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

2013-04-07 08:49罗华丽
关键词:英语专业毕业生职业

罗华丽

(五邑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英语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

罗华丽

(五邑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英语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有多重原因。如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试从政府、学校和毕业生自身三方面探讨相关对策。

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对策

一 英语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

国内知名教育数据咨询机构麦可思对2009年全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显示,英语已经成为全国失业率排名前十位的高风险专业。昔日在就业市场炙手可热的英语学子如今为何遭此冷遇?究其原因,除了近年来英语专业招生过热,导致就业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1.外部因素。首先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一直低迷不振,近期欧洲更遭重创,这使得作为外贸依存度世界第一的中国,大量的外资企业以及涉外外贸业务的国内企业因订单的缩减而被迫减产、停产甚至濒临倒闭,企业的外贸人员招聘计划也随之大幅缩水,而这些企业正是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这直接导致了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减产。

其次,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也挤压了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空间。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子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一直高涨不退。许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苦学英语,考取了CET—4、CET—6、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托福、雅思、英语口译等英语证书,具备了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而且他们又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后盾,譬如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国际旅游、国际司法等,他们在进入相关行业后,能较快地适应,减少与工作涉及专业的磨合期,拥有较强的工作潜力和发展后劲,很多企业正是看重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这种“复合型”素质和能力而青睐他们。

2.内部因素。首先英语专业女生比例偏高,以笔者所在的学校外国语学院为例,近6年来女生的比例平均都保持在93%以上。一方面,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偏见,社会对男女两性不同的行为期待,影响到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职业选择,使得女大学生更倾向于职业相对稳定的机关事业单位,而用人单位又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女大学生由于生理因素、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等原因,而且很多外贸企业由于经常要出外出国开展销会,工作强度很大,对外贸人员的体力要求较高,较之男性毕业生,女大学生的“性价比”不高。另一方面,现在的女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很多家庭信奉“穷养儿子富养女儿”,使得很多女大学生自立自强自主意识、竞争意识不强,依赖思想严重,吃苦耐劳精神缺乏,抗挫折能力较差,在择业时期望值高,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淡薄,行动欠缺,职业素养不强。因此,在现实的就业市场中存在着一定的性别歧视,英语专业女大学生处于劣势。

其次,英语专业毕业生自身知识结构单一。这与很多高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没有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与外贸行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开设相对较少息息相关,也因为目前很多英语专业学生没有很好地认识到,在当今英语普及的时代,英语已经从一门“专业”逐步回归其“工具”功能,走下了“神坛”,但是他们仍然一味地只注重英语词汇的积累和语法学习,而忽视了语言文化的土壤,轻视母语和本国文化的学习,没有广泛地学习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努力地去拓展自身的专业背景,造成了只会英语无专业、人文素质较差的现象,达不到就业市场对 “一专多能“人才的需求。

二 解决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对策分析

1.政府方面。

各级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来增加社会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需求衔接好。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鼓励英语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基层是吸纳大学生就业最大的空间。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为了引导更多大学毕业生到地方企业和小企业工作,日本经济产业省和日本工商会议所在2010年共同推出“梦想实现”项目,该项目搭建了专用的网络平台,免费为求贤若渴的小企业和就业困难的大学毕业生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登录该平台的大学毕业生有望最短在两个星期内拿到企业的录用通知。为让大学毕业生有更多的实践经验,鼓励企业接受大学生实习。日本中小企业厅推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支援项目”,政府每年拿出专项资金来补助。

2.学校方面。

(1)加大对就业市场的前瞻性的需求调查和研究,根据市场需求深化教学改革,调整教学内容,加大师资培养力度。要定期组织人员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并深入分析研究,从而了解市场对英语专业毕业生能力素质、教学课程设置的意见。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仅要重视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基础、更要重视他们的复合专业知识的教学,为他们开设国际贸易、国际旅游、国际法律、国际礼仪、外教、文秘、对外教学等专业课程,举办丰富多彩的专业相关的讲座,拓展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开阔英语专业学生的国际视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满足社会对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使英语专业学生在就业竞争中转劣势为优势。

(2)强化实践教学,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人才。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手段。一方面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经常性地组织开展讨论会、辩论会、主体演讲、读书报告会和讲座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延伸课堂教学,增强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体验性。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联姻相关外贸企业,外事单位、代表性企业,建立产学合作基地,探索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实践环节要认真组织安排,尤其是学期见习和毕业实习,要做到有计划、有指导、有总结,不走过场。同时鼓励广大师生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寻找实践教学岗位,通过“三下乡“等形式进入企业、学校、公司、社区参加锻炼,切实将所学语言文化与专业技能相融合,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

(3)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提升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养。针对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不明确的问题,学校要分年级分重点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要贯穿大一到大四,主要分为职业准备和就业服务两个阶段。包括职业测评、职业咨询、大学生职业规划规划课程、职业规划训练员、就业指导专家系列讲座、创业教育、职业辅导工作等各项工作,帮助他们了解和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

3.毕业生自身方面。

英语专业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大学生自身观念转变是解决难就业问题的关键一环。就业观念一定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适应市场的需求,客观地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提早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适时调整。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就业不能过于只考虑发达地区大城市,过于关注薪资水平,不肯从基层做起,眼高手低。而且要发挥自身优势,英语专业的女大学生普遍具有感知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等特点, 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比男性具有优势, 应利用这些优势去择业。要增强主动意识和竞争意识,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就业、面对歧视,摆脱依赖心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增强自信心,平时要多积累,不断丰富完善自己。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就业竞争中要勇敢地去展示自己的才华。

[1]张彦.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

[2]任强.把握外语专业新生心理状态,培养自学能力[J].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2(4).

[3]杨继瑞.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高校理论战线,2009(2).

ClassNo.:G647.38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AnalysisofDifficultiesinEmploymentforGraduatesofEnglishMajor

Luo Hua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Wuyi University, Jiangmen, Guangdong 529020,China)

Graduates of English major is facing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 There are many reasons to result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employment. The paper discussed how to enhance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English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of English major.

graduates of English major;employment difficulties;countermeasures

罗华丽,硕士,讲师,五邑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1672-6758(2013)04-0059-2

G647.38

A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毕业生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最“叛逆”的毕业生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