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2013-04-11 16:36马英虎
湖北体育科技 2013年7期
关键词:人文体育大学生

马英虎

要实现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功能,必须从确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体育价值观着手,在此基础上,着力构建充分尊重和体现人文精神的大学体育教学体系,做到改进课程体系设计和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与考试方式相互结合、互为补充,人文教育功能的实现。同时,加强大学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营造有利于人文教育功能实现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最后,把落脚点放在养成大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上。

1 确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体育价值观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价值观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的必然要求。体育是生活的符号,身体运动积淀着文化。西方人本主义的体育价值观体育在经过了古希腊的辉煌和中世纪的沉沦之后,伴随着文艺复兴运动而逐渐得以复苏。作为运用体育手段达到育人目标的学校体育,自然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学校体育永恒的主题。

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观,就必须确立人在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运动的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以人为本不仅仅是手段,它首先是目的。“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确定以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必然要求,对在知识经济时代“抗击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给人类造成的身心异化,抗击复杂的经济关系和信息网络给人类的精神和体质造成的负面影响”,维护人类的身心健康,改变传统的体育观的弊端,“克服体育无‘人’的现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标志着学校体育思想的人文体育价值观的确立。

2 构建充分尊重和体现人文精神的大学体育教学体系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服务于政治、经济,最重要的是在于通过陶冶、塑造、展开人天然的独特个性,弘扬人的主体性,最终完成对“人”的教育,从而努力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强制”、“灌输”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屈从、自卑的性格。在教学实践中应促进每个人理性与非理性的发展,达到个性的独立和丰富,在追求善的同时,促进个体对真、美的追求。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既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促进其智力因素的发展。也要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情感的培养、审美的熏陶。这样,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个性、创造力等才能得到培养和发挥,体育教学的人文性才能得以体现。

2.1 改进课程体系设计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进行素质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策略。课程设置价值的趋向体现在体育教材上面,即提倡多选择学生喜欢的高质轻负的满足健身、娱乐休闲的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亦即将竞技运动项目手段化,同时将项目内在的历史韵味和人文价值一并传授。改进体育课程体育,应该以传承人文性作为指导原则。选择和安排体育课程体系时,就是要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切身立场上,根据学生的需要编制课程内容。只有不把学生当成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工具”或“机器”,而看成是有主动性的人、有创造力的人时,学生与课程内容的距离就会缩小,体育课程体系的人文教育功能才会体现出来。

国外高校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和参考,国外的教育模式更加突出教育的功能,而将教育功能、体育功能、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相互结合,构成一个系统的整体,从而更好的适应身心特点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为价值取向。进入21世纪,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更要以提高人的素质为主题,奉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把教育的本位目标定位于人的发展,并由此生发出了很多新的价值观念,才能充分反映出大学体育课程应有的个性特征,这也应当成为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

2.2 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2.2.1 改进体育教学方法

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断地增强体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等,而不应刻意地去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主体意识、个性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改进体育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要具有多样性与可接受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满足个体与群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这一指导性文件,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高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如:实施分层分流教学、普修与专修教学结合,以及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结合等,打破班级界限,学生可在同年级、多种教材范围内自由选择上课。

2.2.2 构建综合考核方式

基于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认为既要注重阶段考核,也注重过程性评价;既注重整体一直性评价,也注重个体差异性评价。建立构建综合考核方式是保证体育课程走向“身、心、社”整体健康的重要措施。多元化评价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使评价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体现师生间的双向选择、沟通与交流,使评价更具合理性。既有定量又有定性评价、有绝对也有相对评价、有终结性也有过程性评价;既重视学生的技能达标考核,也重视学生体育道德、团队意识、体育情趣的评价;既有教师从外部对学生进行评价,又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从而通过体育功能的表达实现自我身心愉悦的价值,以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也有利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于发展。

3 加强大学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

大学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体育技能,更要知晓体育历史和体育价值,学会体育审美,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是顺利实施人文教育的关键。高校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素质,但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忽视“人性化”教育,因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体育教育的人文教育效果却不甚理想,与高校体育实施人文教育的全面计划存在着距离。这也表明,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全面推进“人文”教育,必须大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提高大学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首先要求体育教师要加强文化理论学习。要真正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道德观,激励、督促自己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水平。一般来说,高校体育教师在大学期间接受了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的系统学习并参加了岗前培训,具备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知识基础。但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新的学科不断地与体育学科相互交叉,所以高校体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概念,在精攻专业的同时,注重对新学科知识的了解、学习,并贯穿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将会对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大学教师要注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与学生友好互动中提升自身水平。体育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地组织教学,抓住课上反馈契机,及时启发、诱导学生,有机地将体育教学与人文素质的教育结合起来。

4 构建课外体育文化载体与平台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精神文化之精华,具有教育导向功能、娱乐调节功能、激励凝聚功能等。让学生在校园就能受到体育文化环境的熏陶,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对体育精神的向往。高校应把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纳入体育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中,使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成为软硬件相统一,人文与自然相和谐的有机整体。在与它们的对视与解读中,学生得到了美的熏陶和人格的感染。因此,应努力发掘其文化底蕴,激发广大师生的体育参与热情。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和有效补充,要从学生心理、生理、社会、教育等多角度出发来考虑。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教育的过程,也是体育文化的传递过程,因而,必须考虑并重视其人文教育性。

