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及增值策略研究

2013-04-11 16:36张道清
湖北体育科技 2013年7期
关键词:体育管理

张道清

高校体育无形资产,它是能够给高校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潜在资源。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不断扩大对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加快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提升高校综合实力的必然趋势。如何正确有效地进行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与经营,使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实现最大化;在高校云集、竞争力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保值与价值增值,这是高校职能部门和广大体育工作者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 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涵义及类型

高校体育无形资产是指在高校被学校使用但不具有实物形态,而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重要经济资源,具有体育特性,它是为高校或其合法使用者带来某种权利、特权或优势和经济效益的固定资产,它与有形资产一起构成了高校体育固定资产的总体。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高校体育无形资产可大致归纳为三大类型:一是知识产权类,高校体育知识产权主要包括各级各类高校体育的专利权、著作权、标志权、网址和域名等;二是权利类,高校权利类体育无形资产主要有高校举办的各级、各类体育竞赛、体育表演、体育科学报告会、体育代表队(高水平运动队)、体育场馆等的冠名权,高校体育组织的标志、技术专利及其使用权,高校体育场馆、体育设备的租赁权等;三是人力资源类,高校体育人力资源类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各类体育人才(教师、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等)所拥有的技能和声誉等[1]。

2 高校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与经营管理基本尚属空白。虽然有一些高校进行了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但其成效并不大。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管理还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体育无形资产缺乏保护,资产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具有增值空间的无形资产尚需开发等。

2.1 对学校体育无形资产的价值认识不足,导致其开发程度较低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高校体育无形资产在原有的基础上已经取得一定的发展,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目前能够进行体育无形资产开发的高校比例达到84.75%。但纵观这些年的发展,我国高校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开发程度较低,主要体现在:1)对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价值作用认识不足,开发管理意识淡薄。体育无形资产本身具有超乎想象的价值,是体育有形资产无法比拟的。正如英国学者查尔斯—汉迪提出的“一个单位的智力资产通常是账面价值的三、四倍。”然而高校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未引起足够重视,他们只注重对体育场馆、实验室设备有形资产的管理,对体育专利权、专有技术、著作权、版权、科研信息、科技成果、计算机软件等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意识不到位。2)开发内容单一,高校对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还主要停留在体育场馆租赁权方面,没有充分挖掘其内在潜力。3)营销策略比较单一,开发盈利项目和数额较少。真正应该盈利的一些重要项目没能显现出应有的能量[2]。高校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生力军,高新技术的特点就是无形资产的价值远远大于有形资产的价值,所以高校对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认知、认同和认可成为高校高新技术发展的关键。

2.2 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尚需完善

由于对体育无形资产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高校对体育无形资产的管理只是在“口头上”加以管理,没有纳入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归口使用”的体制[3]。大部分高校于是就没有设立相应的体育无形资产管理机构和任用专职的体育无形资产管理人员,更没有专门思考体育无形资产的管理和法律保护问题。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管理保护制度不健全,导致体育无形资产价值流失成为必然。如:高校体育科研成果的搁置现象严重。目前高校多数体育科研成果完成后即束之高阁,不进行推广应用。科研成果的搁置,实际上就是一种体育无形资产的浪费和流失。高校的体育专利和非专利技术成果,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人擅自使用并生产销售,产生经济效益,而无人追究,这种侵权现象时有发生。体育无形资产管理缺失,致使高校体育无形资产流失或贬值;对体育无形资产的各种保护制度、核算制度以及激励制度不健全,影响了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发展与增值。

2.3 高校体育无形资产开发管理人才匮乏,品牌意识不强

目前,就全国高校而言,专门从事体育无形资产管理的人员不仅数量严重不足,且多数是非专业性的一般行政人员,既懂无形资产知识又会管理的人员凤毛麟角。如果有具备这两方面才能的人才,既为科研人员做好帮手,使其科研成果有效化,又能使学校的体育无形资产管理进一步科学化和规范化,减少体育无形资产不必要的流失或贬值。同时高校职能部门和体育工作者缺乏“品牌”意识。品牌是一重要的无形资产。它具有一种超越一切有形资产以外的价值。消费者喜爱的品牌,知名度高的品牌,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一些的价钱。高校体育代表队应办出自己的特色,创出自己的牌子,进行品牌文化建设创新,不断增加社会的认可度和知名度,不断提高高校体育代表队的社会声誉。

3 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及增值策略

3.1 加强宣传,提高对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认识和法律保护意识

由于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特殊性和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高校对体育无形资产的认识不足,无形资产的意识淡薄,以至于对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程度很低。因此,高校领导及其体育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本校体育无形资产的理论研究,充分认识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重要性。由于体育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难得易失,所以更需要管理者精心管理、苦心经营。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获得,通常需要长期、连续不断地经营和积累,而其贬值问题却往往在短期内发生。如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社会认可度降低,宣传力度减弱,缺乏保护机制等等,都可导致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贬值。如何保持并提高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价值,则需要加强高校管理人员和体育教师的素质培养,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如加大宣传、增强校运动训练队与本校师生及周边群众的互动、完善场馆设施、完善无形资产法律法规等),确保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

