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思想理论的孝道学说

2013-04-11 04:13刘北芦刘兆伟
关键词:孝悌孝子论语

刘北芦,刘兆伟

(1.沈阳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孔子一生为天下的“均、和、安”而追求“仁、礼、中庸”。他认为孝是实现“仁、礼、中庸”的根本。孝之所以至关重大,就在于孝能使人们自律敬亲,以至敬长辈奉公、不易于犯上作乱,而易于社会和谐。

一、孝的本义

《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目前对孝的普遍解释,就是能够养活父母。那么对于狗、马等动物,我们也能够养活它们;如不敬重父母,那么和养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于此强调由衷敬爱父母是孝的核心,极其深刻揭示了孝的真谛是由衷敬爱父母的情感及其所支配的孝敬行为,也明确了孝有别于其他情感的界限。

《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侍奉父母时能保持愉悦的容色是最难的。有事,作为晚辈的竭力去办;有酒食,让长辈享用,这些就是孝吗?”真正的孝,是发自内心地敬爱父母,这种真善美的情感自然而然反映在面容上就和颜悦色。所以,对父母一贯地和颜悦色,展示儿女的由衷的敬爱之情,这是孝的意义的核心。相比之下,为长辈干事,让长辈先用酒食等就不能算是孝的主要内容了,即孔子再一次强调孝的本义是“敬”。

二、孝的社会价值

《礼记·中庸》:“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无不尊亲。”孝文化以至孝的理论的形成,迅速播于殊俗。为什么孝文化形成后,那么容易普及?因为人性本善,孝顺父母乃合乎天理、顺乎人心的天性。一旦形成孝的理论,恰合乎天道人心,所以就能迅速传播。

(一)孝悌是仁道之本

《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孝,其为仁之本欤!’”有子说:“做人孝敬父母,友爱兄长,而喜欢犯扰上级的太少了;不喜欢犯上,而喜欢造反的人,根本不会有。君子要抓根本,抓住了根本,随之,做人、治国的大道就产生了。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就是仁道的根本啊!”

有子,名有若,是孔子的弟子。他所讲的以及其他弟子所讲的,只要孔子没批评否定的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一部分。孔门师生认为欲使社会安定必从孝悌治起,每个人在家做到了孝悌了,到社会上就不会冒犯领导;每个人都不喜欢犯上,社会自然就无动乱之事发生了。何晏集解:“鲜,少也。上,谓凡在己上者。言孝悌之余必恭顺,好欲犯其上者,少也。”康有为认为:“长上压制太过,或不得已而求伸,谨厚者亦为之,然犹非所好也。”此即言长上压迫过分之时,有的人迫于无奈以求伸展,谨慎忠厚之士有时也会这样。但这是无奈,非所好。这就是孔门师生探讨问题留有余地,辩证全面。只有如此分析揭示此章大旨,孟子有关思想才与之相符。《孟子·万章下》:“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即一般情况下,要做到不犯上,但特殊情况,君的作法实在过分,那么亦需要抵制他的错误或制止他的错误,甚至使其失去做坏事的地位与能力。可见,孔孟之道并非主张忠孝的绝对化。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社会所以能够平衡地向前发展,就在于中华民族在孔子思想,尤其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思想影响下,易于构成和谐的社会。

(二)以孝悌为根本的德是做人的基础

《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学生们回到家里要尽孝道,到社会上要敬长尊贤,谨慎地做事而守信誉,广泛地亲爱民众而施行仁义。这些修德之事都做到了,尚有余暇,就应该学习文化。”

此处弟子,讲为学生较为妥善。入,回到家。出,到外边,到社会上。学生们在家里一定要做到孝,也只有做到孝,他走出家门,才能友爱学友、同事。也只有做到了孝敬父母,才能恭谨地面向社会各界,重然诺,讲信誉;广泛地关爱人民大众,而亲近仁德,不疲倦地践行仁德。“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实质是,孔子认为做人的根本是孝,基础是德。有了德之后,一定要进一步地提高文化水平。提高了文化,道德修养才能更光辉,更具有化人的力量。当然这一切均需建筑在孝这个根本之上。

