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渗透

2013-04-07 08:49
关键词: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俞 旸

(广西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英美文学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渗透

俞 旸

(广西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目前,英美文学教学尚未广泛地走进高职英语课堂,充斥着课堂教学的依旧是传统的语言教学,这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有所相悖。针对这一现象,详述英美文学存在于课堂的必要性,并为其具体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方案。

英美文学;高职英语;渗透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在2000年11月颁布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如今,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开设的主要是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复合类的专业课程。这就不可避免地把这些学生的就业方向指向了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正常的涉外英语,不是会一些基本用语就能实现交际对话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日常涉外交流尤为重要。导入英美文学正好可以弥补大部分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交流的不足,对其涉外英语交际能力起到助推作用。对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学英语教学和中学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学的意义已大相径庭。大学英语注重的不仅是其实用性,还需兼顾其内在的人文性: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及其文化修养。同时,学生的课堂不再是“填鸭式”和“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注入更多的异域文化知识,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基于此,英美文学走入高职英语课堂是有其价值和意义的,也是大势所趋。

一 英美文学渗透高职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1. 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著名文学家崔少元曾经说过:“学习英美文学,可以了解英美文化,因为英美文学作品所承载的哲学、人文、美学等价值是英美民族社会文化的缩影。这是学生人格自我完善、提高文化素养及自身素质的重要学习内容。”根据笔者在高职院校授课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比较悲观失望,所以在平时的交流中透露出想专转本的愿望;而有些人干脆自暴自弃认为自不如人。借此,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本杰明·富兰克林撰写的《自传》。这本书记述了一位一无所有的年轻人通过把握机遇和努力工作,名利双收的人生经历。在这本书的一章节中,作者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按照重要性依次罗列了有助于人生进步和成功的一系列美德,同时阐述了自己对这些美德的深刻了解。作为教师,可以选择这段选文,在学生自主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针对提出的美德,让学生分组讨论。这样就把文学和学生所面临的处境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引导学生以一种严谨的生活态度和习惯对待目前的生活和学习。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菲尔丁曾经说过,“小说的创作目的不是为了愉悦人们,而是教育人们,并修正他们的行为。” 与此相同,文学作品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教育功能,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对作品主题进行艺术的再现。通过对经验时间进行重构而揭示的主题往往感人至深,发人深省。这为文学教学达到人文思想渗透的目的,从而起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提供了可能性。[1]

2.增强课堂趣味性,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课本是王守仁主编的《实用综合教程》。这本书呈现的特点是:单元词汇较为基础,每个单元的语法点和文章比较浅显。整节课上下来的真实感受就是内容枯燥,且无法切实地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从另一方面来说,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属于弱势科目。因此,我们可以介入英美文学知识,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实现其英语能力渐进性地提高。英美文学作品是英美国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其语言来自各个阶层。其中,诸多经典语言逐渐衍化为谚语,或者习语。例如,莎翁《哈姆雷特》中的“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已成为生活中广泛流传的习语。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撰写的《论批评》中也衍生出大量现代谚语,例如: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 A litter learning is a dangerous thing. 这些出自名人笔下的经典句子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定时地向学生介绍这些句子,让其感受到其平时无法接触到英美国家所具备的异样的文化,同时这些句子也能很好为学生在日常英语写作中运用,充当论点,或者用来论证自己陈述的观点,为写作增添亮点。

3.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未来的职业能力。也就是说,更多地关注于学生未来的实践能力。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都是实用性英语课程,恰恰忽视了学生在现实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而文化差异是造成人们日常交流障碍的主要绊脚石。长期以来,我国传统英语教学由于理论和认识的局限,在英语课堂上对英美文化的导入缺乏自觉性、计划性和系统性,过多地把时间和精力倾注于语言形式的教学上,而把文化抛掷一边,造成学生对中西方传统习惯、传统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异同了解缺失,严重阻碍了学生涉外英语的正常交流。[2]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学习英美文学的角度着手。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现状、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体系。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对话语言,了解英语中特定的习语、委婉语和谚语。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行为方式,了解英美国家人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因此,把英美文学知识导入英语课堂弥补了日后学生进入社会所需的跨文化交际知识。

