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外包视角下赫哲族旅游文化演艺产品开发

2013-04-07 08:49祝招玲
关键词:赫哲族实景演艺

祝招玲

(佳木斯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大众休闲娱乐意识的增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结合、互动发展的趋势日益突显,旅游文化演艺产品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赫哲族旅游文化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开发赫哲族旅游文化是促进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旅游演艺”又作“旅游表演”“旅游演出”等,目前对旅游演艺的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引用朱立新的观点(2010),认为旅游演艺是以异地观众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演艺活动。此界定未对演出场所、演出形式做出限定,只是强调其受众对象为“异地观众”,突出节目产出地与受众客源地的错位。因此“异地观众”隐含两层含义:一种是驻场式的演艺活动,节目在本地演出,观赏者为异地旅游者;另一种演艺活动为巡回式,节目到异地展演,观赏者对于节目的产出地而言仍是异地观众。[1]

所谓业务外包(Outsourcing),也称资源外包,英文一词的直译是“外部寻源”,是“Out SourceUsing”的简称(奎恩和海默Quinn and Hilmer)。具体而言,业务外包是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2]

二 赫哲族旅游文化演艺产品创设路径

旅游文化演艺产品在丰富旅游地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地品牌形象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和相关企业的重视。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四千六百多,世世代代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江河沿岸,分布在同江市(县级)的街津口乡、八岔乡,饶河县的四排乡和佳木斯市郊区的敖其村。积极进行赫哲族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丰富旅游演艺产品的文化内涵,把旅游演艺产品与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相结合,打造独一无二的赫哲族旅游文化演艺品牌,是保护和发展赫哲族旅游文化的战略选择。

1.实景类演出。

实景演出包括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狭义的实景演出是指以自然山水为舞台和背景的演出,即山水实景演出;广义的实景演出则是指一切在现实的真实场景中进行的演出。实景演出非常重视演出场地的选择,它突破了传统舞台表演的空间限制,将真实的自然环境山、水、梯田及自然元素风、雨声等转化为演出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这些自然要素使它天然地具有唯一性。[3]

实景类演出借助高科技手段对当地的民风民俗、历史传奇、音乐舞蹈等人文资源进行表演和诠释,使旅游者置身于天然剧场中,从观赏演出中得到愉悦,实现对人文知识的积累。赫哲族旅游文化实景演出在策划时应突出地域自然与人文特色,确立兼具资源优势和市场感召力的文化主题,演出内容应准确、完整、生动地反映赫哲族的历史文化、民俗民风、生产习俗等,同时注重内容中的“传统要素”与形式中的“时尚因子”相结合的创意设计,力图将赫哲族的传统文化保存、展示和发扬。

实景类演出对创意设计要求高,投资成本大,需要艺术家参与制作,因此赫哲族旅游文化实景演出若想取得优异成绩,成为大型旅游演艺精品,就应采取外包策略,实行“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运营模式,即将实景演出外包给有实力的企业,由企业进行投资,并聘请知名的艺术家进行策划,这样既减少了政府的经济负担,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拓宽了宣传渠道。这种外包策略需要对外包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以降低风险,提高业务外包成功的概率。

2.广场类演出。

广场类的演出大多出现在主题公园和社区广场内,通过节庆活动,设计一系列内容丰富、娱乐性强和参与性高的旅游演出,以高品质的“软、硬件”为保障,适时创新,不断增强市场影响力,起到吸引游客、加强城市对外宣传交流的作用。赫哲族旅游文化广场类演出可以外包给以私有资本为主、实行企业化、集团化运作的企业,设计系列的民族演艺产品,注重品牌塑造,加强衍生产品开发与产业链的延伸,实现盈利的多元化。

3.剧场类演出。

剧场类演出是有较固定的演出场所,表演多在晚间进行,表演内容以展现地方特色文化和演艺绝技为主。演出一般可以通过强大的声、光、电效果,精巧华丽的舞台,熠熠生辉的服饰,惊险刺激的技艺给游客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赫哲族旅游文化剧场类演出应积极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不断地创新演艺内容、演艺形式和演艺产品,将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转化为市场认可的旅游演艺产品。因此,此类演出可以采取外包给股份制企业进行运作(各投资方通过将投入的具有自身优势的资源折合成相应股份,共同组建股份制公司),通过体制改革与市场化运营,实现旅游演出市场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巡游类演出。

巡游类演出根据民族地域文化特征和市场需求特点来确定文化主题,同时演出的内容和形式应突出产品的文化本真性。[4]赫哲族旅游文化巡游类演出要做到无论从演出的内容还是表演的艺术形式都应力求原汁原味,增加产品的特殊吸引力,以满足现代人们追求自然、回归传统和渴望真实的精神消费需求。这类演出要制造声势,充分运用政府力量来获得良好发展机遇,应采取科学的企业化运营与管理模式,保证项目的顺利推展。

