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组织直选制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2013-07-02 07:11张峰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党内民主高校

张峰

[摘要]在高校推行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高校党建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有效途径。从已有的实践经验来看,如何更好地实现党管人才和群众意愿的协调统一,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工党员参与自荐的积极性,如何进一步处理好干部使用中选举与委任的关系等,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直接选举;党内民主

直接选举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改革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选举模式,是指召开党员大会,由党员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选举方式。在高校推行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是推进高校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有益尝试,对于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推行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的必要性

1.推行直接选举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推行党的基层组织直接选举制度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新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邓小平强调:发展党内民主关键是要健全党内选举制度。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十七大修订的《党章》把原党章中“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选出的书记、副书记,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修改为“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完善党内选举办法、推进公推直选工作做了进一步的要求。这些党内重要政策法规的修订为基层党组织直接选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理支持。近年来,中央、省委有关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决策部署,省委教育工委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中开展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试点的举措与要求,也为高校加快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进程指明了方向,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2.推行直接选举是加强高校自身党建工作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对高校二级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要求越来越突出。而从高校当前的实际来看,部分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缺乏激情和干劲,在广大教职工中的威信不够高,部分党员教师不关心学院党委(总支)工作,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所减弱。推行直接选举,一是有利于增强党组织负责人干事创业的动力,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责任意识、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激励党务干部想事、能事、干事,真正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二是有利于开展工作,领导班子是党员群众选出来的,群众基础好、威信高,容易得到支持和理解,工作就会顺畅;三是党员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又扩大了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度,有利于密切党内和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广大教职工参与党内事务和学院建设的热情。

3.推行直接选举是创新高校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以委任制为止,即便选举,也是“上面定人头,党员举拳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校民主政治建设发展需要。直接选举制度,把“党管干部”原则体现在用科学的制度、规则和程序选人上来,过程公开、操作透明,确保了干部选拔任用中民主的有序运作和良性运行;把“群众公认”原则体现在从提名到最终人选的产生都由多数人从多数人中选上来,既充分反映群众意愿,又开阔了党委识人选人用人的视野,实现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化;同时,选举过程体现竞争性,有助于营造有利于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环境,有助于增强广大干部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激发潜能,变外在压力为内在动力。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的主要做法

高校推行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起步晚,发展快。自2008年中国计量学院开先河后,至今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内蒙古等地高校纷纷赶上,相继推行。可以断言,今后相当时期内它将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选举的主流模式,也是高校推进党内民主的重要形式。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高校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都通过先试点再推广的模式开展,主要做法大致相同:

首先,充分调研,深入做好组织准备和思想准备。学校党委成立直接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试点单位,充分考虑党组织和党员特点,制定严密细致的实施方案;通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思想沟通会、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直接选举的目的、意义和程序方法,引导党员珍惜和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直接选举工作。

其次,公开推荐,切实提高候选人的公认度。在提名推荐时,注重把握直接选举工作的政策性、系统性,做到“四公开”,即公开任职条件、公开工作程序、公开时间安排和公开推荐情况;同时,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采取“党员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和“等额推荐、差额确定”的办法,经过“三上三下”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进入审查考察环节。

再次,审查考察,确定候选对象。一是查阅档案资料,对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的审查;二是通过个别谈话、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组织访谈和测评等方法,对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考察;三是进行党风廉政一票否决制。

最后,严格程序,直选书记、副书记及委员。一是采取组织介绍、自我介绍或“组织介绍与自我介绍相结合”的方法,对候选人基本情况进行介绍;二是根据选举办法,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书记、副书记及委员。一般采取“一张选票”同时填写、同时投票、分别计票、当场宣布的方式等,等额选举正副书记,差额选举委员。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1.选好试点,是做好选举工作的基础。党内选举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其结果是不可逆的。高校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的实践证明,试点工作的经验非常重要。试点工作成功,广大党员群众才会体会到直接选举的价值,学校才有信心逐步推广直接选举的做法。因此,选好试点,不仅是确保直接选举工作顺利的基础,也直接关涉到之后的推广工作,关涉到高校基层党内民主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因此,试点要选取党建工作基础扎实、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党内民主氛围浓厚的党组织,以确保选举顺利、平稳、成功。

