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小学“撤点并校”实施情况研究

2013-03-27 22:33王立
当代经济 2013年15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政策政府

王立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01)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农村学龄人口不断减少,以及城镇化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地区面临着小学生源不足,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质量低等问题,基于以上几点,我国农村地区开展了一番轰轰烈烈的“撤点并校”改革。“撤点并校”是对中国农村中小学进行布局调整并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减少城乡教育水平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政策。在实施小学“撤点并校”的过程中,我国乡村地区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然而由于我国各地区环境差异很大,该政策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有其局限性和相对性,如何应对集中办学与分散办学的利弊问题,是研究的目的所在。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为例,就云南省小学“撤点并校”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研究。

一、小学“撤点并校”政策解读

1、小学“撤点并校”政策分析

(1)小学“撤点并校”政策的主要内容。2001年起,我国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摒弃“村村办学”的方式,对临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这主要是因为村小班额小且教育设施配套不齐全、乡村教师的能力有限、乡村政府的财政方面也略显紧张,无法给乡村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故而推出“撤点并校”这项政策。

(2)小学“撤点并校”政策实施的原因。小学“撤点并校”政策的出现不是偶然,总的来说,是在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大量乡村青年劳动力流入城市,乡村日益空洞化的大背景下被提上日程的。

(3)小学“撤点并校”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其一是整合农村教育资源,通过将村小合并,将农村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再重点发展中心小学,促进教育的规模化发展;其二是优化配置,通过撤并重新规划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优先配备较大的学校,使更多的学生享有小学“撤点并校”带来的好处;其三是提高教学质量,利用撤并,将更好的老师配备到中心学校,使学校能够拥有更强的师资力量。

2、小学“撤点并校”的实施情况

(1)云南省的实施概况。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气候类型多样,河川湖泊纵横、地质现象复杂多样;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众多的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化本身就具有极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云南实施小学“撤点并校”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可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扩大学校规模,促进云南城镇化的迅速发展。

(2)昆明市的实施概况。昆明是云南的省会中心城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和“桥头堡”。昆明拥有多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教育氛围十分浓厚。该地区小学分布比较合理,大多数都是在科学论证的情况下建设起来的,这和地方政府的努力以及小学“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不无关系。昆明地区在改革开放后,地方经济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小学“撤点并校”适应了这样的环境,对昆明下辖区域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嵩明县的撤并实施情况了解。嵩明县位于云南昆明市郊,属典型的农业县,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给教育发展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全县现有小学107所(包括厂矿学校2所),其中1所为省一级示范性小学。在实施小学“撤点并校”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嵩明县政府根据省政府的指示逐步完善教育系统基本建设项目库,“要求进入基本建设规划编制的学校必须是嵩明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中予以保留的学校,布局调整拟撤并的学校不得纳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相关部门单位的支持配合下,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09—2011年已加固校舍104222平方米,重建校舍61915平方米,共完成投资10145.6万元;2009—2011年校安工程规划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大大提高了我县中小学校舍的抗震和综合防灾能力”。正是在实施小学“撤点并校”的基础上,嵩明县出现巨大的变化,作为多山地区的嵩明县,本身在小学“撤点并校”的过程中就极具代表性。

二、小学“撤点并校”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1、地方政府在实施小学撤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影响

(1)小学“撤点并校”在嵩明县实施的困难。首先是距离问题,根据实地调研,在杨林镇可见一斑:多山的地形,使得地图上看起来短短的一点距离,却需要学生来回一两个小时。其次杨林镇多数家庭呈现空巢老人照顾留守儿童的现象较为普遍。而嵩明县面对的困难,也正是当今中国广大的乡村地区所面对的。针对这一客观普遍问题,“嵩明县出台了《嵩明县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的文件》,文件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直接租用的接送车辆,由车辆所有人和家长联合提出申请,按以上程序申报。申报材料由乡镇人民政府和学校(乡镇为中心学校)根据《接送学生车辆及驾驶人所应具备条件》初审并签署意见后集中报嵩明县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从多份政府关于中心小学的接送学生车辆以及校舍安全问题的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地方政府为小学撤并所做的努力,但在努力背后,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经济领域内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制定经济政策时把何者放在更优先的地位上,即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政府既要考虑到集中办学又要照顾到分散办学、顾及公平,即要以学生“就近入学”为基准,保障学生入学的基本权利,避免上学难和辍学现象的出现,但又可能造成乡村教学质量提不上来,城镇化拉不上去的问题;若只考虑效率,也可能会造成“一刀切”的硬伤,在这样两难的局面中,政府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够妥善实施小学撤并。

(2)地方政府在实施撤并中存在的“一刀切”问题及其影响。“撤点并校”最大的问题就是地方政府“一刀切”的问题。由于地方政府在实施政策时,有时会断章取义,将中央政府下放的文件直接应用于地方,而不管该政策是否适合本地区;另外,地方政府仅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看待小学撤并,而不去实地勘测乡村现状,只看资料地图上所标识的信息,甚至,以地图直线距离为标准,而忽视多山地区现状。

2、学校在撤并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影响

(1)被撤小学教育资源的浪费问题及其影响。在“撤点并校”的过程中,当地小学布局得到了优化,办学条件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有些教育资源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即使被撤学校规模再小,它的教育资源也可能会面对流失和浪费。