三 赫哲族旅游文化演艺产品演员的选用方式

1.民俗风情演艺的演员外包给当地的赫哲族人。

民俗风情演艺以歌舞或者民族工艺品制作演示为表现形式,再现赫哲人劳作和生活的画面,以引起广大观众的心灵共鸣。

赫哲族民间文学特仑固(历史故事)、说胡力(民间故事)、伊玛堪、嫁令阔,赫哲族的民歌曲调“嫁令阔”调、“天鹅舞”调、“伊玛堪”调和萨满调,赫哲族中广泛流传的萨满舞、皮西里舞和天鹅舞;鱼皮工艺、桦皮工艺、鱼骨工艺、木雕工艺等手工技艺都可以采取民俗风情演艺方式,用本民族的人来展示这些文化资源,体现文化的原汁原味原生态,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血液中流淌着原始的舞蹈基因,其歌舞充满了生命的勃发,这是专业演员所不具有的素质。

2.历史文化演艺的演员外包给外界专业的文艺团或演出单位。

历史文化演艺是从历史的角度刻画节目内容和人物,展现赫哲族的历史和文化,有较深的历史和政治烙印以及经济发展的特征。

赫哲人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类型多样的鱼具(叉、钩、网和捕鱼交通工具船)和简单的捕鱼技术(棒击、网捕、叉捕和挡簗子),赫哲族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食鱼文化”,赫哲人用鱼皮和兽皮制作衣服、鞋子和被褥,在服饰上缝制各种美观大方的纹样和图案,赫哲人临时住房撮罗子、地窨子、温特合、草窝棚,赫哲人固定住房马架子和正房,赫哲人辅助性建筑,赫哲人早期的交通工具桦皮船、快马子、独木船、舢板船、滑雪板、狗拉雪橇、马拉雪橇等资源可以采取历史文化演艺的形式展示,演员外包给外界专业的文艺团或演出单位。这种演艺方式对双方都有利,是双赢模式,一方面通过这样的途径节约了管理费用和其他相应的费用,另一方面演出单位可以通过签订几家合同,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入,激发他们的演出积极性。

3.体育竞技演艺的演员可以采取半外包的形式。

这种演艺形式是核心演员隶属管理公司,其他演员通过外借方式获取。[5]外借演员一般是指跟当地的大专院校合作,跟学校的文艺团体合作,从而以比较低廉的价格租借到一批演员。

体育项目射箭、叉草球、摔跤,竞技项目爬山、游泳、划船(快马子)、打木轮、赛狗爬犁、冬钓、传统手艺——织鱼网,游艺项目套花绳、玩雪撬、射草耙、叉鱼、滑冰、滑雪等均可以采用这种演艺形式。此种演艺形式的好处是既能保证演出的质量,又能节约成本。

四 赫哲族旅游文化演艺产品运作模式

1.实施品牌战略。

当今市场的竞争实质是品牌的竞争。品牌所具有的力量是巨大的,所蕴涵的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的。营造赫哲族旅游文化演艺特色品牌,首先必须抽取其文化精髓,找出能体现地方文明、反映民族特色的独特亮点;其次要解决好产品面向观众、面向市场的问题;最后精心策划,全力打造,做到赫哲族旅游文化资源重点突出及旅游演艺产品特色鲜明,最终形成赫哲族的特色品牌。

2.立体营销策略。

在赫哲族旅游文化演艺项目的起始、成长、成熟阶段,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常用的营销方式有营销团队直销、旅行社代销、票务公司代理、网络票务营销等。此外,还应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营销策略,“走出去”是指参加各类有影响的活动,将赫哲族旅游文化演艺产品以不同的形式推销出去,“请进来”是指在赫哲族旅游节庆活动期间,邀请各地的记者、学者及与旅游业相关的知名人士前来参加,让赫哲族旅游文化演艺产品被更多的人了解和认知。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加大对有发展潜力的赫哲族旅游文化演艺项目的政策扶持力度,对不同类型的文化演艺项目,制定不同的扶持政策。对那些既能带动本地群众就业,又能促进本地经济增长、为本地旅游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赫哲旅游文化演艺项目,要给予政策倾斜和经济支持,推动本地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1]朱立新.上海旅游演艺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孙静,黄清.我国经济型酒店外包业务的功效及管理策略[J].商业研究,2006(6).

[3]余琪.国内大型主题性旅游寅艺产品开发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周玲强,周天斌,周永广,吕建中.旅游景区活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探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6).

猜你喜欢
赫哲族实景演艺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金湖县创新“实景式”培训 提升精准执法水平
传承赫哲族音乐的几点思考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数字博物馆 线上实景游
2020年《演艺科技》总目录
赫哲族滑爬犁的演化及在赏冰乐雪活动中的应用
生态学视角下得演艺产业——评《演艺产业生态学刍论》
论山水实景剧与山水实景演出的区别
黑龙江省赫哲族“伊玛堪”说唱保护项目现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