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荀子的治国学说与孝道思想

2013-04-11 04:13闫海军
关键词:名分礼义孝子

闫海军,高 山

(1.辽宁中医药大学 机关,辽宁 沈阳 110032;2.珠海市第二中学,广东 珠海 519000)

一、荀子其人与其思想学说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又名孙卿,战国后期赵国人。他曾在齐国游学,是“稷下先生”之一,并成为他们的领袖,称之为祭酒。荀况自称为儒,当时的人也称其为儒。儒分八派,其实各自观点、学说均有各自的独到之处。荀子改革了礼的观念,借用了法家“法”的观念,合称为“礼法”,显然对原始儒家思想有所改革。荀子最大的贡献则在于,他在社会管理中,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治国学说。

(一)国君是掌控人们名分的主宰

《荀子·富国》:“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荀子认为,人生在天地间,不能没有群体,有了群体,没有各自的名分就要争,争就要乱,混乱了,大家都穷途末路了。所以没有名分的作法,是大家的祸害,群体有等级、名分,这是人们利益的源头。而一个国家的君主,就是掌控名分等级关键的人。以今日话语说,国君就是操控各色人等、等级名分及其利益分配的。国君靠什么操控天下人呢?靠礼、靠法。

(二)确立名分后要有礼义制约

《荀子·王制》:“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赡则必争,争则必乱,乱者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荀子认为,名分一样就不能辨别尊卑长幼,势力相当,谁管理谁呢?大家都一样,谁带领谁呢?谁指导谁呢?有了天地时就有差别,明君一诞生就有治国的等级名分。双方势均力匹,不能共事,双方能力都很弱,谁也管理不了谁,这是自然规律。地位不相上下,而追求的目标又相同,满足不了就争斗,一争斗就乱,一混乱,大家都穷困。先王非常反对天下混乱,所以制定礼义明确各自的名分,使天下分为贫、富、贵、贱的等级,这就能够相互制约,是利天下的根本措施。荀子为管理天下的管理者设计了具体的管理方案,为汉代以后的历朝历代提供了管理方式的参照。

(三)各级各类人均需恪守名分,以礼行事

《荀子·非相》:“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向则不若,背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悬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荀子认为,人有三种不吉祥之事:年幼而不肯于侍奉长者,地位低下不肯于侍奉地位高的人,愚昧能力弱而不肯向贤明之士学习,这三点是人的三不吉祥之事。人有三种穷途无能之事:做官在人上者不能关爱他的下级,做下级者总是诽谤他的上级,这是人第一件穷尽无能之事;在一起讨论问题,明显不如人家,却背后骂人家,这是第二件穷尽无能之事;自己知识行为都很浅薄无能,比贤明者差得太多了,可就是不推崇比自己仁义贤达得多的人,就是不肯定智慧远远超过自己的聪明人,这就是人的第三件穷尽无能之事。一个人如有这几种劣迹行为,做官的很容易垮台,做民的就是自寻绝路。荀子非常实际地讨论了礼的践行,明确地教诲人们如何处事,如何做人,令人感到亲切,只要学了,实践了,就会有所收益。所以说,荀子的理论具有非常有效的指导性。荀子非常贴近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实际,谈他的理论,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天下安宁、人们和谐。其理论在继承孔孟核心思想基础上又进一步强调了管理者一定要体会被管理者的情感,要设法缓和社会矛盾。这样,管理者就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提高管理质量。于是荀子写了一篇《劝学》。

(四)学无止境,积善成德

《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认为,学习不应该停止,要不断地学下去。靛青是从蓝草里熬出来的,但它比蓝草要青得多;冰是由水冻成的,但它比水凉得多。一根木材直得合乎墨斗线的标准,把它用小火煨,慢慢加工,使它变成车轮,圆得合乎圆规的标准。即使风吹日晒,再也不会变成一根直木材了,这是慢加工使它这样的啊!所以木材接受直的加工它就直,刀剑经过磨石磨它就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而每天都反省自己,就会更聪明,更没有错误。荀子认为,教育是可以改造人们的性情的,教育能够“化性起伪”,教育能使君子更智慧更明达,更能当好管理者。具体怎么学,要有积累的精神、专一的精神、不断奋斗的精神。诸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如此治学思想与精神对后世影响极大,对于中国教育理论的形成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荀子在孝道方面的独到见解

