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假设理论视角下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途径

2013-04-12 18:02陈瑞玲
关键词:外语学习者人才

陈瑞玲

(许昌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0 引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外语人才,为我国的经济生活和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外文翻译仍然是薄弱环节,翻译人才在质和量的方面都不能满足日益频繁的对外合作与交流,以至于进入新世纪以来,关于我国翻译人才缺口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为满足国家社会经济生活对翻译人才的需求,2006年3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翻译本科专业,将翻译从外语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专业教学。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专门培养具有专业口笔译能力的高级翻译人才,以适应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自此以来,翻译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目前国内翻译专业还非常年轻,各个方面还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之中,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4]。本文以二语习得中“输出假设理论”为指导,探讨培养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输出能力的途径。

1 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翻译学科建设的发展以及翻译专业和翻译方向在高校的相继建立,有关翻译教学的研究也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这些研究结果主要体现在翻译学科建设宏观层面的研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成为明显的研究重点。仲伟合(2007)在谈到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点建设问题时指出由于时间有限,所开课程有限,学生的翻译实践机会少,结果是培养的学生既不具备翻译能力,也不具备从事翻译研究的能力[10]。孟庆生(2008)指出“翻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而传统外语专业教学模式不适合于翻译人才的培养”[3]。

无论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还是本科生口笔译人才的培养,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便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培养出来的学生从事翻译实践的能力相对不足。何其莘(2007)指出大多院校的翻译教学没有把翻译技能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能力来培养,没有为翻译人才建立起一种独特的培养规格[2]。由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巨大需求,我国的翻译数量和品种极大丰富,已经成为“翻译大国”,但翻译的总体水平不高,还称不上“翻译强国”,主要原因是翻译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翻译专门人才的匮乏,因此改革和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各级院校翻译教学研究的重点。

2 语言输出假设与外语人才培养

1985年,Swain提出了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认为可理解性输出是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语言输出假设是在对当时盛行的浸入式教学的研究、评估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Swain认为语言输入是实现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要使学习者成功地习得第二外语,仅仅靠语言输入是不够的,还需要迫使学习者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出练习,这对学习者提高交际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95年Swain进一步归纳了输出的四大功能:1)增加语言的流利度;2)提高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注意程度,揭示所想与所能之间的差距;3)帮助学习者检验语言假设;4)促进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反思能力[5]。概言之,输出假设理论认为尽管语言输入对于语言学习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仅仅依靠语言输入是不够的,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既需要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又需要产出可理解输出。

输出假设的提出在第二语言学习研究理论探索和外语教学实践领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外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语言输出假设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国内也有许多学者通过研究证明了语言输出的功能(王素丹2001,王颖2003,赵平2000,王长明2005)。著名学者文秋芳在多年研究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的基础上,在2008年提出“输出驱动假设”,用以改革英语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文秋芳教授认为现有以输入技能训练为主的课程设置既不能满足学生迫切运用英语交际的需要,又不利于盘活学习者多年积累的语言知识,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因此依据她本人所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本科四年的课程设置方面主张增加口头表达课、笔头表达课以及中英口笔译课程的比重,彻底改变以输入为主导的传统英语技能设置,主张以输出为终结形式的综合技能课学时占技能课总课时的80%。文秋芳所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是以Swain的“输出假设”为理论基础,但不同于“输出假设”的地方在于“输出假设”不区分学习群体,而“输出驱动假设”所针对的学习群体是中、高水平学习者,其目的是培养适合职场需要的专业英语人才。

3 输出假设理论对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启示

翻译是高水平语言学习者需要掌握的一门语言技能,也是语言产出的过程。Swain提出的“输出假设”重视语言输出对语言技能习得的培养,对学生翻译能力培养有着很大的启示。对于学生而言,翻译学习的动力来源于输出,没有语言输出,学生就没有对语言假设的检验与反思,也就不能促成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整合、重构与内化,不利于译者语言体系的形成与拓展。鉴于此,输出性语言训练将有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另外从学习动机而言,输出式语言训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首先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更大,没有输出的学习过程,即便有高质量的输入,学习效率也有限;其次,从工具性及实用性来说,培养学生的说、写、译等输出性语言能力比培养听、说、读等输入性语言能力更具社会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 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途径

