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个环节中提高培智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2013-04-11 11:20梅建青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培智个数小猪

梅建青

(常州市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 江苏常州 213164)

培智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是一种普遍现象。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让智障学生学好生活中必须的数学知识,是我校培智教研组近年来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我校数学组对培智数学课堂的三个环节,即:情境导入环节,数学知识建构环节,学生数学练习环节进行了研究,为提高培智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一、对情境导入环节的研究

(一)培智数学课堂需要创设情境

学校数学教研组通过对26节培智数学课研究后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培智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效果,如学生注意力集中成度、时间长度和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等方面要比没有情境或用语言描述情境的效果好得多。故我们一致认为,培智课堂教学需要创设多媒体情境。

1.培智数学新授课需要创设多媒体情境

培智数学新授课需要创设多媒体情境已成为全体老师的共识。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有趣地图形时,课始就用动画演示:用长方形、三角形拼成了桥,桥边有三角形、长方形拼成的树,圆形的花,接着桥上开来一辆长方形,圆形组成的卡车,卡车上载有三角形的物品等。让学生一点点说出已经认识的图形,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为学习新知作了辅垫,并顺利地进入学习环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培智数学练习课也需要创设情境

特殊教育学校的许多老师认为培智数学课只要出些题让学生练习,然后批改、讨论、交流,用不着再次创设情境。而我们数学组通过比较研究后认为,培智数学练习课也应创设有效的情境。因为数学对于培智班的孩子特别的枯燥、乏味,而数学情境能让孩子对数学产生一些兴趣。

有效的培智数学练习课整体情境可以是一个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而又意犹未尽的故事,每位学生又可以在故事中“扮演主角”,在老师的指引下,极富“成就感”地解决一系列的生活数学问题。

有位教师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课中,以动物运动会为主线,借助多媒体丰富的画面、声音等动态呈现,把参观动物王国、解决动物运动会和本班跳绳比赛中的生活问题串连在一起,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活动整体。整节课,大部分学生都显得极其兴奋,自觉地参与每个问题解决活动中。

(二)培智数学课堂情境要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1.培智数学课堂情境要和教学内容相一致

有教师认为,培智课堂教学只要有情境即可,因为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但通过对一堂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认为,培智数学课堂教学情境首先要和教学内容相一致。

我们研究了一位教师教学11减2的课堂。他是这样设计情境的,首先出示一幅主题图,图上有11只鸭子,并让学生听一首歌——《数鸭子》,然后动画演示:11只鸭子,游走一只,又游走一只。

接着教师提问:还剩多少只,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沉浸在刚刚的《数鸭子》的歌曲中,大部分学生还在唱歌。个别学生大声回答:用加法计算。

接下来教师通过追问、提示,学生知道了11只鸭子游走2只,求还剩多少只,应用减法计算,接着教师又组织学生学习用拆十法计算11-2。

我们通过讨论后认为,这一情境在这堂课中是无效的。第一情境虽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同时也干扰了学生的学习。学生唱歌和学习11减2不具有一致性,唱歌使不能使学生的心智集中到学习任务上来;第二,情境和学生的学习是相悖的。教师目的是要学生借助情境学习用拆十法计算11减2,但情境演示的意思是11只鸭子,游走1只,又游走1只,适合解释连减,即有助于学生对11减1再减1的理解。

我们和上课老师进行了讨论,作了如下改进:一是去掉干扰学生学习的背景音乐,仅组织学生观察主题图,并用语言引导,把学生的心智集中到学习任务上;二是组织学生用连减的方法学习11-2。

2.培智数学课堂的情境要有数学味

对另一堂课的情境导入进行研究后,我们认为培智数学课堂情境要有数学味,情境要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

这一位老师在学生认识平均分的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她用动画出示了1只猴妈妈,2只小猴和6只桃。接着教师说:今天猴妈妈请客,她准备了很多好吃的食物招待客人,两个猴宝宝盯着6个又大又甜的水蜜桃直流口水,吵着要妈妈分给他们吃,猴妈妈只得答应了他们的要求。猴妈妈会怎样分呢?我们先听听猴妈妈说些什么。(猴妈妈:)“同学们,如果你是爱动脑筋的孩子。那说请到我家来作客吧!”