2.提高认识,是做好选举工作的前提。直接选举是一件新生事物,人们对新生事物总会有一个陌生一理解一接受一认同的过程。高校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的实践证明,通过多途径的宣传和沟通工作,提高广大党员和教职工对直接选举工作的认识,调动党员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是确保选举顺利的前提。要把直选工作与强化党员的主体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对党员进行民主集中制、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及党内选举等方面的教育,使党员思想上重视,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确保活动的参与率。

3.周密筹划,是做好选举工作的保证。直接选举牵涉面广、影响大、现场感强,每个党员对直接选举工作的认识又不一样,选举过程充满不确定性。高校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制定严密细致的实施方案,是实现选举成功的保证。不论环节程序的设置、选举办法的草拟还是选票的设计等细节,都需要提前反复论证,并预备多种可能发生的情况的解决方案。

4.确保参与率,是做好选举工作的关键。直接选举旨在提高领导班子的群众公认度,因此,广大党员和教职工的积极参与是实现工作目标的关键。高校党员类型多(含教职工党员、本科生党员、研究生党员、附属单位党员等)、党员流动性大(党员出差、出国、访学比较多,研究生党员外出做课题多)、学生党员多、基层党务干部兼职多,确保较高的参与率不是件容易的事。高校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发动和宣传工作,做到让广大党员群众知情(直选工作意义、目的要求和工作安排)、知人(具体的推荐条件和符合推荐条件的党员情况,包括有被选举权党员的情况)、知责(参与直选工作的责任和权利),切实保障党员权利和广大党员群众对直选工作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主动性。

四、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工作的思考

一是要进一步探索实现党管人才和群众意愿的协调统一。从已经开展直接选举工作的高校来看,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选取党建工作基础较好、党群干群关系和谐、党内民主氛围较好的基层党组织作为试点,以此来实现组织意图和群众意愿的有效融合。从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要求来看,逐步扩大直选范围和差额选举是党内民主发展的方向。直接选举加重了选票的权重,全面铺开后难免出现意外情况。特别是党建基础不够扎实,党群关系、党内关系还不够和谐的基层党组织,如何既充分尊重和体现党员群众意愿,又确保选好人、选准人,选出教职工、党员和上级党组织“三满意”的结果,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二是要进一步探索提高教工党员参与自荐的积极性。高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民主意识、监督意识都比较强,有比较好的民主基础,但教工党员参与自荐的积极性还不够高。高校为教学科研单位,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和学术研究,学术发展道路更宽广、更有可持续性,教师要求兼任学院党委、党总支职务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党的工作基本属于义务性的奉献,学院党委(总支)书记、副书记任职要求高,投入时间和精力又多,必与学术发展有矛盾。知识分子又很重视面子,本来就不想当党委、党总支委员,更不愿意通过竞争的方式来争取。因此,如何提高教工党员参与自荐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为党员服务、为民主制度建设作奉献,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三是要进一步探索处理好干部使用中选举与委任的关系。直接选举较好地解决了由谁选举对谁负责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干部工作责任心和联系师生、服务师生、接受师生监督的自觉性。但是,为了使干部有多岗位锻炼的经历,培养其适应多岗位的工作能力,干部交流机制又必不可少。因此,在今后普遍推行直接选举后,还需要考虑建立诸如任期内调动等配套制度,处理好党组织直接选举与行政班子正常换届、干部轮岗培养的关系,进一步规范委任与选举的关系,统筹干部培养使用。此外,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结构?学生党员比例这么高,是否考虑学生委员候选人?如何提高推荐和选举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党内民主高校
党内民主语境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公推直选机制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党内民主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对禁止“妄议中央”,干部有哪些顾虑
禁止“妄议中央”的必要性、针对性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