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家园——文化的概念、特征及作用探析

2013-04-11 04:13石文卓
关键词:民族精神文化

石文卓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们人民的热切愿望。”[1]这一论述,充分肯定了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立足文化的词源来分析文化的概念和特征,有助于我们明确和正视文化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一、文化之词源

“文”“化”最早连在一起使用可以追溯到《周易·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基本含义是用礼仪、风俗、美好的品行来化育天下。西汉刘向在《说苑》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意思是说文化是与武力相对的,要用文德来教化天下,治理国家。在中国传统意义上来讲,文化是指人文教化,即用人文精神来教化百姓。

在西方语境中,“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是动词Cultus的派生词,原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的耕作、培育。在英语、法语的Culture和德语的Kulture中,仍保留了这一基本含义。到了16世纪,Culture开始引申为对人身的培育和训练,后来逐步加入丰富的元素,指对人性情的陶冶、修养的培育等。进入18世纪,法语中的Culture逐渐指训练和修炼心智、思想、情趣的结果和状态,指良好的风度、文学、艺术和科学[4]。到19世纪后期,文化的概念愈加复杂,包括了人的知识、精神、审美等广泛的内容。也就是说,西方语境中的文化经历了从物到人,再到人与物(精神创造的产品)相结合的发展过程,这不仅是文化逐步将人与物融为一体,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进步的表现。

综观中西“文化”的词源,我们可以看出,中文的“文化”经历了美——教行向善——人文教化的发展过程,表现了文化内容的不断丰富。西语中的文化则经历了耕作(物)——训练和培育(人)——修养及其成果(人与物)的内容变迁。中西“文化”词源虽然起点不同,一个起源于花纹装饰,一个起源于农业耕作,但最终二者都落脚于追求人的素质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心智的成熟以及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精神创造,可以说,中西“文化”的词源发展是殊途同归的。

二、文化之概念

(一)国外关于文化的概念争论

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泰勒是第一个在科学的意义上为“文化”下定义的人。他在《原始社会》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5]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深远地影响了其后的许多社会科学家,如马林诺斯基从功能主义角度出发,将文化定义为“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以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实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6]。克拉克洪从人格角度出发,将文化定义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方式的系统,既包括显型方式又包括隐型方式;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7]具体说来,就是人为了生存需要会依据自然环境作出调适,人类的生存和自然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文化是这一过程的结晶。美国的保罗·莱布斯蒂德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认为“文化是一个具有多种意义的语词……用来指作为一个民族社会遗产的手工制品、货物、技术过程、观念、习惯和价值。要之,文化包括一切习得的行为,智能和知识,社会组织和语言,以及经济的、道德的和精神的价值系统。一个特定文化的基本要素是它的法律、经济结构、巫术、宗教、艺术、知识和教育”[8]。1973年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定义文化为“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9]。

(二)国内关于文化的概念讨论

在我国,关于文化概念的讨论可谓见仁见智,尤以近现代为热烈。梁漱溟认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10]钱穆认为,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的观念形态,是人们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11]。张岱年认为,文化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他将广义文化分为四个层面:(1)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2)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3)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4)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狭义的文化是“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12]。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家陈序经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对文化的概念作了系统梳理,他从不同角度考察了中外学者对文化的界定,指出:“……上面所说的各种的文化意义,虽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然其毛病都是偏重于文化的某一方面,或某数方面,而不能包括了文化的全部。”“有的看法,既偏于空泛而缺乏具体的表示,有的看法,又嫌太广而超出文化的范围。”[13]可以说,陈序经先生精辟地概括出了各个派别对文化界定的缺憾。他们或是由于立场原因而偏重文化的某一方面或数方面,或是对文化过于空泛的概括而忽略了文化的具体内容。

虽然中外学者对文化的概念各持己见,但综观这些概念,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文化概念的考察都是从物质、精神、制度三方面入手,以精神内容为内核向外扩展,它融民族特性与创造于一体,是民族发展轨迹的记录与体现。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归宿,在历史发展中对民族心理、民族性格、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国家发展等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文化之特征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其独特的存在方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自身的特征。文化的特征可以从文化历史发展、存在范围以及存在方式等几个方面来归纳。

