上传接口与Web端的数据解析标准保持一致。

3.业务活动属性编辑

属性及资源编辑模块为知识管理专员提供了知识资源关联、知识资源推荐、业务活动模型上传、输入输出及业务约束编辑等子功能。

知识资源关联。编辑业务活动节点的支撑知识资源列表,并设定知识资源的基本属性,如标题、关键词、知识域等。

知识资源推荐。系统根据知识管理专员设定的模型标题、输入输出及业务约束等信息,实时推送与该模型相关的已入库的知识资源及模型实体资源。

业务活动模型上传。业务活动模型编辑完成后,知识管理专员可将模型及其附属知识资源同步上传至知识管理服务器。完成上传操作后,模型文本进入系统服务器模型库,知识资源通过批量处理接口自动上传至预先设定的知识域。

输入输出及约束编辑。使用文本、参数描述业务活动节点的输入输出及约束等属性。

4.模型利用与评价

模型利用与评价模块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多种模型实体的利用途径,包括模型搜索、模型实体浏览以及模型评价。

图3 模型版本管理流程

模型搜索。采用关键词标引、标签等方式对业务活动模型进行聚合分类,提供基于标签、关键词、标题的模型搜索。

模型实体浏览。可视化展示业务活动模型实体,查看业务活动模型的层级结构及业务节点逻辑关系,浏览模型实体的支撑知识资源,支持文本浏览工具、Flash可视化工具、PDF可视化工具等的调用。

模型评价。支持工程技术人员对模型的评价、评分,采用基于模型的评分、评论参与度、模型使用率等因素构建业务活动模型的评价方法,展示模型评价情况,筛选、积淀高质量模型。

5.模型版本管理

模型版本控制准则以模型整体为控制颗粒度,如图3所示。在模型修改之后进行版本更新,在模型资源层内,模型历史版本之间有资源更替关系。

模型结构版本管理。模型结构发生变化后,默认继承已有知识资源并形成新的模型版本。

模型资源版本管理。模型的资源版本发生更改后,自动更新模型的知识资源版本。

面向业务活动的企业知识模型的构建方法有利于航天企业构建细颗粒度的知识体系,可确保组织知识资产的全面积累。而在参考模型的基础上对知识体系梳理系统的推广应用,可为企业建立具有较强通用性、操作性的知识体系,在积攒宝贵知识财富的同时提升知识资源的利用效率。

猜你喜欢
建模节点资源
Formation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in raw and subsequently boiled broiler muscle: biological variation and effects of postmortem ageing and storage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概念格的一种并行构造算法
结合概率路由的机会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算法
求距求值方程建模
资源回收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