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口腔临床护理实训课程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2013-05-26 01:34薇,刘洪,孙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口腔实训

高 薇,刘 洪,孙 静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6)

口腔临床护理是护理专业(口腔护理方向)重要的专业课程,通过对这门课程系统的学习,能够使得护生熟练的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口腔器械消毒技术、口腔四手操作技术、口腔用材料使用技术等多项操作技能,从而为护生能够适应口腔护理的多个岗位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以往我院对口腔临床护理实训教学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教师和实验师首先对实训项目的过程进行讲解,然后学生完成实训内容,书写实验报告。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往往被动、应付式的完成实训项目,教师也对学生实践能力也是知之甚少[1]。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达不到开设实验课程的要求,另外一方面教师也不能对实训课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我院从2011年起口腔临床护理实训教学中引入PDCA循环理论控制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一)实验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2010级护理专业(口腔护理方向)2班(合计49人)作为实验组,1班(合计51人)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口腔临床护理实训教学依据PDCA循环理论开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对照组和试验组使用相同的教材、相同的训内容,由相同的教师进行实训教学。

(二)实验组教学方法。

在开展实训教学时,首先按照临床科室把《口腔临床护理》分为口腔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和口腔正畸科4个模块。每个模块按照疾病分为若干个项目。以口腔内科模块为例,分为牙体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和口腔黏膜病5个项目。每个项目按照PDCA循环开展实训教学。

1.P(Plan)评估、制定计划。在开始每个项目的实训教学之前,对护生进行基础实践技能测试,通过测试了解护生对该项目护理的基本情况,了解护生接受能力、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结合口腔护理特点研究制定出适合的教学计划。

2.D(Do)执行计划。通过实训项目的内容设计案例,进行利用案例教学将护生分组,每3人1组进行实训,采用角色置换教学,每组3名护生互为医生、护士和病人,模拟真实的诊疗场景,完成所学项目的实训操作。同时为了让护生熟练掌握口腔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培养护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在课后开放实验室,同时把实训操作过程制作成视频,让护生对照反复练习,实验老师轮值指导。

3.C(Check)效果检查。每次进行实训项目训练时,教师通过视频采集系统观察护生的操作流程是否正确、操作手法是否得当,通过课后检查、批阅实训报告等方式及时对护生做出评价,对不足之处进行指正,并记录为平时成绩。每个项目实训课程结束后,进行技能操作考核1次。每次考核后,对护生操作存在不足之处进行指正。每个学期结束后,进行综合性技能操作考试,对护生的操作过程、操作手法能内容进行详细的评价每个模块的实训教学任务完成后,举办进行阶段性操作竞赛,每组护生3人,进行相关内容的操作,其余护生和教师一起观看护生操作。操作结束后,使用百分制进行评分。在一个实训模块完成之后,教师立刻发放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让护生对老师的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

4.A(Action)处理。每个实训项目完成之后,教师都要对学生实训内容、操作能力进行评价,同时针对护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反馈给护生,让护生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同时教师也要在实训项目完成后,对实训教学进行总结和反馈,并且及时的修正和完善教学计划,并把成功的经验和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作为推动下一PDCA循环的动力和依据。

(三)对照组教学方法。

对照组按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由授课教师详细讲解实训项目的目的、操作方法、操作步骤、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方法同对照组),并且撰写实验报告。教师平时批改实验报告,并且分别在项目结束时和学期结束时进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

(四)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项目操作技能考核与学期综合技能考试成绩,同时在学期结束时设计调查问卷,分别比较一个学期后学习兴趣、实践操作能力、学习主动性、教学质量4个方面的变化,每个问题有明显提高、一般提高和无变化三个选项。

(五)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一)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项目操作技能考核与学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的平均项目操作技能考核评分为(79.48±15.48)分,而对照平均项目操作技能考核评分为(70.59±13.61)分,实验组的平均项目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5,P<0.05)。实验组的学期综合技能考核评分为(83.31±18.54)分,对照组为(74.23±17.52)分,实验组的学期综合技能考核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6,P<0.05)。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报告和实验考核比较±s)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报告和实验考核比较±s)

平均项目操作技能考核学期综合技能考核实验组79.48±15.4883.31±18.54对照组70.59±13.6174.23±17.52 t 3.052.56 P<0.05<0.05

(二)实验组和对照组调查问卷结果比较。

通过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学生认为学习兴趣、实践操作能力、学习主动性、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分别占83.67%、77.55%、81.63%、75.51%;而对照组分别为45.09%、55.10%、35.29%、29.41%。实验组在上述4个问题认为有明显提高的比例的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 论

在传统口腔临床护理的实训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要功能在于传授实训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学生在进行实训课程教学的时候,往往是机械的接受教师的讲授,以完成实训内容、撰写实训报告作为实训课程的主要目标,教师和学生对于实训教学质量的反馈甚少,通常教师仅仅通过学期末的实训考试才能了解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不能掌控教学质量,不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加以反馈、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其结果就导致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的得到解决,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且因此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调查问卷结果比较

通过在口腔临床护理实训教学过程中引入了PDCA循环理论试图控制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研究的结果表明,引入PDCA循环理论的实验组的项目操作技能考核与学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较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对照组有着明显的提高,并且差异具有显著性;同时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比较护生对这两种不同的实训教学方式的主观评价,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护生认为引入了PDCA循环理论开展教学后,能够明显的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提高了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并且能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提出,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加以改进,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并且被引入国内用教学质量的监控[2]。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PDCA循环有评估、制定计划、执行计划4个主要的步骤,并且形成一个循环[3]。PDCA循环的主要内容就是不断的总结一个循环内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并且在下一个循环中加以解决[4]。研究结果同样证明,引入PDCA循环后,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考核较传统模式有着明显的提高,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并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有效的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研究表明,在口腔临床护理课程实训教学中通过引入PDCA循环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1]邓华菲,成春英,李雪飞,等.“学导式”教学法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89-90.

[2]魏碧蓉.基于PDCA循环的护理本科毕业论文过程管理[J].中华护理教育,2010,7(6):264-265.

[3]张献珍,李艳利,吴小红.PDCA循环理论在口腔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8):156-157.

[4]孙秀玲,王玲勉,薛晓英.PDCA循环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2):163-163.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口腔实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必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