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策

2013-04-12 06:54陈茂松宋佳馨
关键词:职业化民办专业化

陈茂松 宋佳馨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民办高校辅导员是民办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大学生的“三观”教育的直接引导者,是教育教学秩序的直接监督者,是校风、学风、班风建设的直接执行者。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是民办高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一支多元化、专业化、现代化的高学历、高素质的职业辅导员队伍是维护民办高等教育稳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

1 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现状

1.1 工作量大,事务繁杂

民办高校辅导员不仅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承担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等日常服务工作。因此,他们的工作范围广泛,工作内容繁杂,事务性工作量增多。

1.2 年龄偏大,学历不高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主要由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构成,虽然他们的工作经验丰富,但年龄偏大,学历不高,不能适应民办高校快速发展的步伐,制约了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

1.3 压力较大,更替频繁

民办高校辅导员是教育教学最基层的管理者,他们不仅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做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因此,他们的工作时间较长、工作任务较多、工作压力较大。同时,由于收入较低,思想波动较大,人员更替频繁,导致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影响了民办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2 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分析

所谓“高校辅导员角色”是指处在高校教育系统中的辅导员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辅导员期望的行为模式。民办高校应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角色发展角度来培养辅导员队伍。

2.1 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2.1.1 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施者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辅导员应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1.2 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学习方面,辅导员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意识,增强学习能力。在生活方面,辅导员帮助学生学会自立,掌握生存技能,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律能力。

2.1.3 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者

关爱学生是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沟通师生关系的核心。辅导员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辅导员应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帮助学生学会自强、学会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使学生避免或消除由于各种心理压力造成的心理危机、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

2.1.4 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者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辅导员应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督促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管理过程中,辅导员要按照学校和系的工作要求,做好日常事务性工作。

2.2 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发展

2.2.1 辅导员角色多元化

辅导员角色多元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民办高等教育中,辅导员角色必须多元化,掌握更多的角色职责和行为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中,辅导员要能够承担不同的角色,真正胜任辅导员所应有的职业角色职责。在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辅导员角色由单一的政治指导角色向管理型、业务型、服务型的角色发展,需要辅导员提高管理能力,提升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

2.2.2 辅导员角色专业化

在民办高等教育中,辅导员角色必须专业化,才能更好地完成其辅导者的角色、指导者的角色、引导者的角色及其相关工作任务。辅导员角色的专业化促进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促使辅导员向专门职业和特定专业发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辅导员必须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提高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工作能力,使自己成为育人工作的专家,这样才能满足育人工作需要。

2.2.3 辅导员角色现代化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学习、心理、生活、就业等方面,大学生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多样和独特,辅导员角色必须现代化;面对新问题、新情况的挑战,民办高等教育对辅导员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辅导员要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在日常事务管理工作过程中,辅导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网络交流平台,以潜移默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工作。

3 基于辅导员角色认识的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策

3.1 建立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制度

为适应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应加快建立辅导员的职业化制度,以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第一,制定辅导员选拔制度。民办高校在选拔辅导员过程中,要注重辅导员的学历层次性和专业对口性,吸引优秀人才加入辅导员队伍,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第二,制定辅导员培养制度。民办高校应制定科学的辅导员能力培养、业务培训的工作计划,为辅导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氛围,进而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第三,制定辅导员考核制度。根据辅导员岗位,民办高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调动辅导员的工作主动性,提升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第四,制定辅导员晋级和职称聘任制度。为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提高辅导员的待遇,民办高校要建立辅导员的晋级标准和职称评聘机制,满足辅导员对技术职称等级的要求。

3.2 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在进行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时,民办高校应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进而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首先,招聘政治素质过硬、综合业务能力强、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进入辅导员队伍,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研究能力。其次,加强辅导员岗前培训,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育科研能力。最后,鼓励辅导员在工作岗位上发现新问题,总结新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辅导员专业化水平。

3.3 加快辅导员队伍的专家化进程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是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职业化是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基础,专业化是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的根本,专家化是民办高校辅导员发展的保证。因此,研究科学的工作思路、探索合理的工作方法是辅导员队伍发展和工作创新的重要途径,以推进辅导员队伍专家化进程。首先,引进高层次、高学历的专业人才,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教育研究水平。其次,加强辅导员的岗位培训和业务训练,努力培养本土化辅导员高级人才。最后,建立辅导员职称晋升制度,积极鼓励辅导员提高学历层次和职称等级。

综上所述,新时期民办高校辅导员应该是一支集高等教育、管理、服务和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好的专业管理队伍。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辅导员应该成为学生思想教育的引导者、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心理健康的辅导者以及创业和就业的策划者。

参考文献:

[1]陆小峰,吴筱琳.试论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2).

[2]高芳卉.浅谈大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新西部,2010,(2).

[3]郁军态.高等学校辅导员角色发展趋势[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11).

[4]石一.对大学辅导员角色的再认识[J].管理观察,2009,(1).

[5]韩丽霞.积极探索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

猜你喜欢
职业化民办专业化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