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例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致颅内出血的护理体会

2013-03-23 19:19汤文萍
当代临床医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母乳喂养头部维生素

汤文萍

(江苏省南京江北人民医院儿科 210048)

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k而引起凝血障碍的疾病,临床上表现有出血倾向,多合并颅内出血。发生于新生儿时期者称为新生儿出血症,发生于婴幼儿时期称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1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的患儿,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2例患几中,男8例,女4例,年龄28天一3个月。发病前有腹泻并口服抗生素8例,皮肤瘀斑5例,鼻出血3例,注射部位出血不止4例,消化道出血1例,呼吸道感染10例,早产儿6例,低体重儿2例,母乳喂养8例。头颅CT检查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出血,入院后予吸氧,镇静,脱水,止血和抗感染等治疗,平均住院12天后,均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降低颅内压,减轻脑出血和防治脑水肿颅内出血致颅压增高,患儿表现头痛,烦躁不安等症状,加重颅内出血,为减少脑部损害程度,经CT确诊颅内出血,应立即置患儿于半卧位,头部抬高25—30度以减轻颅内压,应保持患儿绝对安静,头部制动,各项治疗护理集中进行,动作轻缓,尽量减少患儿头部的搬动,避免不必要的刺激,防止加重颅内出血。备齐各种抢救器械及药品,予患儿心电血氧监护,实施等级护理,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脱水剂准时使用,严防外渗。

2.2 呼吸道的护理多数患儿合并有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加之病情严重,年幼咳嗽无力等客观因素,有发生窒息的可能。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挽救患儿生命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床边常规准备好吸引器,随时吸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置患儿于半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右侧卧位为宜,防止患儿呕吐时误吸,酌情给予氧气吸入,痰量较多痰液粘稠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专职护理人员守护,防止意外,喂养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喂后可将患儿抱起,轻拍背部,防止窒息。

2.3 皮肤护理维生素k缺乏患儿可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受损。护理人员应认真进行护理查体,评估患儿皮肤黏膜受损程度,严密观察有无再出血,静脉肌肉注射应选择4—5号针头,并在拔针后延长按压穿刺点的时间,必要时选用静脉留置术,避免反复穿刺损伤皮肤黏膜。因患儿年幼,处于被动体位,可在不移动头部的情况下,给予按时翻身拍背,轻轻按摩局部皮肤。便后及时清洗臀部,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对于血色素<9.0g的患儿应遵医嘱及时补充新鲜血,严防输血反应的发生。

2.4 体温的护理此组病例中绝大多数患儿均合并呼吸道感染,体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除常规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外,护理人员应加强体温的监测,平均每2小时测体温一次,发现高热时及时给与处理,加强病室的消毒隔离及探视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2.5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有引起颅内出血的危险,还可危及到胃肠道及泌尿系统,因此,在护理颅内出血的同时,应加强对患儿呕吐物及排泄物的观察,必要时给与血压监测,防止发生脏器出血。为了严防发生心肺等并发症,减少加重患儿心肺负担,控制输液速度,必要时使用输液泵,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避免哭闹等等。

3 讨论

由于维生素k经过胎盘的通透性差,孕母维生素k很少进入胎儿体内,胎儿血维生素k水平很低,胚内的维生素k储存量亦低,早产儿,足月小样儿等低体重儿血中维生素k水平更低致使新生儿在出生后都有出血倾向,而母乳喂养发生维生索k缺乏性出血的机会是牛奶喂养的15—20倍。其原因(1)人奶中维生素k含量(15ug)远低于牛奶中的含量(60ug),(2)母乳喂养儿肠道菌丛产生维生素k较少有关,肠道炎症或口服抗生素等均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群致使维生素k合成不足。本组发病原因均有上述原因所在。因此,护理人员在对病儿实施整体护理的同时,应抓好健康教育。喂养知识,新生婴儿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原因病理及生理知识。特别是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一个月左右应瞩其父母给与少许的菜汤或果汁,乳母应口服维生素k,每周两次,全部活产婴儿生后立即肌注维生素k。只有切实做好上述工作,才能减少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发病率,让更多的宝宝健康的成长。

猜你喜欢
母乳喂养头部维生素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火箭的头部为什么是圆钝形?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