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主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途径

2013-05-27 09:47姚爱琴姚爱娟
关键词:民意

姚爱琴 姚爱娟

[摘要]网络民主比传统民主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有局限性和破坏性。网络民主要成为一种有效、有序、有形的民主形式还需要很长的过程,因此,引导网络民主发展的方向和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网络民主 有序政治参与 民意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一、民主的内涵和特点

从民主的内涵看,马克思认为:民主是作为类概念的国家制度而存在。列宁则强调: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国体与政体的统一。

从民主的形式看,选举、协商等民主形式较为普遍。正如龙应台所说,选票在我手里,这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权力意识和权利自觉。只有当公民手拿选票的那一刻,方能真切地体会到民主沉甸甸的分量。

从民主涉及的领域看,凡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决策、公共管理、公共事务,都在积极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和形式,支持和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从民主参与渠道看,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电话等交流沟通方式外,电视、网络、手机等载体被日益广泛应用。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民众政治参与的一个重要途径,成为党和政府听取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新闻与传播再也不是由专业机构垄断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而越来越成为大众广泛参与并集思广益的活动,在网络时代,政治管理者将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处处感觉到有一双双注视的眼睛在监督自己,任何事情都难逃公众的眼睛,身处网络时代的人更能深刻地感受到“法网恢恢”的含义。

在网络时代,我们处处感受到沸腾的民意,众多以网络为媒介的新政治现象、新社会活动和新社会结构已“破茧而出”,促发了一个强大的阶层——“新意见阶层”的崛起,这股新兴的政治力量越来越紧密渗透到政治生活中,体现出强大的政治能量,影响甚至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

二、网络民主是扩大民意表达的平台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环境,由于其匿名性,使得言论发表者无所顾忌,可以自由真实地表达某种愿望或诉求,从而打破传统媒体对社会舆论的相对垄断,且信息量极为丰富,如果对之加以规范并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取舍,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网络民主可以极大地提高民主的程度,推进民主的发展,网络技术将成为新世纪主要的民主参与手段和工具,从而把人类带入“网络民主”的新时代。

网络技术可以为基层群众提供全新的信息传输介质、开放式的网络平台、“近距离”的对话窗口、高速率的数据统计、多元化的信息处理手段。这些手段可以从技术上弥补传统民主方式存在的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不畅通、不方便、不保密的缺陷,为发展基层民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必须加大对互联网空间的规范和引导,加大互联网空间意识形态建设,加强对互联网政治效应和网络民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使其真正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性力量。

网络民主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新的途径—政府网站,保障了人权的实现。中国政府网开通后,公众可以坐在电脑前阅读中央及各部委最新公开的信息库,而且设置了便利的意见反馈系统,从而使公众可以就有关问题向政府部门咨询、提议等。这在一定程度了改变了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网络民意为政府决策提供可供参考与借鉴的信息。从政府的执政角度来看,执政者要想获得人民的拥戴,作出正确的决策,卓有成效的施政,就必须了解真正的民意。

三、网络民主对推进民主政治的影响

“网络民主”的非正式性、渗透性特征决定了“网络民主”作用形式的隐形化。由于“电子人”没有形成正式组织群体,也没有形成利益集团,不能作为一种独立力量沿着正式的组织体制参与政治过程,它只能是通过传播有关信息、政治意见、政治观点产生联系互动、聚焦公众的注意力、影响社会舆论形成、充当舆论监督中介等,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影响和作用于政治参与中的人们的政治判断和政治选择,从而影响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与状况,但其作用是间接的、无形的、渗透的、有限的。

网络民意的客观、公正、理性表达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德国思想家尤金. 哈马贝斯认为,现代民主政治需要建立一个由理性占主导地位的公共领域,一个公众可以自由交流和辩论的场所,它是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公共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 。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公民的民主思想,而网络则给了公民民主训练的机会,网络使人们意识到言论自由的重要性,而言论自由又是一个民主社会的基石。

加强公众政治参与,进行“民主训练”是唤醒公民主体意识、增强公民主人翁意识、培养公民责任感的重要途径。通过网络的交流比传统媒体更有感召力、说服力,并具有平等性。网络的这种互动方式,能够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的兴趣,促进广大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

网络民主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网络信息传递的交互性,使处于权力顶层的中央权力机关和底层的普通民众之间的交流不再依赖于处于中层的各级权力机构,因而庞大的中层权力结构逐渐被压缩,原来被中层权力结构分隔造成的上下脱节的权力运行结构逐渐转化为上下交融的权力运行结构,这符合权力“转赋”的本性。电子政务是网络民主时代的具体体现,它能够提高政府服务与监管水平,提高行政效率,促进政府信息和决策透明化等。

总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我国人民切实实现当家作主权利的主要障碍,是存在弊端的原有政治体制。即官僚主义的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网络语境不仅培养了网民的民主意识,训练了其参政议政的能力,而且还通过汇聚并推动民意引导社会舆论,进而影响政府决策,对中国民主政治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网络民主热的冷思考》《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 郭小安

[2]《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郭小安 2011年5月1日

[3]《网络民主发展研究》赵春丽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

[4]网络民主的作用和意义《中国信息界》2009年第1期 曹泳鑫;曹峰旗

(作者单位:1.防空兵学院政治部 河南郑州,2.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院政治教研室 河北廊坊)

猜你喜欢
民意
偶感
互联网时代的民意吸纳与表达
打通网上网下民意
传统的民意征集方式不能丢
走出“遵从民意”的误区
编读往来
为何民意会“失真”
民意更关注事件真相
浅谈民意与司法适用的关系
央企高管薪水何时不再是民意问题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