教师又说:你们想到猴妈妈家作客吗?那就赶快动脑筋吧!接着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初识平均分。

我们认为这一情境创设是上课教师受生活数学理念的影响,强调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班级的智障学生拉入分桃的活动中,即为了让学生“参与”这一活动而使数学课堂远离了数学,缺了数学味。

故我们和老师进行了讨论、交流,作了如下改动。动画出示了1只猴妈妈,2只小猴和6只桃。接着教师说:今天猴妈妈请客,她准备6只水蜜桃,两个猴宝宝盯着6个又大又甜的水蜜桃直流口水,吵着要妈妈分给他们吃。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怎样分呢?同样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初识平均分。

这样迅速把学生引入数学探究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对数学知识建构环节的研究

(一)培智数学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思维质量的提升

数学是思维的游戏。我们培智学生学习数学,不仅是为学生以后的生活需要考虑,我们也要提高培智学生的思维水平。

一位教师教学和是7的加法时,始终让学生用学具低层次地操作学习。如3+4,先让学生拿出3个学具,再拿出4个学具,然后合起来,再从第一个数到最后一个,得到3+4的结果7。学习计算1+6,5+2等算式也是如此。

我们在和教师交流时,这位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特别是B、C类学生学习加法时只能这样用从第一个数到最后一个的办法学习。

我们教研组再次讨论后认为,我们培智数学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思维质量的提升。只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即让学生有质量地思维,也是能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就本节课而言,我们认为,数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的B类学生,可以用上述方法;数学能力较强一点的A类学生,就应该这样来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记住第一堆学具的个数,然后依次往后数,数出第二堆的个数,这时数到几,结果就是几。如5+2,放两堆学具,记住较大的一堆的数5,再往后数出第二堆的2个数,得7,7就是5+2的和。在练习中,也应让这类学生逐步利用手指进行类似的计算,经过一段时间要求学生用在脑子里想学具,用类似的方法计算,最后要能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B类学生也应逐步地向这一目标努力。

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逐步得到发展。

(二)培智课堂教学要有效组织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培智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即教师使智障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如一位教师在6的认识的教学中,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⑴准备作客时组织学生活动。①数一数到小猪家作客的动物个数的活动。教师首先请同学们动物戴上头饰,先请同学介绍去小猪家作客的动物,再请同学数出去小猪家作客的动物有多少个(本处及以下均是6以内的数),教师帮助贴图,再请其它同学帮助验证。②组织学生数带去的礼物个数的活动。教师先请同学生自己先数一数,再请好朋友(或A类学生)帮助数一数,进行验证。⑵在小猪家作客时组织学生数数活动。①数出小猪家凳子的张数。到了小猪家,分别请几位同学数一数小猪摆了几张凳子请客人坐。②数出小猪拿出几种食品招待客人。小猪又分别拿出几个小动物爱吃的水果,老师再请同学帮助数一数。③数出小猪给自己的食物个数。教师请同学找到小猪招待自己的食品,请同学数一数食品的个数,并请好朋友帮助验证。

三、对数学课堂练习的研究

(一)培智数学课堂练习应体现差异性

学生是有差异的,因此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练习题也应有差异。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设计环节中,较好地体现了差异性。A类学生用竖式计算4道题,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学具或板手指计算;B类学生可以用画圈或板手指的方法,即借助学具计算两道题;C类学生则用计算器计算4道题。

这样,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获得了发展,获得了不同的发展。

(二)培智数学课堂练习应体现针对性

培智数学课堂练习应有针对性。可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练习,也可针对班级学生的数学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练习。

还是那位教师,在教学6的认识后,是这样让学生进行练习的。她设计了一个动物到小猪家作客的情境,让学生数出动物们给小猪带的礼物个数(6以内的数)……她又根据班内学生实际,再次有针对性地、别出心裁地设计了6以内数的练习:动物们回家时,小猪宣布要给小动物回赠礼物,回赠的礼物由小动物在掷骰子活动中自己决定,每个小动物都可以掷一次骰子(骰子上有1-6个数),掷到几,并正确从(不透明)布袋里摸出,并数出相应礼物的个数(礼物有苹果、糖、饼干、玩具等),就可以把礼物带回家。这一活动更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学生不仅玩得开心,更有A类同学掷前就想好,想要拿最多的礼物,就要掷出 6:先找到 6,轻轻掷一下,得到“6”,并顺利地拿走了礼物,更有同学还想好了要什么,掷后摸礼物时“挑”出自己喜欢的礼物;B类学生也表现出色,掷出并读出了所掷的数,正确数出了礼物数;当然两位C类学生也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顺利拿走了礼物。

这是有针对性的,且是比较高效的练习。

(三)培智数学课堂练习应体现层次性

数学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及难,由浅入深的顺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形成梯度,即培智数学练习也要有层次性。

一位教师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环节,就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基础练习中的“数蘑菇山”、“送数宝宝回家”突出重点,“当踢毽子的裁判”紧扣知识点重点训练,强化基础知识;针对性练习通过一道辨析题突出“两位数与两位数比,必须先比十位”的方法,并在“十个十个的数数”中加以验证,突破难点;综合练习“给小兔当参谋”中设置的三个问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潘铭.让丰富的体验促进智障学生数感的养成[J].现代特殊教育,2012(4).

[2]曹培英.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J].小学数学教师,2011(4).

[3]梅建青.选择合适的学法与教法[J].现代特殊教育,2010(10).

猜你喜欢
培智个数小猪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等腰三角形个数探索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可爱的小猪
小猪家着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