(一)孝道是礼义规范的结果,是教育的结果

《荀子·性恶》:“天非私曾、骞、孝己而外众人也;然而曾、骞、孝己独厚于孝之实,而全于孝之名者,何也?以綦于礼义故也。天非私齐、鲁之民而外秦人也,然而于父子之义,夫妇之别,不如齐、鲁之孝具敬父者,何也?以秦人之从情性,安恣睢,慢于礼义故也,岂其性异矣哉!”即荀子认为,孝道问题,天不是特殊使曾参、闵子骞、孝己(殷高宗的儿子)孝敬,而不使众民孝敬;可是曾参、闵子骞、孝己在孝道方面独有成绩的事实,又成就了他们的孝道之名,是什么原因呢?以礼义为做人标准的原因。他们遵循礼义,所以才成就孝子之名。天不是对齐、鲁两地的人有什么特殊的照顾,而不去照顾秦地之人。可是,在父子之义、夫妇之别等礼义方面,秦地人确实不如齐、鲁两地的人孝道而懂礼义。这是因为秦地人放纵性情,习惯于肆无忌惮,怠慢礼义的缘故。荀子此论,又为孝道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这主要是说,孝是教育的结果,是礼义规范的结果,不是与生俱来的;孝也是环境影响熏陶的结果。这个观点确实比孔、曾、孟的观点又有了新内容。而这个新观点适合大多数人,他们必须经过教育,才能形成孝敬父母的情感与行动。所以,这一观点有其大众性、广泛性、实用性。

(二)孝子的重大作用在于“亲近而附远”

《荀子·大略》:“曾子曰:‘孝子言为可闻,行为可见。言为可闻,所以说远也;行为可见,所以说近也。近者说则亲,远者说则附。亲近而附远,孝子之道也。’”荀子引用曾子的话说:孝子的话可以传播出去,让大家都听到;孝子的行为,可以让周围的人看一看。孝子的话可以广泛流传,所以能使远方的人心悦诚服;孝子敬养父母亲的作为感染了周围的人,所以周围的人心悦诚服。周围的人愉悦佩服就亲爱,远方的人愉悦佩服就心向往之。能使近处的人亲爱,远方的人一心归附,这就是孝子的作为,孝子就应该如此。这一节荀子论孝的特点是移家内之孝到社会的表率风范,以至把孝推到安内抚远的政治高度。其实,荀子论孝并未离开孔子“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论断。但荀子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孝子的重大榜样、楷模作用,也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提出了“亲近而附远,孝子之道也”,为孝子的作用、价值提出了高远而贴切的目标。“亲近、附远”,如果一些孝子真正达到如此标准,社会岂能不和谐?社会何愁不稳定?

(三)孝要讲原则性、正义性

《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行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若夫志以礼安,言以类使,则儒道毕矣;虽舜不能加毫末于是矣。”荀子认为,回到家中孝敬父母,到外面做事友爱同事,这是做人的一般行为。顺从父母与君主,笃诚对待下级或晚辈,这是做人的中等行为。服从真理而不服从没有真理的国君,服从正义而不服从没有正义的父亲,这才是人的大作为。如果每个人志向及行动均合于礼,讲话均不离规范,这就是完善了儒道;即使舜那样的圣人对此也毫无挑剔了。

可见,荀子论孝与孔、曾、孟确有不同。孔子等认为孝是为人之根本,而荀子认为“入孝出弟”是“人之小行”。他认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才是大事。《孟子·尽心上》所论真正的孝子,如舜,不会不要国家法律、不要国家利益,而只顾孝亲。但荀子非常鲜明地提出更重视大义、大孝,利于国家的孝。荀子更从国家的全局直截了当地研究孝的问题。而孔孟注重从人性善的角度去“化民成俗”,感化熏陶,逐渐地解决全局的和谐安定问题。而荀子直扣到国家的利益上,更注重孝的政治作用。《荀子·子道》:“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此之谓也。”

