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检验技术开放性及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

2013-05-26 01:34谭玉林唐伟军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开放性标本病理

谢 明,谭玉林,卿 丽,张 伟,唐伟军

(1.湘南学院病理学研究所;2.湘南学院2010级检验系;3.郴州第四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校病理教研室老师近几年来对2009级医学检验系学生进行了病理学检验技术课程的设计性实验教学,收获了一些成绩,同时得到学院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给形态学实验室配置了组织切片机、摊片机、烤片机、包埋机、脱水机等一系列病理检验技术实验课所需的仪器和实验室,我们利用现有实验设备条件,建立了病理检验技术开放性实验室。开放性实验是实验内容和实践时间的开放,重视实验过程,学生自由度高,打破了课时限制,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既不影响其他课程学习,又能较好完成设计性实验内容[1-2]。我们在2010级医学检验系学生中进行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现报告如下。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2010级医学检验本科3个班15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在熟悉掌握病理检验技术的实验操作后,按学生兴趣自由组合传统实验组与开放性、设计性实验实施组,75人为实施组,75人为实验组。学生性别、年龄和病理检验技术理论成绩比较无差别。

(二)实施过程。

1.实验准备。将医学检验系150名学生分成20人一组,每组制定一名带教老师,于周六、周日分批轮流参观第四人民医院病理科一系列的病理检验技术工作,8次观察后,将实施组重新分为7-8人/实验小组,利用晚上在学校开放性实验室动手操作,由老师带领学生动手配置标本固定液、标本取材、脱水、组织包埋、切片、染色、封片等病理检验技术实验过程,此阶段实验持续四个月时间。

2.开展“设计性实验”的讲座。在学生熟悉掌握病理检验技术实验基础上,开展一次设计性实验讲座,并给出六个设计性实验项目,要求学生讨论自由选择实验内容,同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新的实验题目。学生自己按相同设计性实验项目自由组合实验小组,一周后书面交出设计性实验实施步骤,在各实验组老师引导下,将具体设计性实验的步骤、预期结果做成PPT课件,每个小组派出学生代表上台讲解。实验组带教老师和全体检验系学生一起对每组的“设计性实验步骤和预期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等提出参考性建议。

3.开放性实验的具体实施。除简单的基本实验操作安排在实验课时间,其余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均在课余时间进行。从周一到周六对学生进行全面开放,在实验时间、内容、教学方式开放,选出优秀学生轮流指导低年级学生在开放性实验室操作,给出一些相应的设计性实验项目,比如:(1)改良快速冰冻切片;(2)新型病理大体标本固定液的研究等等。对学生的实验方法和步骤不做限制,在实际过程能中遇上困难问题,老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后自己解决困难。对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实施组的学生要求较高,开放的内容按设计性实验具体实验步骤实施,设计性病理检验技术一系列实验实施过程以学生动手为主。记录实验步骤、效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对比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方法,再进行实验验证操作,并将整个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做成PPT课件,向学生和辅导老师汇报。我们发现一部分优秀学生,并引导这些学生课外申报科研立项的课题。

4.考评运用评价研究。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80%;PPT展示设计实验实施步骤、解决问题的实验,占总成绩15%;论文占总成绩5%。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

5.问卷调查。调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50份。每个问题的答案以十分值计分,无记名方法征求学生意见,不计学生成绩。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

二、实验结果

(一)对实验考核运用评价研究结果。

考核成绩结果比较分析见表1。由表格可以看出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组考核成绩高于传统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二)对实验教学效果评价研究结果。

学生对传统性实验和开放性设计性实验的评价: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50份。调查内容与统计学结果见表2。统计结果表明两种教学方法有显著差别(P<0.001),可见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明显优于传统实验教学方法。

表1 开放性设计性实验组和传统实验组考核成绩分析表

表2 两种实验教学法调查结果分析

三、讨 论

学生认为开展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不仅提高科研意识,而且也提高了综合能力。比如带领学生动手制作教学大体标本、教学组织切片时,学生主动在切片染色过程中观察摸索组织切片染色多长时间颜色最好。看到福尔马林固定标本容易变成灰蒙蒙的颜色时,学生设计用自己配置的固定液去保存标本颜色不改变褪色,并到开放性实验室进行改良固定液配置法,这些是教材没有的,是在原有知识上修改创新的,不同于传统的验证实验。

在实验的具体过程中和问卷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参与学生人数过多,报名积极,开放性实验室房间少,影响学生实验进度的实施;(2)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几十份不同风格的设计方案,教师给予正确的判断[3-4];(3)实验的操作需要花费很大时间,医学生课程多,要求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逐步完成病理检验技术设计性实验。针对以上问题,在开放性和设计性实施过程中,教研室老师一起努力,组建了湘南学院病理学研究所,并与郴州第四人民医院病理科签订“产—学—研”合同,安排老师参与医院病理诊断、检验技术外检工作,提高教师的临床病理检验技术能力,并与学生一起动手制作教学所需的大体标本、组织切片。每年为学校节约购买标本、切片费2万多元,用节约下来的经费购买实验所需耗材,从而将开放性实验延续下去。在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实施中,学生掌握了病理检验技术技能,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5]。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病理检验技术教学效果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刘 洁,王秋景,刘 芬,等.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8)116-117.

[2]张海娥,庄暨军,贺卫东,等.病理学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陕北医学教育,2011(3)558-560.

[3]苗双虎.改进实验教学模式增强实践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74-75.

[4]顾传龙,张晓明.基于医学教育改革环境下的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体会[J].中国高等教育,2011,03:51-52.

[5]关亚群,梁 涛,王延蛟,等.浅谈开设生物化学开放性及设计性实验教学的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08(3)510-511.

猜你喜欢
开放性标本病理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寻求开放性道路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