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2013-04-07 08:49马金珠
关键词:用人单位大学生

马金珠,颜 亮,赵 梅

(皖南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马金珠,颜 亮,赵 梅

(皖南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高校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高校就业工作急需突破的工作之一,女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来自于政府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传统观念的性别歧视以及自身的就业心态和就业期待值。解决这一难题需要高校和政府的内外齐修,需要女大学生自内而外全方位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增加就业竞争实力。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解决对策

自2003年高校扩招以来,数以万计的80后、90后蜂拥而入各大高校,随之带来了不断递增的毕业生数量以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女生在高校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这也使女生面临着更多的就业困难和更大的就业压力,近十年来,就业市场呈现出了女生就业机会少、就业范围窄、就业率低,就业质量普遍偏低的特点。因此,如何正视女大学生的就业瓶颈,分析其就业困难的原因与解决对策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突破口之一。

一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

1.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

我国现行法律中早已有了对女性权利平等性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然而,法律虽然早有规定,但是在“针对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的实际操作中仍然缺乏相应有效、健全的保障机制,也没有具体量化的保障措施,因此笼统的法律规定并没有成为就业处于劣势的女大学生权利保障的武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择业也趋向于市场行为,用人单位有了很大的自主权。与此同时,国家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针对女性职工的生育问题等相应的保障体系,导致女性在生育期间的费用和工资均需用人单位提供,无形中也增加了用人单位的运营成本,鉴于诸多不利因素的考虑,以及女性在生育期间对所在职位的工作贡献的影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收毕业生时,会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出发,很大程度上倾向于招收男性。

2.中国传统观念的性别歧视。

虽然现在已经步入了21世纪,但是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而这种思想在职场中也依然主导着大部分用人单位的录用毕业生原则。几千年来,“男主内、女主外”的思想依然存在于部分人的脑海里,对于女性的定位通常都是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对其评价标准也多数为“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等,这些思想极大地限制了女大学生在择业时的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女性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社会存在价值,她们努力生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真正做到顶起生活中的半边天。尤其是高校的女大学生,据调查在校的女大学生80%以上都获得过各种各样的奖学金和奖励证书,无论从学识上还是综合素质上她们都不输于男生。然而在面临择业时,她们却要被冠以“弱者”的头衔,因为现代社会既要求女性做好家庭后方的主心骨,又要求她们争做职场的精英,在双重角色的压力下,女性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弱者”。正是这种传统性别歧视的潜移默化,使得多数用人单位单方面地认为男性的忍耐力、体力、精力、工作魄力、处事果断性均高于女性,为了实现用人单位的利益最大化,从长远角度来说,用人单位更避免招收女性。

3.女大学生的自身原因。

(1) 就业心态与期待值。

“就业难,难就业”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这更是自入校起就时刻提醒自己竞争残酷性的警钟。尤其是当代女大学生,在校期间她们用功努力,付出比男生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她们从不同的方面去锻炼自己,全面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以求增加就业时的砝码。正因为付出的多,很多女生就要求回报的也高,当面对就业时,往往会把眼光放的很高,最终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高校的诸多女生在面临就业时,会有两种极端的就业心态出现,一部分女生过高地估计了就业的难度,过低地评估了自我,采取“破罐子破摔”的方式,用消极的心态去面对就业,只要看到有招聘单位就广发简历,没有针对性的胡乱投递简历,没有正确地认识自我,不论就业岗位是否和专业相关,是否合适自己,只要有单位愿意接收就迫不及待得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结果直接降低了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另一部分女生对自己的定位过高,就业期待值过高,对单位的性质、发展前景、工资待遇,甚至工作的地点都有要求。有的眼光只盯在公务员系统和事业单位等相对稳定的职位;有的眼光只盯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岗位,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基层锻炼;有的则把眼光放在高薪、体面又轻松的工作职位。

如今全国正在大力发展西部等偏远地区的经济建设,正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去建功立业、开创新天地,而女大学生过高的就业期待值势必造成这些就业机会的流失,也必然影响了就业率的提高。