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很难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在教学环节设置上也应课堂学习和课下自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注重对学生进行输出式语言训练。

4.1 改变以输入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说、写、译”语言输出

传统的翻译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批评法、比较法。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为适应新时期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要,大多院校都对传统的翻译教学进行了改革,将任务教学法、档案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写作教学法引入翻译教学。这些教学方法重视语言输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以输入为主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兴起的阅读课程零课时改革,具体做法是改变英语专业低年级开设泛读课程的传统,将课程由课内转向课下,并分为阅读和背诵两个模块,由专门教师指导,批阅学生的阅读报告,指导学生在背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泛读教学被动输入语言知识的教学模式,使语言输入和输出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实在本质上也是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语言输入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为以学生为中心输入输出并重的实践教学。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口笔译能力,以语言输出的形式呈现,因此,要培养《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及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必须深化传统教学改革成果,注重学生“说、写、译”语言输出练习,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4.2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增加翻译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

目前我们国家只能说是翻译大国,而不是翻译强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翻译人才缺口大,翻译质量存在诸多问题。制约我国翻译人才培养及翻译学科建设的一个突出性问题便是翻译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翻译是语言输出的过程,因此在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鉴于课堂教学学时有限,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增加翻译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各个层次的院校可以根据具体实际,以翻译社团、翻译公司为平台,采用翻译竞赛、翻译项目、翻译调查、集中专业实习等形式为学生提供翻译实训机会。这些不同形式的语言输出能够体现学生不断对目的语做出假设的过程,教师同时也要积极地参与到这些翻译实训中去,给学生语言输出以及时的反馈,学生才能根据检验假设反馈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从而提高语言输出的质量,增强从事翻译实践的职业素养。

4.3 革新评价方式,建立“以过程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将语言输出假设引入高师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就是要摈弃传统的“以结果为导向”评价方法,建立形成性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评价更为客观合理。就考核形式而言,采用平时考核+期末考试的方式,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各占一定的比重。期末考试减少客观题型,主要以翻译实践为主。

与此同时,引入与之相对的“以过程为导向”的语言输出练习。Swain所提出的“输出假设”中“输出”是指具有动词含义的“行动(action)”、“过程(process)”。当然,作为行动和过程的“说、写、译”会产生输出结果,而这些输出结果作为检验输出行动的材料可以以档案的形式进行记载,采用档案袋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改变传统终结性评价模式,加强对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过程监控,促进学生对语言习得进行积极的反思,同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

5 结语

翻译工作是对外交流和国际交往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而翻译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双语语言功底、娴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口笔译技能。翻译的过程便是话语构建的过程,学习者要自主学会利用语言材料建构话语,表达原作的思想。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一味输入,学生缺乏机会进行有效输出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计划、教学环节设计以及学生能力评估方面教师应充分重视语言输出。教师本人也要改变观念,增强输出意识。只有教师首先重视了自身产出意识和产出能力,才能引导学生增强输出意识,重视输出活动,提高输出质量。

[1]Swain,Merrill.“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In G.Cook and B.Seidlhofer(eds.).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C].Shanghai:Oxford University Press/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5.

[2]何其莘.翻译和外语教学[J].中国翻译,2007,(4).

[3]孟庆生.翻译人才培养之社会需求导向分析[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8,(2).

[4]穆雷.建立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J].中国翻译,2008,(1).

[5]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

[6]王初明.外语“写长法”[J].中国外语,2005,(1).

[7]王素丹.输入与输出:英语课堂会话不流利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8]王颖.论输出对外语语感培养的作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9]赵平.Swain的输出假设对大学英语写作的指导意义[J].山东外语教学,2000,(3).

[10]仲合伟.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点的建设[J].中国翻译,2007,(4).

猜你喜欢
外语学习者人才
人才云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