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探索药物制剂技术实验教学的PBL模式

2013-05-26 01:34阳,王充,许锋,丁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制剂情景生产

聂 阳,王 充,许 锋,丁 立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药物制剂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制剂生产、制备的基础知识,还应初步具备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质量问题解决的能力。实验(训)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之一,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保证[1]。以往的药物制剂技术实验多采用验证性的教学,学生被动学习,难以调动他们自主学习和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且缺乏应用理论知识解决生产问题的过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是当前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根据完成某个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设计课程,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工学结合”凸现职业教育的特色[3]。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解决问题、自主学习以及团队合作能力[4-5]。汲取两种教学理念的特色,结合高职药物制剂技术实验教学的特点,将常用剂型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作为两种教学模式的结合点,把制剂生产典型工作任务、生产过程与解决实际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接轨,探索理论学习、生产问题解决和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的全新教学模式。

一、总体设计思路

PBL教学将学习设置于的问题情景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理论知识,实现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问题情景是教学的核心[6]。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把典型工作任务融于学习情景中,学生的学习最大限度贴近实际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将制剂生产过程为导向设计的学习情景,与PBL教学中的问题情景融合起来,把PBL教学中的问题融入典型制剂生产细节,建立两种教学模式的结合点(见图1)。

根据企业典型制剂生产任务和职业能力,总结、归纳制剂生产的操作要点和操作细节,构成行动领域;分解行动领域,制定典型制剂生产的操作技能标准体系,构成学习领域;而学习领域的具体实施体现在学习情景的设计上,即后续PBL教学设计过程。对照学习领域中操作细节问题,设置相对应的错误操作情景,并拍摄成隐藏问题的完整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发现视频中“潜伏”的诸多细节问题,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实验室实际操作来实现。

图1 建立两种教学模式之间的结合点

二、实验实施过程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

1.行动领域分析。成立由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组成的实验设计小组,深入制药企业调研,归纳制剂生产岗位,分成六大行动领域:液体制剂、灭菌制剂、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浸出制剂和其他制剂。对各行动领域的典型制剂生产、质量控制等职业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总结影响制剂质量的操作要点和细节,确定职业行动领域。

2.学习领域设计。以每个行动领域常用剂型生产为载体,将常用剂型生产分解成多个任务模块,每个模块涉及的专业知识、技能,从中提炼、归纳出操作能力指标,形成每个模块的操作技能标准体系。行动领域常用剂型的选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的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体现由新手到能手的过程,如固体制剂领域依次选取散剂、颗粒剂和片剂。

(二)问题情景转化。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问题设计。以常用剂型生产为任务驱动,设计每个学习领域任务模块对应的学习操作情景。按任务模块需要培养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设置相应的问题。问题设计应典型有代表性,与学生原有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是学生平时操作中易疏忽或出错的细节问题,既能代表学生所犯操作错误的常见性,又能说明所涉及操作技能的要点。

2.问题情景的视频转化。将每个工作任务情景与实际操作过程相结合,拍摄成存在多个操作问题“陷阱”的视频。每个剂型的视频分为:物料预处理、制剂生产、产品后处理和产品质量评价四段工序,每段工序中“问题”四伏,工序环环相扣,问题竞相展现。问题情景的场景布置贴近企业车间,操作过程充满趣味性,为凸显其中存在的问题,操作动作可稍夸张,或给予一定的暗示。

(三)教学实施。

1.提出问题和分组学习。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2-3人,将3-4个小组又组成一个大组。开课初,告知学生实验安排,提前两周提醒学生即将开展的实验项目,并提供相应的问题情景视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组织观看视频,挖掘视频中存在的问题。小组成员查阅文献和分析视频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写入实验报告的预习部分。

2.课堂讨论。实验课开始时,教师简述实验要求,播放实验问题情景视频,教师指出视频中存在问题的片段,警示学生如按存在问题的操作实验,对制剂制备和质量产生的影响。学生以大组为单位,针对视频中问题展开短时间的讨论,改进解决方案,并选派代表陈述本组的最终解决方案。

3.方案实施。各小组在仿真药物制剂实训室或制剂车间,将最终方案运用于制剂生产,检查生产的制剂产品质量。学生将解决方案和制剂质量评价结果,写入实验报告的结果部分。

4.点评总结。教师对整个实验做全程跟踪点评,全面掌握学生在实验教学各环节的走向。在提出问题和分组学习阶段,了解各小组视频中发现的问题及初步解决方案,剔除偏离视频中要传递的问题和不切实际的解决方案。在课堂讨论阶段,表扬各组解决方案的优点,警示缺点。在方案实施阶段,及时指正各小组出现的错误操作、不规范操作。批改实验报告时,全面评价各组实验过程的表现,给出成绩作为期末实验实训成绩的依据。

(四)评估反馈和资源整合。

综合评估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将新获得的教学资源,整合到教学模式当中。由于新教学模式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与传统教学模式作为参照,评价新教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果、职业能力提高的影响。将收集的反馈信息,充实到问题情景的设计,改进教学实施的教师引导上,不断完善教学模式。

图2 工作过程为导向—基于问题的学习的药物制剂技术实验教学模式设计

三、总结与展望

问题情景视频化是新教学模式设计的关键,以视频的形式提出问题,让学生抱着“找茬”的心态学习,既改变了现有靠教师通过语言或文字描述的生硬方式,也改变了以往学生看规范操作视频泛泛而看的惯性心理,能更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从而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答案和设计解决方案的动力。在职业教育倡导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上,把PBL教学引入技能型课程药物制剂技术的实验教学,顺应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和教学改革的新方向,结合高职实验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实验教学模式。

[1]宋玉贤,张海龙,常 青.高职院校实验实训体系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2):11-13.

[2]陈安朝,谭桂山,姚 瑶,等.注重实践教学培养药学创新人才[J].药学教育,2005,21(4):38-40.

[3]孙慧平,余丽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置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7,12(36):27-30.

[4]陈 浩,郑嬗婷.PBL教学法在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12):100-103.

[5]费鸿萍.PBL问题中探索合作中学习—丹麦阿尔堡大学PBL教学模式简析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10):88-92.

[6]刘春城,张树军,张国斌,等.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工程训练时“问题”的设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6):143-145.

猜你喜欢
制剂情景生产
情景交际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楼梯间 要小心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