(一)继承性

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基础都是前一个历史时期积累下来的文化。每一个时代的文化都是对上一个时代因循下来的文化加以改造,融入新时代的特征和内容,锻造出新时代的文化。没有文化的继承,就不会有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文化的继承为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源泉。因此,传承性是文化的固有属性。然而文化的继承性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全盘照抄和简单重复,而是选择性的继承,是自我的扬弃。对于那些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文化,我们要积极地、大胆地吸收,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动力支持。而对于那些曾经是先进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落后的、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要坚决摈弃。

(二)创新性

文化的创新性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植根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并随着实践内容的改变而融入新的内容,产生出新文化。文化的创新不仅仅是文化内容的丰富,而且包括整个文化系统的变迁,是文化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一方面,它是继承传统、重塑传统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文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一般情况下它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纵深发展,文化会或急或缓地剔除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融入新的内容,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另一方面,文化的创新性体现在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利因素上。文化并不凝固于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人们社会交往的扩展,带来了文化交流范围的扩大,这样,文化就突破其生长的环境,向更广阔的范围传播。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性的实现途径之一,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会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新。面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文化创新性的生动体现。

(三)民族性

文化的民族性基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地理范围。文化的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的人们在共同的地理范围、心理基础、经济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为这个民族群体普遍认同的,并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文化。它从人们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到行为方式、道德规范,再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包括了物质的、制度的、行为的、精神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从横向看,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在民族成员的社会生活中,他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无不镌刻着文化的印记。从纵向看,文化的民族性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实践的需要,将那些符合民族实际和心理需要的文化形成传统并被继承下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文化的民族性是在地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但文化的民族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的民族性也会随之发展,逐步融入新的内容,反映新的需要,体现新的成果。

(四)多样性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这样定义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象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可以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真实记录,是人类在历史变迁中以不同的形式表现自己和记录历史,应被世人和后代珍惜和保存,以永远铭记人类不断走向进步的足迹。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在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从文化起源的角度看,文化的起源存在着多样性,据历史考证,诸多历史学家都认为,世界文化起源是多源头的。汤因比将人类文化分为七个母文明:埃及、苏美尔、米诺、安第斯、玛雅、中国和印度。我国学者认为,人类文化有四大发源地:埃及尼罗河流域、西亚两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文化发展的道路是具有多样性的,如中国儒家文化崇尚和谐,它的发展道路是寻求与其他文化的兼容并蓄,共同发展;欧洲临海国家的文化带有浓郁的“海”的色彩,他们的发展道路就是在竞争中寻求发展。从文化的存在的角度来看,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世界文化、区域文化、各国文化的多样性。这就是说,世界各国或局部地区的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在一个国家内,也存在着多样的文化群体,例如,我国西南地区的巴蜀文化、中部地区的荆楚文化,等等。可见,无论是文化的起源、存在还是发展,多样性都伴随其左右,这种多样性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是横向与纵向的交织,是民族与世界融合的表现。

四、文化之作用

文化的概念和特征渗透着文化的作用。作为历史发展的记录,文化是一个民族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作为精神纽带,文化凝聚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动力;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要素,文化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时代的象征,文化引领了时代风尚。

(一)认知作用——文化能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

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历史也是文化发展的历史。因为自从有了人类,文化便随之产生,并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千百年来的文化创造和积淀,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影响着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交往形式。这些优秀的历史遗产,成为人们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归宿。同时,文化的繁荣发展,人们精神世界的充实,反过来能够推动整个民族向前发展。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重德求善……这些优良传统,都是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下形成的。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便成为党的一项重要任务。究其根源,是因为文化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而传统的价值就在于经过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它在今天仍旧发挥着积极的、巨大的精神作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党的文化建设工作的真实写照,其目的正是用先进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凝聚作用——文化能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源远流长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形成的主要标志,是民族生命力的具体体现。经历历史洗礼而流传下来的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成果,它体现了共同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反过来,文化的发展又激励着人们克服困难,为着共同的理想而奋斗,增强民族的生命力。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14]文化是一个民族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在有着共同的地理、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认知、共同的价值观等要素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相对稳定。基于文化形成的物质、精神等诸多条件的相似性,处于同一文化体系内的人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会增强,人们就会由于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利益而使行为趋于一致,形成民族凝聚力。例如,在遭遇外敌入侵时,保卫民族便会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利益,人们会基于这样的共同点而凝聚在一起,共同抵制侵略。民族凝聚力是思想的整合力量,而文化的民族特性将民族凝聚力集中地体现于其中,对成员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是人们的精神寄托。