《荀子·子道》: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孔子不对。孔子趋出,以语子贡曰:“向者,君问丘也,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而丘不对,赐以为何如?”子贡曰:“子从父命,孝矣;臣从君命,贞矣,夫子有奚对焉。”孔子曰:“小人哉,赐不识也!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即鲁哀公问孔子说:“儿子听从父亲的指令,是孝吧?臣子听从国君的命令,是忠贞吧?”问了三回,孔子都没回答。孔子小步跑出,把鲁哀公问话而他没有回答的事告诉了子贡说:“方才国君问我说:‘儿子听从父亲的指令,是孝吧?臣子听从国君的命令,是忠吧?’问我三次,我都没回答,端木赐(子贡)你以为怎样?”子贡说:“儿子听从父亲的指令,是孝啊!臣子听从国君的命令是忠啊!老师为什么不回答?”孔子说:“你是小人的见识啊!你还不理解啊!历史上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要有能给国君提不同建议的四个大臣,那个国家的疆域就不会缩小,力量就不会削弱。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只要有能提不同建议的三个大臣,国家就不会危险。有百辆兵车的国家,只要有能提不同建议的两个大臣,那么国家就不会被灭亡。父亲如有个能反对做错事的儿子,那么父亲就不会做违礼违法之事。读书人如有个能批评他的朋友,他就不会做出不正义之事。所以如果儿子什么事都听从父母的话,那怎能说是孝子呢?如果臣子什么事都服从国君,那怎能说是忠臣呢?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顺从父母正确的思想主张,抵制父母的错误认识与行为,这才是孝子。服从国君正确的思想主张,抵制、制止国君错误的认识与行为,这才是忠臣。”

荀子在此提出了更为重要的观点,即从维护正义、维护礼法的角度出发,为孝子忠臣提出了大课题。绝对反对愚忠愚孝。如忠、孝到了不辨是非、不辨善恶的程度,一味地、不顾一切地忠孝,这是孔子所反对的。因为这类作法违背了中庸之道的“时中”“事中”的指导思想。突出教人认识到“孝、忠”要合乎国家的大政、方针,违背礼法去尽“忠孝”不是真正意义的“忠孝”。而要保证每个人的真正意义的孝,就要有客观公正的立场对待“孝”。这就与《礼记·丧服四制》所论:“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断恩”有别。依荀子观点,孝亲也要有原则。亲人犯法违礼,不能顺从,要制止,要抵制。不能“门内之治恩掩义”,不能只讲情分不讲道义。于此可见荀子强调了孝的原则性、正义性。

三、结语

综合荀子有关孝道的思想观点,荀子论孝完全是在孔孟论孝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基本观点与孔孟是一致的。但荀子明显地发展了孔子、孟子的孝道观点,强调了孝的实践性、社会性、政治性。尤其是荀子提出了反对愚孝愚忠的观点,人要有是非善恶的正确标准,然后去正确对待父母。父母正确的一定顺从,父母不正确的一定设法使之改正,这才是真正的孝子。这就自然而然地扩大了孝的社会价值与政治价值。所以说,荀子论孝的章节,确有其独到之见。

[1]诸子集成·荀子集解[M].上海:上海书店影印本,1991.

[2]荀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3]王泽民.荀子思想的管理学阐释[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02-107.

[4]肖明艳,马化南.荀子思想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J].山东电大学报,1999(2):27-29.

[5]郭晓东.荀子思想的社会学阐释[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82-89.

猜你喜欢
名分礼义孝子
TOUGH LOVE
久病为何无“孝子”?
《荀子》文化演化思想发微——兼论礼义起源问题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麟溪水长流
“名分”对一所大学有多重要?
宋墓与孝子故事砖雕
两任妻子的“名分”争夺战
马克龙为妻子争“名分”遭左右翼政党夹击
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