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开设医学生物学综合性实验课程的探索

2013-05-26 01:34李玉卿陈宗翰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综合性生物学医学

韩 峻,李玉卿,宋 波,吴 静,陈宗翰

(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实验教学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实验教学提出了开设综合性实验的要求并对综合性实验进行定义:“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本课程相关知识、原理或操作比较复杂的实验。”[1]根据中医院校中医学专业类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专业特点,2007年我们开始围绕《医学生物学》综合性实验开展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将以往分割式的实验教学转变为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的整体技能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整体性,还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经过三年实验教学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调查表明,开设的综合性实验内容调动了学生实验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达到了实验教学的目的。

一、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

过去,医学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实验项目低水平重复、验证性、示教性的实验较多。造成学生操作机会较少,动手能力差,激发不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医学人才。

随着医学教育的迅速发展,新理论、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我们认识到综合性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查阅资料能力、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医学生物学实验内容上,将以往零散单一的实验重新组合成实用性强的综合实验,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

二、研究内容

(一)重新编排实验大纲和实验内容。

医学生物学是中医学类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通常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它是医学生最早接触的与医学有关的基础课之一。我院中医学类专业实验课面临课时少,内容多的困境,基于这种考虑,我们重新设计和编制实验大纲及实验内容,将实验教学大纲分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实验内容分为独立开设和非独立开设二大类型。

在编写过程中,考虑到综合性实验的选题应体现实验内容综合性和实验方法的多元性,从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得到最准确的实验结果完成综合性的实验。我们将每个实验按照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整理形成新的系统性,便于学生系统地理解基本知识和掌握实验技术,培养训练实验技能[2],使每个实验项目都涉及到本课程相关知识、原理,运用生物技术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来进行实验教学。

(二)采取多种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1.采取引导、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在实验教学中,采取引导、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即引导学生思考所涉及的知识点,启发思考,这样教师与学生产生互动,一方面加强实验操作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教师掌握学生的思维,解答疑问,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理解,活跃实验气氛,促发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验技术方法的掌握,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2.实行开放性教学[3]。由于受教学计划学时限制,我们将实验操作性强,选做的实验内容,主要通过开放性实验完成,学生可以跳出课程的限制,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实验内容和时间,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性。给学生提供实验平台,保证实验开放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数码显微互动教学。数码显微互动实验系统的应用可以解决许多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如在显微观察时,教师可以观察到每名学生的实验结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如果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语音系统提问,教师可以与他进行交流和沟通,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验考核评价。

实验教学考核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既是对教学效果的良好检验,也是促进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考核标准以学生实验思维、全程操作和实验结果为主的综合考核,即由原来的单纯实验报告评定,逐步改为实验成绩有三部分组成:(1)课堂随机提问,评定学生相关实验及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2)学生平时实验操作测评,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最后综合评定出成绩,每项都占有一定比例。做到真正对学生在实验课堂中综合表现的全面评价效果[4]。

三、研究结果

(一)调查结果。

为了解开设的效果,我们在课程结束后,以不记名的形式对2007级(237份)、2008级(270份)、2009级(242份)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问卷调查表共计749份,调查结果如下:

1.开设综合性实验是否感兴趣问卷调查结果(附表)。

附表 开设综合性实验是否感兴趣问卷调查及反馈信息

2.开设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问卷调查结果。(1)你觉得医学生物学实验内容的难易程度怎样?A太难4.61%、B适中84.39%、C容易11%;(2)您是否喜欢这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方法?A喜欢53.8%、B一般38.71%、C不喜欢7.49%;(3)你是否掌握了本门课的实验技能?A是22.86%、B一般70.87%、C否6.27%;(4)你认为此类实验对你掌握所学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及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怎样?A很好17.54%、B比较好47.62%、C一般32.84%、D较差2.01%;(5)实验中与学生的协作能力怎样?A很好24.56%、B比较好53.69%、C一般20.92%、D较差0.82%;(6)你认为实验考核形式怎样?A很好12.88%、B比较好43.61%、C一般40.03%、D较差4.03%;(7)实验课设施条件怎样?A很好11.25%、B比较好34.23%、C一般47.88%、D较差6.67%。