(2)中心小学“大班额”等问题及其影响。在撤并后,“大班额”成为普遍现象。中心学校只有那么一两个,而它们却需要服务一大片地区的学生,现有的教室不够,无法跟上政府撤并的步伐,只能安排学生六十多人一个班。规模扩大也会产生诸多问题:学生人数的增加使教师的工作量增加,负担加重,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学校班额人数太大,每个学生被教师的关注度有可能降低,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且根本就无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及学校的协调,促进小学布局调整向有利于学生的方向发展。

(3)交通和安全问题及其影响。撤点并校后,有些经济状况较好且家里有车的家长,可能自己承担起接送的任务,有些没时间的家长,也可能会让孩子的爷爷奶奶接送,但是还有一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只能几家合租一辆车,让其负责接送孩子上下学。但是,租来的校车一般都是比较破旧的大篷车或是面包车,车子的质量远远达不到作为校车的标准;而校车司机往往为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会接收更多的学生,导致校车严重超载,学生的生命安全令人担忧。在撤并背景下,这样的校车十分流行,究其根本还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3、学生家庭在撤并后面对的问题及其影响

(1)经济负担加重的问题及其影响。在撤点并校后,无论学生住宿与否,首先道路遥远就会给学生家长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一般乡村家庭,多数务农为生,家里并不会有多少闲钱,送孩子上学,本应是让家长开心的事,但遥远的距离成了家长心中的困扰。

(2)家庭成员“失联”问题及其影响。“撤点并校”后,对于家庭而言,还存在家庭成员“失联”问题,由于学校离乡村距离远,学生回家的时间严重缩短,与家人的沟通交流的时间更是大大缩水。“学校离家远了,需要寄宿,原来学校和家庭一体化的学习生活环境没有了,与父母亲人朝夕相处的亲情依靠没有了,而所有这些儿童身心发展急需的情感缺失又无法在集中办学的校园找到替代,于是不少学生便在情感上陷入无依无靠的困境,这是被撤并学校的学生最难跨越的心理危机”。这就需要家长的主动开导,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并给与教育指导。

4、学生在实施撤并后面对的问题及其影响

撤点并校后,一部分学生不得不住在学校,极早地步入寄宿生活。然而,学校的住宿、伙食、卫生、娱乐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住宿问题,对于低龄学生还不能很好自理的情况,在较好的学校可能会配有生活老师,但没有生活老师的学校只能靠学生学着独立。另外,有些合并后的学校的宿舍条件并不好,简陋的房间,破旧的床板,就是学校所能提供的。这样的情况下,“撤点并校”的优势一下子就变小了。

三、解决“撤点并校”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1、地方政府

(1)要因地制宜地实施“撤点并校”工程。地方政府要综合考虑地方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人口分布、道路施工、卫生安全,以及合并后的学校是否有能力吸收更多的学生、是否能够保障足够的师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等条件,最后作出是否撤并的决定。并且要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当地小学教育质量。在对待村小和教学点的撤留问题上,不能根据单一的标准来判定其去留。

(2)要完善监督职能,制定财政补偿政策,促进政策有效实施。想要政策深入到群众的心里,想要吸收更好的意见,就绝对不能少了舆论监督的力量。所以,地方政府要在保障人民利益的同时,积极将撤点并校的各类文件发放到各个电视台及新闻媒体,做到上传下达,才能使政策深入执行。

(3)要帮助社会形成对“撤并”的积极态度。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减小教育差距,推进城镇化,这才是根本之道。以公平和效率并进为基准,既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又适当照顾到分散学校的利益,以“中庸之道”完善政策,弥补政策的局限性和孤立性。

2、学校

(1)被撤学校要妥善解决撤并后续问题。被撤学校要综合利用本校资源,不能让村里的小学“一把大锁任其荒”。这需要政府根据被撤小学的实际情况,对当前的教育投入和管理机制进行改革,整合被撤小学资源,妥善安排师资,学校也要在政府的指导下,积极促进校园资源的再利用化。

(2)中心小学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学生权益。中心小学要考虑到吸收学生的情况,不仅仅是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配备多媒体教室上音体课,吸收政府财政资金进行扩建和吸收师资,更重要的是保障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可以配备生活老师,设置心理教室,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校更好的学习。

(3)中心小学要主动多方筹措教育资金。中心小学不能坐等政府,要发挥社会救助的力量,帮助学校完善教学环境,促进撤并政策的有利实施。应积极引导和促进社会慈善事业向需要的地方投入爱心,帮助乡村贫困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建设。

3、学生家长

学生家长需积极配合学校,完善家庭教育。家长要时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帮助孩子适应新学校,帮助孩子解决内心的矛盾,克服孤单、犹豫的心理,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结束语

小学“撤点并校”于国于民来说,都是利民的政策,只是各地情况不同,实施条件及方法也不同,故而出现了诸如“一刀切”、教育资源重复浪费、贫困山区学生上学难甚至辍学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避免和解决的。只有社会各界都深切地关注教育问题,把教育问题放在国家首要的位置上,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1]关于编报2008年教育基本建设规划的通知[Z].嵩明县教育局文件岳教[2007]02号.

[2]时刻崩紧“质量”之弦—校安工程“质量回头看”纪实[EB/OL].岳西教育信息网,2012-05-14.

[3]范先佐、曾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必须慎重处理的若干问题[J].中小学教育,2008(4).

[4]刘贤伟: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负面影响[J].中小学教育,2008(4).

[5]刘言滢:论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及解决对策[D].陕西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政策政府
政策
政策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助企政策
政策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