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2013-04-12 06:54
关键词:会计工作会计专业校企

林 少 群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分院,江苏 南京 210024)

高职院校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对学生开展实习训练,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条件。通过给学生提供实际的工作情境,使学生可以和企业岗位开展无距离接触训练。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意义非常重要。由于会计工作具有实践性及技术性比较强的特点,大多数企业只招聘具备1~4年工作经验的人才,而会计工作经验不能在校内开展的模拟训练中获得,因此,学校须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共同构建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增添相关的会计工作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1]。可是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面临着很多的难题。

1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分析

高职院校会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及深化合作面临着许多难题,其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造成严重的影响。

(1)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时缺少足够的经费,国家财政投入不多,造成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流于形式的状况。目前,高职院校认识到实习实训的重要性,办学评估指标中也增强了对实习实训的考核力度,高职院校多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每个专业也成立了各自的实训室。会计专业多数也建立了手工实训室及电算化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了仿真实训。但是,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及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却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自身资金少,国家并未给校企合作提供专门的经费,并且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需要的资金投入非常高,导致高职院校费用紧张。另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多为费用支出,如给企业的实训费付款等,不能给学校产生效益,也不像校内实训室建设可见的仪器设备等实物[2]。因此,多数院校不肯将过多的费用投入到校企合作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同时,国家资金投入并不多,方案支持不到位,造成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及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时忽视实质内容,流于形式。

(2)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训活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第一,企业会计人员在指导学生实习中面临着困难。企业为学生提供的是实际的工作环境及经济业务,但其并不会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工作直接交给学生。企业会分派一位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企业的会计人员一方面都有自己需要承担的会计工作,另一方面也缺少相关的教学经验,没有规范的教学组织训练,很难将核心技能内容及经验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第二,校外实训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考核难度非常大。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时,企业分派的指导教师由于不了解校内教学的实际情况而造成学生掌握不了实训重点内容的情况,对实训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三,校外实训的过程中学校难以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管理。因为学校和企业合作单位之间存在较远的距离,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由企业管理或者学校管理都存在一定的难度[3]。学生多数时间都花费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学校每天派人到企业中管理学生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企业会计人员都有自己需要承担的会计工作,也没有额外的时间来管理学生,因此,学校希望企业承担起管理实习期间学生的责任十分困难。

实训基地校外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会计工作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会计部门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属于企业的核心部门;会计工作主要凭借价值形式手段对企业的资金往来、生产成本及员工工资等各种经济业务开展记录,所产生的会计数据具有一定的秘密性,不允许外部人员的接触。这就限制了校企之间、学生与企业会计人员之间的深度合作。另外,会计工作还具备较高的技术性特点。刚接触工作的学生并不能胜任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开展顶岗实习需要企业专业会计人员提供培训及指导,而企业会计人员都承担着企业的会计工作,指导实习学生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及精力,极易造成企业会计人员分身乏术。

2 高职院校会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建议

2.1 找出校企合作利益平衡点

高职会计专业开展的校企合作活动,对学校和企业双方来说都有着互利共赢的效果。从企业角度来说,学校能够为企业培养优秀的会计工作人员。通过和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潜移默化地促使职工不断学习新的准则、制度,增加企业对外竞争能力[4]。另一方面,企业还可将学校作为其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机构,增强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企业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增强企业的社会服务功能,加大企业的自我宣传力度,为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而从学校角度来说,高职院校和企业开展深层次的合作能够及时掌握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要求的变化情况。校企双方只要沟通合适,眼光长远,相互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双方带来利益。

2.2 分类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按照校外实训基地的种类,根据差异的类型实施针对性的建设策略,构建校企双方互相合作的长期机制,不断为学校各个层次的学生实训提供基地。体验型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模式中最容易实现的模式。高职院校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解体验的功能,不断增强与企业沟通的程度,推动校企双方相互合作往深化发展。顶岗就业型则是校企相互合作模式中比较深层次的模式。高职需要重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找出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平衡点,推动校企合作往稳定的方向发展[5]。

2.3 政府应提供资金支持

高职院校必须注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寻求政府在资金以及政策上的支持。政府应制定有关的政策,鼓励企业和学校间的相互合作,在税收及投资方面给与学校开展实训工作的企业以优惠。同时加强舆论引导,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2.4 建立完善实训制度,保障实训效果

为了保障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训效果,促使校外实训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校外实训有关管理制度,构建从实习的计划、组织、管理以及成绩考核的完善管理体系。会计专业的校外实训可以实行“分级负责,岗位管理”的管理体制,学校建立顶岗实习的工作领导组等多个管理机构;为保障三方的权益,学生开展实训工作前必须与实习单位以及学校三方签订相关的实训协议[6]。按照顶岗实习的教学大纲及企业与学校拟定的实际岗位实习计划,给学生分配学校指导教师及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同时提出确定的职责要求,实时对学生校外实训状况开展检查;制定顶岗实习考核标准且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使用企业员工的考核措施及标准开展考核。此外还需要对顶岗实习开展网络化的管理,将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2.5 增加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

由于会计工作非常特殊,用人单位的会计人员不多,因此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过少,很难满足学生实训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增加资金投入,突破地域的束缚,建设多种类型的校外实训基地,扩大实训基地数量,在最大程度上为会计专业学生校外实训提供足够的基地。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建设具有针对性的校外实训基地,不仅可以融合企业文化培养企业所需的会计人才,同时还可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校企双方互利双赢。

参考文献:

[1]李爱喜.探究高职会计专业代理记账公司的校外实训模式[J].企业导报, 2012,23(9):98~99.

[2]林少群.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0,10(16):189~190.

[3]付智勇.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5(9):96~97.

[4]陈绍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事务所实训基地建设探究[J].北方经贸,2011,23(5):104~105.

[5]旦志红.校企共建高职会计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16(2):180~181.

[6]林英法.高职会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基于代理记账公司平台[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24(6):256~257.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会计专业校企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校企合作五反思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第四部分 地方会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