(三)规范作用——文化能规范人们行为方式

文化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主要是指文化体系中的社会制度、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价值观等对人们社会行为方式的规范、制约和塑造的作用。这种规范作用表现为强制性和非强制两个方面的结合。一方面,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强制性的制度规范以文字的方式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作出具体规定,人们需遵守这些制度的规定以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行;另一方面,文化的习俗、价值观、伦理道德等因素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了习惯性的、非强制性的约束。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形象地指出:“每一个人,从他诞生的那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等孩子长大成人,能参与各种活动时,该社会的习惯就成了他的习惯,该社会的信仰就成了他的信仰,该社会的禁忌就成了他的禁忌。每一个孩子,一旦呱呱坠地就生活在和他拥有相同习俗的人群中,任何一个出生在东半球的孩子不可能一生下来就获得与西半球的人相同的习俗,哪怕这种雷同只有千分之一。”[15]文化是通过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规范来塑造符合社会传统和发展要求的人。在一定意义上讲,正是因为文化对人具有规范的作用,人们才能以和谐的心态对待自我、尊重他人、善待自然。

(四)协调作用——文化能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关系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自古以来人类就有三个敌人:自然(nature)、他人(otherpeople)和自我(ego)。人要获得发展,就必须战胜这三个敌人,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

第一,文化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共同体。人生活在自然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然而,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必须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我国源远流长的和谐思想,以天人合一为价值追求,是人与自然亲善关系的生动再现。

第二,文化能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人要参与社会生活,就存在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文化通过其特有的风俗、习惯、价值观、伦理道德等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协调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人们增强对社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使个人利益符合社会利益,进而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例如爱国主义,它要求人们热爱祖国,以国家利益为重,对国家尽匹夫之责。又如儒家的“仁爱”思想告诉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等。这些文化内容已经成为人们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准则,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的心中。

第三,文化能协调自我身心平衡。身心平衡是个人理想的生活状态,然而,由于内在需要和客观条件的不一致,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因为心理上的落差而失去平衡。因此,人需要修身养性,提高自我的精神境界,以平衡身心,协调发展。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通过精神的力量来影响个人,通过修身养性来陶冶情操,使人们获得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充实。

(五)引领作用——文化能引领社会风尚

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积淀,对本民族的人民具有特殊的感召力和吸引力。经过历史的长河,凡是能流传下来,并能被人们所接受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的,都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化,这是社会进步在文化领域的生动体现。由于文化包含深刻的思想内容,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因素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深远影响,因此,它对社会发展具有导向、引领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文化的引领作用体现在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时代发展的方向,用主流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抵制和破除落后的价值观对人们思想的侵蚀。

(六)支持作用——文化能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毛泽东也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6]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是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但这种独立性和稳定性并不脱离于经济和政治而独立存在。反过来,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相应的反作用,它能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向前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则更加明显。中国共产党将文化建设上升到关系党和国家工作战略全局的高度,强调文化软实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文化能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保证;文化能推动科学技术向前发展,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智力支持;文化能将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精神动力。有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便有了实现的希望。可见,文化对经济、政治的有利支持能够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文化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是人们心理和情感的归宿。因此,文化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文化的词源入手,探讨文化的概念、特征,有助于从根本上明确文化的重要作用,进而正视文化因素,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社会、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

[1]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5.

[2]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词书出版社,1988.

[3]许慎.说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4.

[5]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6]马林诺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2.

[7]克拉克洪,等.文化与个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6.

[8]路杨,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6-7.

[9]文化学词典[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749.

[10]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

[1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1.

[1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5.

[13]陈序经.文化学概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2.

[14]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82.

[15]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3.

[1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拿出精神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