(二)分析和讨论。

1.你对医学生物学实验课是否感兴趣?结果表明:有88.25%学生对本门课综合性实验是感兴趣的,学生认为内容具体、生动,可操作性强,并能亲手进行操作,能够独立面对实验,增强了独立操作能力及动手能力。但有11.75%的学生对本门课不感兴趣,原因有:(1)招收了部分文科学生,本门课学起来比较困难;(2)部分学生对实验有畏惧感,特别怕接触实验动物;这就要求老师耐心地引导他们,克服障碍,大胆进行实验。

2.实验教材内容难易度。有84.39%学生认为实验内容适中,内容不复杂,但要做好挺难的,需要多操作、练习。

3.教学方法。53.80%学生认为喜欢这种实验教学方法:(1)让我们第一次亲自动手做实验动物,能充分的发掘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2)制作标本的全过程、实验方法和实验注意事项等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3)老师授课非常仔细,有耐心,老师的教学方法很适于我们的学习,很喜欢老师的授课方式。

4.实验技能方面。70.87%学生认为操作过程中每个细节都需要把握好,胆大心细,注意观察,特别需要精细操作,才能达到理想结果,否则根本不可能出准确的实验结果。

5.知识点的运用方面。有47.62%学生认为医学生物学是入学以来第一门接触实验动物的课程,为今后实验操作打下基础。老师的教学态度比较好,教学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诠释比较透彻,细致耐心教会我们怎样使用生物实验仪器,操作规范,更加深刻地掌握所学的医学知识,实验过程更好地锻炼我们的综合能力,把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其中得到了应用。

6.在协作能力方面。有53.69%学生认为,大部分实验都需要学生们团结合作才能完成,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养成了配合、协作的习惯,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有利于老师与学生能够进一步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7.实验评价。43.61%学生认为实验考核评价形式比较好,在实验课上老师引导和提问,不仅有理论知识的内容、而且实验操作现场打分、实验报告的分析,综合给出实验成绩。

8.教学设备。有47.88%学生们认为一般,只能满足基本的实验内容。

四、结 论

(一)开展综合性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合性实验内容的复合性,实验手段与方法的多样性,能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增强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体会整个实验过程,每当学生自己做出一张成功的装片时,都有一种自豪感(成就感),周围学生也会兴奋,根据实验结果,要求每人写出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热情高而自觉参与,操作训练所占比重较大,从实验准备到完成,大都由学生独立进行,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对所学知识深化掌握且体会深刻,综合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因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从培养目标出发,加强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

既往的实验课,都是老师准备好各种现成的装片,学生们在实验室按照实验指导所描述的实验程序直接进行观察。这样就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基本操作能力较弱。为了改进这种教学状况,我们让学生从动物解剖、取材、制片到观察参与整个实验过程。另外,当学生们第一次进行解剖操作时,新奇与兴奋、紧张与拘谨并存,动作缓慢、不规范时有发生,我们会及时给予鼓励和必要的指导。结果显示,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学生实验基本操作的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科学思维。

医学是生命的科学,医学生工作的对象是千变万化的疾病,而且还有很多未知的医学领域需要探索。因此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动态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的探索及创新精神至关重要。如:开放性实验可以精选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正确选择和运用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提出和临床相关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实验教学方法、实验仪器设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摸索中医院校《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更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教学模式使我们进一步意识到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除了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外,还应加强对其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开拓视野和思路,使其成为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开拓型人才。总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建设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应用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1]李邦国,文 丹,吕冰冰,等.医学影像诊断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尝试及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1182-1184.

[2]吉爱国.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94-96.

[3]韩 峻,李玉卿,宋 波,等.中医院校医学生物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4):63-65.

[4]杨康娟,金艳花,张子波,等.复合式综合性细胞生物学实验提高大学生科研意识[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7,28(6):94-95.

猜你喜欢
综合性生物学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