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与情人

2013-06-20 09:00吴稼祥
博览群书 2013年5期
关键词:奴役最大化本能

○ 吴稼祥

上帝与情人

○ 吴稼祥

在我看来,政治活动受人的两种本能驱使,第一是自利本能,第二是自卫本能。把自利与自卫分开,正是政治人与经济人不同的地方,因为安全和对伤害的防范,不是经济活动可以提供的。

霍布斯看到了人类天性中三种争斗的原因,第一是竞争,第二是猜疑,第三是荣誉。第一种原因使人为了求利,使用暴力去奴役他人及其妻子儿女与牲畜;第二种原因使人为了求安全,保全所获得的一切,等等。求利是自利,求安全当然是自卫或自我保全。自我保全在霍布斯的理论里占有重要位置,他认为征服和权力扩张是自保过当导致的结果。我不同意这个看法。我认为,自利本能驱使人们在政治活动中追求权威最大化,自卫本能驱使人们在政治活动中争取被奴役最小化。这就是我关于政治人的基本假设。

让我来稍稍作点解释。所谓权威最大化,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权威强度最大化;二是权威广度最大化;三是权威期限最大化。

我曾经定义过权威强度,它指的是权威关系双方的不平等程度。不平等意味着在当权者和服从者之间存在着社会和政治地位上的落差,我们把这个落差称为“权威落差”。权威落差越大,权威强度也越大。当权威落差趋于无穷大时,权威强度极大化,发生权威关系的双方就是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一方对另一方拥有生杀予夺之权,最接近这种奴役模式的是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关系,以及战争法诞生前战胜者与俘虏之间的关系。

权威广度很好理解,它既是一个空间概念,指的是一个人或一个统治集权的权威覆盖面,从地域到人数;也是一个属性概念,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权威广度最大化,就是意图建立在地域上覆盖全球、人数上一统全人类、领域上揽括所有精神与物质生活的统治。20世纪下半叶,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地方流行的全权政体,是人类有史以来覆盖领域最广、权威强度最大的政体。

最后,更好理解的,是权威期限,也就是权威的有效期限。权威期限最大化,就是无限期统治。秦始皇有过这种追求,像苏联这样的共产主义政体的拥护者也有过这种追求。权威最大化的完美模型是上帝。上帝超越时间,而且全知全能,他的权威在强度、广度和期限上都没有极限。那么,被奴役最小化的完美模型是什么呢?情人。关于此模型,我在《权威落差与政治稳定》一文中有如下讨论:

当权威落差等于0时,不存在权威关系。或者说,当权威强度等于0时,发生关系的双方,如果不是彼此独立的,就是相互平等的,或者说,是自由的,最接近这种自由关系模式的是相互爱着对方的恋爱关系。但单相思不是自由模式,而是丹尼尔·朗所说的个人权威模式,在他看来,“非对称的爱情关系可能变成不平等交换关系”,特别是施虐狂和受虐狂的爱恋关系,就是一种权威关系。

不能做上帝,就做情人,或者说,做自由人,这就是政治人的一般模型。

不过,情人模式的政治人,不是本书论述的主题,而且,在中国历史上,也基本上没有情人模式的政治人,至多只有陶渊明式的隐士。倒是每个朝代的帝王和想做帝王的人,都以为自己是或即将是人间上帝,即所谓“天子”。正是这种权威最大化冲动,黄河流域农业社会的规模依赖推向极端,推向规模扩张、中央集权和个人专制。

(本文摘自吴稼祥《公天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43.00元)

猜你喜欢
奴役最大化本能
白人的暴行是如何将昔日被奴役者在重建时期争取到的进步变革一手粉碎的 精读
阅读理解专练(三)
勉县:力求党建“引领力”的最大化
逆本能
逆本能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tudying Abroad
刘佳炎:回国创业让人生价值最大化
吉米问答秀
帝国主义奴役中国民众
帝国主义奴役中国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