3.2 加强高校体育无形交易市场的开发和培育,合理利用高校体育无形资产

作为商品进入体育市场的体育无形资产,同其他商品一样,是在市场的运营中完成其价值增值的。高校体育无形资产与仪器设备、场馆设施等有形资产一样,它的价值只有在交易使用过程中才能够实现。具有潜在价值的闲置的体育无形资产,要使其保值、增值,必须在充分利用的同时进行合理适度的市场开发与管理。

市场是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消费者的市场,没有成熟的市场主体,便无法有活跃的市场。从培育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经营开发的市场主体来看,既要调动更多的体育组织和有关中介组织进入体育无形资产的经营市场,活跃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经营市场;又可调动更多的企业、单位购买、使用高校体育无形资产,主动进入体育无形资产经营主体行列。关于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经营开发的市场客体,主要具体表现为积极培育高校体育无形资产各种形态的资产要素,如体育标志、体育专有技术、体育赛事转播报道权、体育团队与体育明星声誉形象等。体育无形资产市场开发主体必须清楚,体育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一样,也要有投资,也要扩大再生产,才能使其不断增值。开发过程中,在加大体育无形资产开发的同时,应注意对体育无形资产的投资,实现体育无形资产开发效益最大化,既要推进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又要实现体育无形资产的可持续开发。要把握住开发的“度”,避免对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掠夺式开发;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社会效益更加重要,经济效益服务于社会效益。通过正常市场交易,实现体育无形资产保值增值。

3.3 高校应积极联系体育中介机构,培育体育经纪人

发达国家的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经营与管理, 一般都是委托信誉好,具有丰富的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人才,并且拥有覆盖面大的信息和开发网络的中介机构来代理完成。我国高校却往往忽视中介机构的积极作用, 这是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无形资产保值增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力发展体育市场的中介组织, 推广代理、代办、经济咨询等中介服务, 是逐步解决体育中介这个瓶颈和高效运营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必由之路。高等学校作为教育、培养人才的摇篮,应当积极利用自身优势,为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经营管理提供丰富的人才保障,通过设立相关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培育体育经纪人,充实到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队伍之中,从而推进高校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同时要加强相关体育产业从业人员在岗培训及体育产业人才交流,在实践中丰富其体育产业知识,特别是体育无形资产领域的知识,提高整体素质。通过人才交流,使他们直接学习和了解国外先进的高校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办法和经验,学以致用,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与经营,从而实现体育无形资产的增值。

3.4 高校除了应制定明晰的规章制度外,还应制定一些列的奖惩制度

体育无形资产的经营不仅可以加快高校综合实力的提升,充分挖掘资源潜力,而且还可以促进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升值。体育无形资产的经营就是体育无形资产的商品化,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商品化不仅是对职能部门及广大体育工作者文化性劳动的肯定与尊重,而且也是对其文化性劳动的保障和补偿,可以引导和激励他们创造性的劳动,从而促进体育无形资产的生产和再生产。

由于体育无形资产的商品特殊性,高校内部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明确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产权主体和产权界限,维护高校的合法权益,杜绝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流失浪费。同时,高校内部还要制定明晰的高校体育无形资产保护的奖惩制度 :一方面,对于在高校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与管理工作中绩效显著的个人或集体给予合理的奖励,如对联系到赞助的个人按照比例给予相应的提成奖励等。从而建立“双赢”、实现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经营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损害高校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的个人或团体,要给予严厉地行政或经济处罚,甚至追究其法律责任等。

4 结语

高校体育无形资产是一种稀缺的体育经济资源,它是高校体育产业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有效运营不仅能为体育无形资产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同时带来超额的增值价值;还能给高校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有效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 推动高校体育产业化进程。高校领导以及高校体育工作者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应上升到应有的高度,充分认识有效运营体育无形资产的重要性, 针对存在的问题,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体育无形资产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再生产投入,采用合理的、科学的经营方式与管理方法,促进高校体育无形资产的增值;同时,一个规范的、有法律保障的体育无形资产交易市场也是高校体育无形资产增值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从而实现高校体育无形资产价值最大化。

[1] 朱礼才.我国高校体育无形资产流失成因及保护对策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5).

[2] 曹向锋.我国高校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管理,2008(1).

[3] 赫金鸣.推进体育无形资产开发措施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5).

[4] 鲍晓明.关于体育无形资产的几个理论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4).

猜你喜欢
体育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我为体育狂
论清末体育热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