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3-05-27 09:47吴锦
关键词:保护措施民族音乐现状

吴锦

[摘要]民族音乐是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民族音乐正面临着如何传承和发展的重大课题。今天我们需要自己的民族音乐,就是新时代的民族音乐。当今的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都日新月异,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采取一定措施来保护好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

[关键词]民族音乐 现状 发展 保护措施

我国民族音乐是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真实,并高于生活真实,而且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在我国,一个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中,民族民间音乐丰富多彩,犹如繁茂的鲜花,竞相争艳。它涵盖的艺术种类繁多,包括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及民族器乐等等,它们都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巩固凝聚各族人民团结的有力武器,对于保持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审美性,并传承中国音乐文化精神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虽然十分得丰富多彩,但是有些并没有很好的被重视起来,有的在目前只是一些潜在的、等待开发的资源,甚者有一些正在濒临着灭绝。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分析这些现象不难发现:

(一)近二十年来受外来文化、市场经济的影响,各种媒体播放民族音乐的比例较少,流行音乐所占比例较大,加上港台流行音乐的推波助澜,使得很多人趋之若鹜。这直接导致青年一代追星族与歌迷越来越多,而民族音乐的爱好者却越来越少。青年学生只知道四大天王、超级女生、中国好声音,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国民族音乐家的姓名。

(二)应试教育长期不重视音乐教育,音乐课的教学情况几乎处于无人问津、无人监督、无人指导的状态,致使音乐教育无法从根本执行教学大纲,更无法完成规定的内容,音乐课教学几乎只流于形式。音乐教学科研不足,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致使学生对音乐课丧失兴趣。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而怎样在新时期保护并发展好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资源也成为值得考虑、探索乃至最终解决的问题之一。我认为,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发展,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完善民间采风制度,专家组团实地考察,搜集整理一线资料。实地考察对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实施因地制宜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对于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讨并制定不同的方案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专家学者可以从土生土长的乐种中吸取营养,汲取素材,为个人创作所用;可以增加自身对音乐文化或音乐现象论证评论的真实性、精确性和权威性。

第二,搭乘现代传媒的便利快车,使民族民间音乐能够广而告之,实现真正深入民心。搞调查,出专著,固然是保护乃至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的有效方式,但是所涉猎的受众群似乎并没有那么广泛,而差不多仅仅局限于专家学者等高文化水平这一受众群体。问题也正在于我们能不能以感性、具体、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培养一个稳定的民族民间音乐受众群。答案是肯定的。在现代传媒飞速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第三,把握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经济的最佳契合点,支持各项繁荣民族民间音乐的赛事。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也越来越懂得“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规律,而许多种民族民间音乐也被推介给国外的爱乐人士,引起他们的极大关注。当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的歌声相继飘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与悉尼歌剧院音乐厅,我们国人不禁为我们祖国有这么好的音乐而感到震撼,感到骄傲与自豪。本土的音乐被推介给外国友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流,一种文化的散播,也关乎一个民族民间乐种的传承。这是值得称赞的。但是有些民族民间音乐的发掘者受到经济利益的趋势,使得保护并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的初衷遭遇尴尬;使得本来被看好的、极具可实施性的决策遭遇瓶颈,更有甚者竟把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变成了经济利益的婢女,使原本朴素纯朴的民间艺术蒙上了一种很深的商业性色彩,从而改变了本土民间音乐艺术的乡土味,也自然不自然地造成了令人痛心的音乐文化价值的损失。由此,搞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经济利益的关系实乃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发掘者、创造者来说,应该本着适度利用的原则,使民族民间音乐在有着充分的经费支持,从而能使民间音乐的发展有着反哺的养料;能够提高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又能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即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传统文化的教育。

第四,体现时代精神,实施精品战略,真正使之成活并传播开来。民族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人民是她的主人,拥有她,共享她。诚然,她有一定的受众群,在人民心目中有一定的声誉。但我们仍有必要拿出某些民族民间音乐作为创作素材,通过精心创编与打造,使得原本土得掉渣的民族民间音乐上升为精品或是经典,使之被纳入到中华民族共同的审美取向获趣味上来,摆脱仅局限于某一定地域的审美观念这一束缚。我们现在所熟悉的许多民间歌曲小调,都是经过多次的改造与完善的,否则,她不易在人民中间形成在审美观上的共识,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经典,也不会那么得久经流传。如今的《木兰诗篇》就是一个打造品牌典型实例。花木兰的英雄形象和替父从军的英勇事迹已是家喻户晓,在我国多种戏曲剧种中,反映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的有很多,而以豫剧《花木兰》最为著名。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丰富多彩,构成我们民间音乐文化的独特文化大观。然而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容不得我们沉浸在丰富多彩、涵养深刻的文化景观中,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进行发掘整合的时代,这种所谓的发掘整合正有利于拯救濒危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音乐现象,有利于他们的进一步传承。

(作者单位:辽宁辽阳辽宁省灯塔市烟台街道文化小学)

猜你喜欢
保护措施民族音乐现状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保护措施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诌议如何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基于区域视角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