(三)只要重视孝的教育,就是大有益于社会的教育

《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说:“以重视贤德改变重色的观念;奉养父母,能竭力尽孝;侍从自己的上司,能身体力行;与朋友交往,一诺千金,绝不食言。这样的人,即使未受过学校教育,他也一定受过其他方面的良好教育。”

奉养父母能竭尽全力的人,能由衷孝敬的人,就能解决重德不重色的问题;对待自己的上司,就能忠心耿耿,以致贡献自己的身心;对待自己的朋友,无论贫富贵贱,都能恪守情义,言而有信。有了孝这个根本,自然带来了忠信、克己、敬德。有了这些,就能做个高尚的人,就能做个合格的官。“未学”是指未上过学校学习。这里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受教育的范围广大,学校仅是其中的部分,没上过学,不等于没受过良好教育。古今社会都有诸多未上过学,但“孝悌忠信、礼仪廉耻”学得好、行得好者。这就是说,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不可忽视的。而无论来自哪方面的教育,只要重视孝的教育,就是大有益于社会的教育。

三、孝的范畴

孔子孝的范畴非常广泛,在以“敬”为核心的前提下,忧父母之疾;生养死葬,适时祭祀;慎终追远;三年不改父之道:“父母在,不远游”;谏父母不从,仍敬不违,劳而无怨;恭敬地对待父母,以致恭敬地对待各级领导;对待他人的丧事也要由衷哀悼;不为酒事所困扰。举善而教不能。这些都是孝的范畴。

(一)敬是孝范畴的核心

《礼记·坊记》:“子云:‘小人皆能养其亲,君子不敬,何以辨?’”一般人民都能自然而然地为父母养老送终。如果有一定修养的君子不抓住孝的核心本真——敬,那与一般人地养父母有什么区别?此论与第一个问题的引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是一致的,都是强调了孝的本质是敬。有了这个核心,而后外延。

(二)生养死葬,适时祭祀

《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说:“父母在世时,要以礼来侍奉他们;父母去世,要以礼来安葬他们,以礼来祭祀他们。”孔子主张凡事均需合乎礼。父母在世时,要按父母的名分地位去奉养他们;父母去世后,要用适当的礼仪去安葬他们,且要以适当的礼仪去祭祀他们。凡事要适中,无过无不及。奉养父母,亦需适中,恰到好处。这就是孝。

(三)父母衰老或疾病,尤需时时关心

《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孔子说:“侍奉父母,尤其更要关心他们的病痛。”即对待父母的病痛要切实动情,尽心尽力去减少他们的苦痛。这就是孝。《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游他乡。一定要外出,要有明确指向。”此讲高龄父母尚在世上,做子女者不该远游他乡。万一父母有了疾病危险,子女不在身边,是谓不孝。古时交通不便,所以有高龄父母在堂者,不该远游。如务必去远方,也一定要让父母知道所游的确切方位,待必需时能找得到,以免不能为父母送终。孔子思想绝不会违背中庸而绝对化,恰恰一贯是适中、时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总要恰到好处。

(四)服丧期间,不要废除父母原有的做法

一般说,父母去世,都会万分悲痛,在悼念父母服丧期间,一切无心顾及,只是哀痛,后悔自己孝敬父母做得不够、不好。古人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看到父母留下的种种遗迹,都觉得亲切,都是很好的纪念物;父母的处世为人方式方法,也都追思好的方面、好的做法。《论语·学而》:“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古人之礼,父亲在世,儿子不得做主,凡事发挥不了主观能动作用,此时了解其人,就需要观察其志向;父亲去世了,儿子可以自己做主了,就要观察其行为如何。父亲去世三年,正是古人的服丧期内,仍遵行其父为人处世之道,这样的人可以称上是孝子了。古人认为,依父之道行而不易是谓顺。父亲去世三年仍遵其道,这是孝子情感的充分反映。显然,这一点值得研究,如果父亲过去所行,明显荒谬,儿子尚守其道,岂不大谬?但孔们师生及其后学,从不僵化,从不违背时代进步潮流而固守旧物。孔孟思想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孔子倡导“时中”,孟子倡导“权”,即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具体处理。