二 实现渗透的途径

1.基础课堂教学。

范谊和芮渝萍教授把英美文学课程的目标内涵划分为五个层次,最后一个层次既是: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义,培养人文情怀,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对于高职学生,在教授其英美文学知识时,不需要其掌握系统连贯的文学知识,也不需要向其介绍相关的文学批评理论。重点是要让学生在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能够深刻地认识世界,领悟到作家笔下构建的经验世界所要传达的信息,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在实际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近现代英美著名作家的经典文学文本,带领学生进行阅读。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要遵循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协助为辅的原则。继而,通过对文本的阐述和分析,让学生认识文本的深刻内涵,熟悉英美文化现象。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独立地完成一部即使内容比较简单的原著的阅读也是相当困难的,加之课堂时间十分有限。因此,我们可以挑选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富有故事性的经典小说选段。先介绍小说背景,然后让学生试着主动去探索文本,分析文本,理解文本,从而逐步养成比较敏锐的感受能力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我们可以截取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古巴老人圣地亚哥在海上与马林鱼搏斗的情节供学生欣赏。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遇见的英美文化现象进行积极讨论,从而把阅读的意义延伸至探讨生命和人生的内涵,切身体会圣地亚哥不畏艰难乐观积极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的发展。

2.多媒体课堂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快速更新,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教学,秉持着高效性和交互性,开始广泛地步入课堂。高职院校一、二年级的学生,一周英语的课时数为4课时。2课时进行传统课堂教学,2课时进行多媒体教学。 课堂英美文学教学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上选择内容丰富的资料,通过直观的欣赏,缩短学生和传统英美文学意义上的距离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师生互动,实现知识最大化整合。例如,笔者在上文提到了在传统课堂上让学生自主阅读海明威《老人与海》的选段。在多媒体课堂上,可以通过ppt把海明威的主要作品配以插图完整地呈现出来,继而播放《老人与海》的经典片段,让学生了解作品中承载的历史环境和人物价值观体系。通过电影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愿意亲近阅读文学作品。英美文学中有许多优秀作品,积淀着丰富的历史、人文、文化和社会价值,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意义,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英美文学作品形象生动的电影画面、丰富的题材内涵、精彩动人的故事情节、各方人物的激情表演吸引学生,以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正面感染学生,使得和谐、生动、活泼的文学作品选读与经典电影片段欣赏课程有效结合,[3]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在播放文学电影片段前,笔者认为可以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观影时思考;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把听到的有哲理性的对话记下来,作为课后讨论。这样既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只顾着观看电影情节而忽视影片所要呈现的内涵,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旨在为社会培养实践性的人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学习教科书上的知识是无法实现的,把英美文学导入到传统教学课堂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同时应素质教育的口号,把英美文学引入英语课堂也有益于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修养的提升。

[1]孙胜忠.英美文学教学与人文思想渗透[J].学术界,2010.

[2]秦赤军.跨文化交际与高职英语教学[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3]张掖.英美文学多媒体教学模式探讨[J].河西学院学报,2007.

[4]王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专业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1).

[5]袁媛.高职英语教学中导入英美文学元素的价值与策略探究[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2.

[6]范谊,芮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国文学研究,2005.

ClassNo.:H319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TheIntegrationofEnglishandAmericanLiteraturewithEnglishTeachinginHigherVocationalSchool

Yu Yang

(Guangxi Teac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Guangxi,Nanning 53001,China)

At present,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hasn’t been applied extensively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still places premium on language points, which deviates from the aim of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In light of the phenomenon, the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necessity of integrating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with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handle this problem.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English teaching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integration

俞旸,在读硕士,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研究生创新项目“广西高职院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1106030501M17,立项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1672-6758(2013)04-0079-2

H319

A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我们需要文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我与文学三十年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