4.1 运动会、体育兴趣小组、体育文化节

运动会和课外活动具有空间广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能吸引广大学生参与。校运会不仅是推动学校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促进学生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有力手段,也是体育文章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增进师生交流、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活跃校园气氛,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团队精神的养成提供良好的运动载体。

体育兴趣小组对于课外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良好的促进作用,而课外体育小组的宣传可以校刊、广播站及校园海报等媒介介绍运动常识和各项目的国内国际最新动态,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到群体、组织中,促进身心共同发展。最后,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引导大学生体育兴趣小组,通过积极健康的体育活动陶冶兴趣、愉悦身心、感受和体验体育运动中的真、善、美。

体育文化节,是建设校园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举办体育文化节,已成为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营造了一种健康文明、团结向上、高雅清新、竞争有序的校园文化氛围。广泛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建设课外体育文化平台,不仅会使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形成终身锻炼的兴趣、能力和个性品质。这种参与体育实践的机会,必将有益于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对学生一生的事业发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4.2 课余自由活动

课余自由活动是指大学生在摆脱了体育课堂的约束和限制之后在自由支配的时空里自主选择能表现自我个性、施展自己才能的活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以及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增强,课余自由活动己经成了大学生倍加关注与珍惜的重要生活。与体育课不同的是,课余体育活动首先是一种学生自主自由的活动。此时大学生可以脱离体育老师的监督、体育课堂生活的制约,在没有了必须听课的压力和重负情况下学生自己管理、自我发现的自主状态。在这一状态下,大学生们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和兴趣来决定课余体育活动的时空、内容与方式,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这好的生活习惯都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如有的大学生坚持每晚下课后散步,有的喜欢周末打一次网球,有的则在课余时间练太极拳等等。这些自主选择的体育锻炼方式,对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和人文素养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自由体育活动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人际关系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对形成当前大学生良好的、健全的个性品质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 加强大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引导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召开了“健康与体育”国际会议。大会提出了要“使体育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石”的认识。在21世纪高质量生活的带动和影响下,人们通过真正偷快、自由地享用体育活动,努力使自己更加健康,因此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生活方式将更加与人融为一体。现在人们己逐步认识到不管哪一种生活方式都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体育给大学生营造了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文化作用。随着大学生对体育人文意识的加强,体育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生活方式的同时,自身也发展成为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5.1 培养健康的行动能力,树立整体健康的观念与教学的主动地位

21世纪,培养和发展健康的行动能力将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为适应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体育与健康体育教育思想也应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全面的创新和拓展。为此,要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增强大学生行动能力。首先,要使大学生树立健康至上的思想,从根本培养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其次,要科学地进行自我锻炼,在合理的健康理念指引下,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使之发展成终身爱好。最后,要在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学习心理学、文化学等人文知识,实现心理上的健康快乐和正确的自我调节。

健康不仅仅意味着没有疾病,健康还意味着主动采取实际措施预防疾病,并努力生活得更加丰富、平衡和满足。美国学校自推行综合性健身体育课以来,经历了重大的变革,从开始注重与技术有关的体能转变为注重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这一点也明显地表现在近年来的学生健康体质调查评价内容的变化中,这是他们经过较为长期的探索和研究才做出的[9]。这一变革己被美国广大体育工作者所认可并接受,据资料统计,在1990年时,已有52%的大学开设了综合性健身体育课这门课程。美国学校体育这一观念上的变革,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至少,在今后的改革中,我们应该在思想上和实践上避免走同样的弯路。

5.2 生活方式教育是重点

动态性的休闲活动对他们的生活方式起着最直接、最积极的冲击作用,强调人在动态的过程中,体验自我价值和自我超越,适应了大学生各年龄阶段的需求。促进大学生对体育的重新认识。运动休闲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促使他们从休闲文化的价值角度重新审视体育的文化内涵,懂得体育不仅有为政治、经济和社会服务的功能,更应该体现为人服务的本质和休闲教育的功能,由经验性的体验上升到精神的升华才是体育文化的核心。增进大学生与自然界和社会的交流。随着信息时代的大力推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日益疏远,特别是大学生参加工作后,迫于多方压力无暇顾及自己的生活质量,很快就退出了体育人口的圈子。高校开展体育运动成为休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学会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也可推动开展大学生户外教育,从中更加清晰和明确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与自然的和谐性。

运动休闲是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最佳选择,运动休闲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学子的运动激情,突破对正式运动比赛的心理障碍,改变过去被动但又渴望表现的心态,使运动休闲真正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从而促进大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自我潜力的开发,增强社会群体认同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最终形成持久稳定的终身运动观。

[1] 胡小明.西方人文体育管窥[J].体育与科学,2001(6).

[2] 胡小明.人文体育观的渐入与生物体育观的淡出[J].中国学校体育,1999(2).

[3] 孙德朝,张超慧,张问宇.对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思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4(3).

[4] 瞿葆奎.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5] 单中惠.外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邓跃宁.论学校体育环境及建设[J].四川体育科学,1995(1):36-40.

[7] 李国庆.论健康教育中“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现象[J].中国健康教育杂志,1999(8).

[8] 童昭岗,孙麒麟,周 宁.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

[9] 罗歇苏.休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猜你喜欢
人文体育大学生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人文绍兴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