(五)在外做事做官一丝不苟,谨严从事

真正的孝子,不只是在家敬父兄,而是将孝亲爱弟之情义移至社会,对待他人总是恭敬有加,一丝不苟。心中常想不能给父母丢脸,而要争光。怎么争光,要努力工作,尽心尽力,对上忠诚,对下要爱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论语·子罕》:“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孔子说:出去做官就认真地事奉王公大人,回到家里就恭恭敬敬地事奉父兄,对于丧亡之事不敢不尽心竭力,有节制地饮酒,哪件事我们做到了呢?这是孔子对弟子们教诲的言辞。孔子问众弟子,这四件事都做得怎样呢?如果是一个孝子,就应该做好这四件事。如果是一个孝子,对别人的丧事,同样动情,同样悲哀,尽心尽力去为人办理丧事,绝不能视同玩笑儿戏。如果是一个孝子,就绝不会恋酒、酗酒,无论何时,为父母心情计,就会节制自己。如果是一个孝子,在外当差、做官都能严肃认真、恪守等级名分,做好本职工作,为父母博得好名声。

四、孝的升华

孝的基本内涵是敬养父母,使老人有必要生活资料,有必要的人情关怀;孝的核心内容是“敬”,敬是子女由衷地孝敬父母以及有关的行为。只有做到“敬”,才能展示孝之本真。当然“敬”要有“敬养”“敬奉”做为基本保障。“敬”不是空的情感,有了“敬”的情感,随之而来的是孝的行动。这“敬”带动下的“养”,必然比一般自然地养亲更动情、更由衷。父母的感觉会更畅快、更满足。而孔子倡导孝养,又把孝提高到更高的层次。《论语·先进》:“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孔子说:“真孝啊!闵子骞。使人没有攻击其父母兄弟的借口。”闵子骞至孝,孔子大力称赞他,这无异义,但“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一语先贤争议颇多。多认为闵子骞尽孝达到极致,所以世人对子骞绝无异词。孔门孝道是真正的孝,不是愚孝,更不是没落时代将孝说成的绝对服从,进而要求百姓对统治者的绝对服从。而是孝子要依礼而行,对父母违礼之事绝不顺从,以免使父母陷于不义。《汉书·谷永杜邺传》载扶阳侯韦育举杜邺为贤良方正,杜邺回答问题时,说:“昔曾子问从令之义,孔子曰:‘是何言与!’善闵子骞守礼不苟,从亲所行,无非礼者,故无可间也。”《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载,王莽时,大司空王邑提拔范升为议曹史。当时王莽频频用兵,赋税太多。范升就向王邑提出建议,说:“升闻子以人不间于其父母为孝,臣以下不非君上为忠。”此二则史料均言孝亲、从亲所行均合乎礼,以致使父母合于礼、合于理,那么社会上对父母就会有很好的评价。使父母兄弟有了好名声,就是大孝、纯孝、真正的孝。刘宝楠说《艺文类聚·孝部》引《说苑》云:“闵子骞兄弟二人。母死,其父更娶,复有二子。子骞为其父御车,失辔。父持其手,衣甚单。父则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衣甚厚温。即谓其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去无留。子骞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故曰:孝哉闵子骞!一言其母还,再言三子温。依此事,闵子不从父令。则后母不遣,是其上事父母。两弟温暖,无愠心,而恐母遣两弟寒,是下顺兄弟。于是父感之,其后母与两弟亦感之。则此一不从父令而谏,一家孝友克全。尤非寻常不苟从令可比。孔子称其孝。兼言兄弟,正指此事。”

孔子于此,将孝再次推向社会,使孝的意义范围更广阔,积极作用范围更广大。孝子的高尚境界要突破家庭樊篱,要为社会做楷模,要使自己家庭成员都做表率,带动大家一道敬养父母,尊上敬长,维护社会和谐,这才是孝的高境界,大作为。

[1]十三经注疏[M].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

[2]蒋伯潜.十三经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57.

[4]骆承烈.中国古代孝道资料选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5]杨立新.孝贤故里论坛[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

[6]刘兆伟.论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9.

猜你喜欢
孝悌孝子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TOUGH LOVE
久病为何无“孝子”?
如何读懂《论语》?
病榻侍母
唐代制举孝悌类科目考论
宋墓与孝子故事砖雕
《论语·为政第二》
孝子
孔子孝悌思想中人的主体意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