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2013-05-26 01:34范文艳赵永新王小引张合喜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参与率考试成绩合格率

范文艳,许 娜,赵永新,王小引,张合喜

(1.新乡医学院;2.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3)

医学人才培养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要解决医学知识的广泛性和医学学习时间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改变课程设置脱离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1]。课程整合是指原来自成体系的各门课程或各教学环境中有关的教学内容,通过新的组合方式进行整理和合并,使相关课程能够形成内容冗余度少、结构性好、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环节,以发挥其综合优势[2]。

一、医学课程整合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余大学采用了以器官系统的课程模式(Organ-system based curriculum model,OSBCM),目的是为了减少医学科为基础课程模式中的不联系性,消减以学科定向的信息,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做到相互协调和关联。卢凤娟通过实践认证此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60年代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基于问题的课程模式(Problem based curriculum model,PMCM).对各国的医学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的研究也证明,应用PBC教学方式的存在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显著优于采用其他教学方式的学生[4]。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南大学众多高校都在整合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积极的探索[5-6]。目前,我院也在不断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展开整合式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科研动手能力、师生合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与学习观念等方面的能力,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

二、课程整合前后比较

我校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重组基础医学课程,设立了完整的教学大纲,并组织相关课程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既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又增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我校部分整合课程如下:

从整合前后课程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整合前的课程比较分散,专业性、细节性太强,与临床联系不紧密,忽略了课程与课程间的交叉融合;整合后课程遵循了从宏观到微观,由正常到病变再到临床的规律,注重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符合认知和逻辑思维规律,避免了原来各门课程教学的时间顺序、结构和功能的脱节。既节省了时间,也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重复。

附表 课程整合前后对比

三、整合前后课程相关对比及统计学分析

为了研究整合课程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影响,我们将基础医学院09级部分本科学生分成两组。以班为单位,避免研究对象原本成绩的优劣,实验组采用整合式教学,12个班,共计360名学生;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教学,9个班,共计270名学生。跟踪观察学生实验室开放的参与率、科研参与率、学生上课出勤率和实验操作合格率各方面的应用能力以及整合后学生们考试的合格率。

(一)整合课程前后医学生各方面能力比较。

实验组学生实验室开放参与率为92%(330/360),实验室开放参与率与对照组比较χ2=48.553,P<0.05;实验考核合格率与对照组比较χ2=74.574,P<0.05;科研参与率与对照组比较χ 2=16.593,P<0.05;出勤率与对照组比较χ2=46.523,P<0.05。整合后的课程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和实验室开放的参与率均有所提高,同时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科研参与率也有所提高。

(二)整合课程前后医学生部分科目考试成绩比较。

组织病理学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χ2=13.522,P<0.05;病原微生物学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χ2=8.186,P<0.05;基础医学概要Ⅰ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χ2=19.610,P<0.05;细胞生物学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χ2=14.224,P<0.05;通过部分整合课程在实验组(整合班)和对照组(普通班)的考试成绩合格率比较,可以看出整合班的各门成绩合格率明显高于普通班(P<0.05)。

四、总 结

在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实验教学方面,从05年我们已经开始将病理学与组织胚胎学进行整合,08年将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进行整合,09年对微生物和免疫学进行整合。从平时对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医学知识整合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医学知识整合提高了他们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那么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实验课向理论课的过渡,因此我们做了以上研究。从表中学生各方面参与率来看,首先整合后课程学生实验室开放参与率有所提高,说明整合后课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所学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体,构建自主参与、互动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整合后的课程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说明学生真正做到了各科知识相互融合运用,能够运用他们所学各门知识去指导实践活动。在实验操作中,学生发挥了学科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摆脱了单一学科的局限性,很好地发挥了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实验组病例分析合格率大于对照组(P<0.05)。整合后学生能够独立地对每个病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建立起对常见病的基本诊断思路,使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前建立。另外实验组学生的科研参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新的整合教学体系,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新学习兴趣,从侧面也推动了导师制发展和完善,同时出产了一批学生们的创新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实验组学生各科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整合后课程体系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通过对整合后课程的学习,建立起对人体构造的整体性认识和对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综合掌握。

医学基础各学科的教学内容间存在密切联系,我们实施课程整合的目的就是把这些具有相关性的课程内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为何学、怎么学、学什么,从而对医学有一个整体概念。但是我们在课程整合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材中存在各系统教学内容衔接不完善,各学科中存在交叉重复和遗漏现象,教师知识面不够宽广,教师培训时间较短,各学科教师之间团结不紧密也影响了教学质量。今后我们的改革要从努力打造形成具有我校教学特色的新的医学教学课程体系和综合平台入手,提高教学效率。

[1]杜 杰,高小青,刘克林等.网络化医学整合课程建设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6):87-88.

[2]赵骥民,李春超,赵慧君.设置综合专业整合优化课程[J].中国高等教育,2005(1):44.

[3]卢凤娟.关于医科院校学分制下课程整合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57-58.

[4]Baig[A,Asad]:Introduc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 medical school with traditional/conventional curriculum.J Coil physicians surg pak,2003,13(7):378-381.

[5]乔 敏.浅谈医学综合性课程的理论与实践[J].医学教育,2008,8(4):28-30.

[6]张东华,郭劲松,曹德品,等.临床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管理杂志,2010,10,26(10):793-794.

猜你喜欢
参与率考试成绩合格率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其他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率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我国生育率的变动对劳动参与率影响分析
跳过去
斯诗私塾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