(2)就业与深造的矛盾冲突。

就业的难度迫使很多女大学生选择了考研深造来“缓解”就业带来的冲击,然而在就业与深造之间也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冲突。考研成功后,学历是升高了,与之增高的也有女生的毕业年龄,通常女研究生的毕业年龄都介乎于25-30岁之间,毕业后的年龄正好是女性的结婚、生育的最佳年龄段,很多用人单位就会考虑到接收的新员工还没有为企业创造价值就先请婚假、产假,白白浪费了单位的资源,增大了单位的运营成本,因此用人单位宁可选择接收综合素质稍低一些的男生。

目前,多数用人单位在选择高学历的女性求职者时,除了能力和学识之外,婚姻状况以及是否在短期内要小孩的问题都纳入了考核范围,更有甚者以“工作四、五年内禁止要小孩”作为招聘女大学生的首要条件。

二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解决对策

1.健全法律保障体系,提供政策支持。

政府在法律、政策上制定有利于女性就业者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保护女性的就业平等权利,并且加大法律、政策实施的监督力度,为女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例如给予女性生育、哺乳期间一定的补贴,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解决用人单位在招聘女大学生时的后顾之忧。

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在录用女大学生时,经常以各种理由擅自解约,政府应干预到女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约束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针对高校综合素质比较突出的优秀女大学生,政府应指导性的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以保证绝大多数女大学生的就业率。

2.高校调整就业心态,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要重视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教育,加强职业指导,帮助她们尽早树立职业规划,引导女大学生正确对待就业,认真分析当前就业形势,以良好的心态和优胜的实力去面对每一次的就业机会。学会分析,学会筛选,更要学会放弃;争取做到面对挫折不沮丧,面对困境不退缩,面对机会不傲气。

高校要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给女生,让她们在实践中找到女大学生的就业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并在不断的实践中锻炼自我,认识自我,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最终定位好合适自己的就业岗位。

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开设职业规划与指导课之外,更要多开设一些涉及女性就业技巧方面的选修课,例如面试技巧,简历制作技巧以及如何筛选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尤其针对毕业班的女生,应定期进行心理疏导,树立她们强烈的自信心,以积极的心态为即将拉开的就业帷幕打响第一炮。

3.鼓励自主创业,培养创业精神。

女大学生的职业不应只掌握在别人的手里,高校要大力宣传自主创业精神,号召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自主创业的队伍中。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中要加大自主创业的内容比重,充分利用校内的创业协会社团的力量,对有自主创业意向并具备相应条件的女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成立大学生创业联盟,为自主创业的学生提供“前期策划”“创业指导”“技术扶持”“小额贷款担保”“后期项目帮扶”等一系列服务,尽可能的解决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对于历届的自主创业个人或者团体,高校组成“创业者论坛”,互相帮扶,互相交流经验,并与已经成功的创业者建立创业实践基地,为更多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机会,提升能力。

高校之间的就业、创业竞赛也是一个极好的平台,方便各高校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充分利用校外的良好资源,以讲座、实地考察等形式邀请知名企业家给予创业学生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

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更加不容忽视,就业率的高低、就业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和谐进步。女大学的就业问题不单单是高校急需解决的难题,更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政府与高校双管齐下,从内树立女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从外加大对女性就业的权利保障力度,多方位、多角度的引导就业方向,争取让每个女大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风采,展现自己的职业魅力。

[1]邱有华.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悉及对策[J].邵阳学院学报,2007(10):159-161.

[2]关勇.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6(9):69-70.

[3]卢芳文.职业性别歧视:原因和对策——谈女大学生、女研究生为何找工作难[J].妇女研究论丛,2004(9):4-9.

[4]李文喜,李光红.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114-115.

[5]蒋西河.对高校女性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大学生就业,2008(2):23-25.

[6]赵丽娜,徐鹏,李金鹏.浅谈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1-22.

[7]田华.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2(5):44.

ClassNo.:G647.38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AnalysisoftheEmploymentofFemaleCollegeStudents

Ma JinZhu,Yan Liang,Zhao Mei

(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Anhui 241002,China)

The employment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one of the difficult tasks to be finished. The difficulties in employment derived from following aspects:the imperfection of govern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employment , the sex discrimination and the employment expec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solve this problem, universities and government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improve the employment environment and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hemselves should enhance their qualiti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o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difficulty;reasons;countermeasure

马金珠,硕士,讲师,皖南医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672-6758(2013)04-0021-2

G

A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大学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1.举证责任倒置对劳动争议仲裁有什么意义?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