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2013-04-12 18:02孔德国张红美罗华平
关键词:大学物理物理考核

孔德国 张红美 罗华平

(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0 前言

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是所有理工农林院校非物理类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它所阐述的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规律不仅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的基础,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其他课程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1]。然而近些年来受到大学扩招,学校教学资源短缺,课程缩减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物理教学工作面临着很大挑战,地方性院校尤为突出。

1 地方性院校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教学现状

1.1 学生物理基础知识薄弱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高考学生人数持续下降,使得地方性院校,特别是二本农林院校在招生时面临生源不足等问题,所以有些高校采取降分的措施来保证招生规模,导致学生总体上数学、物理知识基础较差;再者,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基础也不尽相同,总体上来说中东部教育质量优于西北地区,城市教育质量一般优于农村,而地方院校中来自农村生源比例相对其他性质的高校要高。这就造成同一个授课班级,学生的数学、物理基础参差不齐,物理基础相对薄弱,地方性院校尤为突出。使得大部分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很好把握教学难易程度和授课进度,给大学物理的课堂教学带来较大难度。

1.2 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当前,大部分地方院校大学物理内容以经典物理为主,近现代物理内容所占比例较少,内容安排不尽合理,造成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有很大一部分与中学物理内容重复,这种高重复率一方面使学生以为大学物理内容高中就学过而从思想上不重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当前绝大部分大学物理教材内容都很类似,一般包括力、热、光、电磁和近现代物理,这些内容也是中学物理教材所安排的内容。而实际上物理学的内容早在20世纪初就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支柱的近现代物理成为了现代科技的先导,近现代物理的突破极大地推动了半导体、液晶、高温超导、核能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作为生活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的大学生,大部分学生以后将在高新技术领域工作,肩负着国家未来科技发展的重任,没有理由不学习对于近现代科技有着基础和直接指导作用的近现代物理的内容。有的高校在教学大纲中尽管安排了近现代物理的内容,而由于大学物理教学学时被缩减而不足,往往就是经典物理的内容勉强讲完,有的学校只能完成大纲规定内容的80%~90%,最后草草结课,根本没时间讲解近现代物理的内容。而有的高校干脆把近现代物理的内容从教学大纲中删除,不予理会。大学物理内容上的这种偏颇实际上根本达不到课程的教学目标,所以大学物理的授课内容急需改革。

1.3 教学和考核方式单一

按照我国大学物理课程基本要求高校一般把教学质量定位于三个层面:学生对大学物理大纲规定内容的掌握程度、用所掌握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学生通过对大学物理的学习明显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和具备初步的创新意识。如果想实现该教学目标,多样的教学方式和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大部分地方性高校的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再加上内容安排上的不合理,在信息极大丰富,获取知识多样化的今天显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很多高校的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质量普遍不高,有的只是书本知识的简单转移,没有体现出多媒体技术应有的优势,再加上有的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备课不充分,只是简单叙述课件内容,对于知识的讲解不够深入,教学效果不理想。

目前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后考核,所以采用什么样的考核方式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以及最后的学习效果。目前绝大部分地方高校对大学物理课程的考核手段表现得非常单一。一般都是采取传统的平时和期末期中考试等环节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考核。以塔里木大学为例,大学物理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30%,实验成绩占30%,四部分的成绩加权综合超过60为及格,虽然相对于中学物理加大了考核的综合性,但是考试内容没有新意,还是传统意义上的考试题目,再者对平时成绩的评定标准太单一,起不到应有的督促作用。

2 地方性院校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2.1 开设选修课加强基础学习

地方性院校特别是偏远地区高校的大学生物理基础普遍薄弱,对于此种情况,建议可以通过开设物理选修课的形式,为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创造更多学习物理的机会。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举办物理知识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大学物理的学习中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大学物理的氛围。

2.2 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通过对大学物理教材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对与高中物理重复的内容进行精简,突出不同内容,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有异于中学物理。同时,对于大学物理教材中与其他学科交叉重复的内容,应与相关学科教师协商和沟通,使物理授课内容与其他课程在内容上相辅相成,避免重复学习。比如对于某些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理论物理而理论物理和大学物理有部分内容重复,对于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的电磁学与大学物理内容也有重复,所以在制订大纲时应根据上课顺序调整上课内容。

按照专业订制不同的教学内容体系。不同专业由于学科专业差异,对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与相关学科教师和学生进行座谈,详细了解不同学科专业后续课程及学生在以后工作和研究过程中对大学物理知识的需求,为各专业订制不同的教学内容体系,使大学物理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充分扩展到学生求学和工作的整个过程中。

增加现代应用物理知识的比重。在授课过程中应将一些应用方面的知识纳入教学内容中。如热学中的临界点、相变及液晶的应用;电学中各种粒子加速器、等离子体、超导体等;磁学中的磁悬浮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实例。一方面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感兴趣,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物理的作用,从而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2.3 优化、丰富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

2.3.1 丰富教学手段,转变教学理念

传统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引起学生的不满,造成学生不想学,教学效果不理想。填鸭式教学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2],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偏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任课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一个课堂内容的引导作用。在授课过程中,对比较重要的原理或难理解的问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为了保证讨论的质量,教师应在课下精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其次在交流和讨论中,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积极主动参与到讨论中来,从而真正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物理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要按照知识体系进行教学。用此法教学,一方面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学生若按知识系统记忆,即使有遗忘依然可以依靠知识体系结构重新构思出来。

图像影音信息相对文字能对学生的各种感官产生更强的刺激,所以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学手段的更新提供了支持[3~4]。而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能刺激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相关的图形动画可使无形变有形,化抽象为形象。

而不管何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都必须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本要求。

2.3.2 改革考核方式,重视过程考核

在认真分析总结传统物理考核方法基础上,本文对课程考核方式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建议。

考核不能唯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来定,应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监督。考核时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但平时成绩不能只看学生上课迟到旷课情况,还要将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考虑在内,确实使平时成绩能对学生学习过程起到督促指导作用。教师可以定期给学生提出一些有趣的物理专题,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媒介查阅资料写一些小的课程论文,这样做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更深一步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使得作业的形式不再那么单调,使学生对作业不再那么抵触。只有这样才能鼓励和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切实有效地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在课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监督。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有电脑,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学生互动交流物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个人论坛、微博或大学物理课程网站互动板块和学生及时沟通交流,既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也吸引了学生积极参与;还可以创建网络测验模块,让学生定期进行自测。教师为了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把课堂表现、网络参与讨论情况和网络测试成绩作为平时考核的一部分。以塔里木大学大学物理教学为例,教师把学习资料上传到网上,学生可以随时下载学习,并且重点课程网站还创建了师生网络交流论坛,学生可以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布到论坛上,其他教师学生可以及时在线给予关注讨论。

3 结语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物理作为整个自然学科的基础学科,其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及所蕴含的丰富的物理思想对于培养高素质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社会应用型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从地方性院校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出发,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对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提出的建议可能有些偏颇和不足,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地方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添砖加瓦。

[1]陈佳洱,赵凯华,王殖东.面向21世纪,亟待重建我国的工科物理教育[J].工科物理,1999,9(5):1~3.

[2]万光旭,姜爱华.课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4,(2):50.

[3]陆冰,裴东.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J].物理教育,2003,(1):56.

[4]黄伟,窦轶洋.大学物理课程和多媒体教学综合改革与实践[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5):69~70.

猜你喜欢
大学物理物理考核
只因是物理
内部考核
处处留心皆物理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我不是教物理的
家庭年终考核
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构建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