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实践探索

2013-05-27 09:47韩春红
关键词:口语表达书面表达

韩春红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习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提倡自由表达,提倡想象习作,提倡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写话和习作的兴趣、自信心和创造能力。要有效地培养学生自由表达的能力,教师必须有效地指导,让学生练就两个基本功,即积累的基本功和表达的基本功。

[关键词]生活积累 书面积累 口语表达 书面表达 自我评改 他人评改

充分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想方设法使学生的习作兴趣长久保持,是练就这两个基本功的保证,也是教师要花费心事、经常的、重要的工作。

一、积累

(一)生活积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活动就像源头活水,为学生提供了不断更新变化的丰富的写作源泉,使习作成了一种需要,一种乐趣。

很多情况下,学生在习作的字数、格式、结构、命题等条条框框下,没了灵气,没了自信,缺少了更多的写作激情。再者,小学生的生活又相对单纯,这样,常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会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生活是写作源头。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方会成什么文字”。作文教学必须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灿烂多姿的大自然作为学生作文的“活水源头”。

1.走进自然。如在教学写景的作文时,我将学生带到附近的广场、公园或田野,让他们亲自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边看边说,互相补充。当然,学生观察的过程也不能放任自流,走马观花,而应当有组织,有重点,将学生分成几个大组,每组推选其中一人当导游,向大家介绍眼前的景物,互相补充或提问,这样既可加深对所观察景物的印象,又可给大家一个身临其境、全面观察、互相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使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真正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2.深入社会。每月安排活动主题。例如:在三月份让学生走进社会,寻找雷锋的影子;五月份寻找劳动小标兵;六月寻找快乐的童年;十月享受国庆的欢乐等等。然后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

新课标作文提出要求:“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写出来。”这克服了为作文而教作文的学科本位弊端,构建了向生活开放的模式,给学生的表达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以更充分的张扬,使作文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绘童心,叙童乐,让作文进入学生的生活,有了“作文就是生活感受”,那么作文便水到渠成。

二、表达

由积累到表达,是输入和输出的关系,是思维的内在转变的过程,消极的语言已转化为积极的语言,形成了良好的语感。

(一)口语表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看到,有些学生虽然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作文时却无计可施、无从下笔。这是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的锻炼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整理思路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为此,我们每周开设一节说话课,除了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表达、续编改编故事、讲述复述故事等口头语言能力的训练外,还让学生讲从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上听来、看来的大事趣事和身边的好人好事,有时结合作文教学进行复述或续编课文。学生说过后,我鼓励他们写下来,怎么说就怎么写,以降低写作的难度。这样学生写起来就比较容易。

(二)书面表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单靠每学期书本上的八次习作,是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的,必须激励学生进行更多的练笔,每周都写,甚至每天都写,并且适当指导,简要讲评。这样,对学生提高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在每天的家庭作业中,我不时穿插日记,或学完一篇课文谈谈感想,或仿写一篇文章等等。只要学生写了,我们老师就要认真看,对感受深的或优美的地方画上红线,表示肯定,适当写出鼓励性的评语,并且每天拿到班上读,和其他学生共同分享;课前几分钟进行口头作文,用几个词语说一段话,说一精彩片断,或用一段话描述某件事、某个人、某个场面等等。经此不懈地努力,学生增强了自信,激发了阅读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写作水平。

三、评改

(一)自我评改

学生将作文写好后,通过朗读,可以纠正词语不搭配、不贴切、不生动的地方,纠正不通顺、不形象、有毛病的句子,还可纠正段落不连贯、前后矛盾之处,纠正语句中修辞不当之处,甚至可读出习作的构思、立意不新颖之处。

学生作文写好一周后,经过冷却,学生再来读,也许能从另外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这种方法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发现自己的错误,培养冷静思考的能力。

文作者还可把自己的作文给班级中一位作文水平比自己高的学生,与他交流讨论,听取他提出的正确的宝贵意见,作出批注。

(二)他人评改

同伴评改采用梯队传帮带。每组四人,一个优等生,二个中等生,一个后进生。优等生为组长。让每一篇作文在同一组的四人中轮流批改。先把不正确的字词改对,不通顺的句子改顺,不当之处划出来并给予提示;再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如写人的文章,根据需要,应该有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如果缺少某一方面,可在相应位置批注“此处应有语言描写(或其它描写)”等字样。最后还要找出作文中的闪光点、创新点。总批时应从整体出发写出优缺点,提出修改方案,并签上姓名。

总之,基础教育新课程作文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以上只是笔者粗浅的探索和体会。在保持作文教学基本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应该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只要是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我们就应该采用。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保持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地作文。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口语表达书面表达
研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课前热身五分钟精彩语文大不同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