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模式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长丰县“三选”干部管理为例

2013-08-15 00:48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支部党组织干部

甄 玲

(中共长丰县委党校 安徽长丰 231100)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工作,有计划的选派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选派干部)、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锻炼(选调生)、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使“三选”干部到基层一线接受党性锻炼、服务群众、历练人生。“三选”干部具有年龄轻、学历高、知识面广、潜力大等优势,如何培养好、使用好这三支队伍,是各级组织的一项重要课题。长丰县在“三选”干部的培养使用上,不断总结经验,结合实际,大胆创新,通过建立“三选”干部党支部的方式,把“三选”干部队伍紧密的凝聚到党组织周围,为“三选”干部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提升了“三选”干部的各项综合素质,为“三选”干部发挥作用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一、具体做法

长丰县现有“三选”干部166人,其中:选派干部35人,选调生41人,省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官44人,县聘大学生村官46人,共有党员116人。由于“三选”干部人数多,又分别工作在不同的乡镇和村,给日常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是工作针对性不强。由于“三选”干部处于不同的乡镇、村,个人综合素质、外部环境、工作重点都不尽相同,很难找准共同点,不便于统一的安排和指导工作。二是交流沟通不足。由于“三选”干部人数多、分布散,难以通过普通的活动方式和平台来组织活动,致使“三选”干部相互联系不足,资源共享不够,交流沟通不密切。这些都影响了“三选”干部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三选”干部自身的成长和锻炼。

针对上述情况,县委组织部通过细致调研,并学习借鉴外地好的做法,在全县14个乡镇分别设立“三选”干部党支部,部分党员人数较多的党支部以日常工作分工下设党小组。各党支部通过选举,把政治素质好、公道正派、有奉献精神、善于做群众工作、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的“三选”干部选为支部书记,起到“领头雁”的作用。同时,根据工作需要,还分别设有副书记、委员或小组长。各支部由支部书记召集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活动,小组由小组长召集每周开展一次活动,组织开展现场参观考察、推荐先进典型、相互交流学习工作经验等活动;组织“三选”干部开展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服务群众各项工作;建立健全“三选”干部学习、工作、联系群众、廉洁自律等制度,增强“三选”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设立党组织后,全县的“三选”干部实现了分块、分类、分层管理,由“被管理”到自我主动管理,极大的提升了管理效率,也有利于“三选”干部的成长。

二、成效作用

1、管理上更加科学合理。一是实现层级管理的模式,使管理效率更科学、更合理。通过建立支部,形成了县委组织部统一指导、乡镇党委具体负责、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管理新模式,解决了“三选”干部人多、面广、协调难、开展活动难的问题,便于“三选”干部经常性开展活动,进行沟通交流。二是实现了“三选”干部由被动管理到自我管理的转变。“三选”干部是特殊的群体,受组织部门和任职部门的双重管理。通过建立党组织,使他们由被动的接受指令,到主动谋划工作,便于自我组织活动,开展工作,激发了“三选”干部的干事热情,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也方便了三选干部干事创业。

2、工作上更加富有成效。通过建立“三选”干部党组织,转变了“三选”干部独自工作的不足,实现了共同参与、共同支持、共同发展的局面。大家通过支部开展的活动,有效的把各自的工作联系起来,相互配合,共同进步。同时,有效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由于“三选”干部每个人享有的资源各有不同,具体工作目标上也有不同之处,通过支部活动,把这些资源信息相互通报,共同分享,从而优化了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把资源用到最合理的地方,使资源用的更合理,从而办更多的好事、实事。

3、素质上更加增强提升。建立“三选”干部党组织后,“三选”干部由被动管理到主动作为,通过日常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提升了“三选”干部管理谋划能力,增强了大局和整体意识,配合和协调的能力得到提高,民主意识得到加强。通过组织建设、发展项目、为民服务等具体工作的锻炼,切实提高了做群众工作、处理实际问题和应对复杂局面等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宗旨意识、奉献意识和艰苦奋斗意识。

三、做好“三选”干部管理的探索

1、建立科学制度是基础。要通过建立科学的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理事的模式,用制度来保证工作正常开展,用制度来发挥个体作用,用制度促进干部的相互交流学习成长。

2、结合本地实际是根本。干部的管理和成长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但一定要结合本地实际,不搞花架子,不搞不切实际的管理办法,要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把“三选”干部的纯洁性、先进性抓好,使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为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高强有力的支撑和保证。形成符合本地实际具有特色的管理办法。

3、灵活有效管理是关键。对干部的管理要做到灵活机动,在制度框架之内不死搬硬套,注重调动“三选”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明确责任,实现“要我工作”到“我要工作”的转变。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只有支部加强,才能民心向党,事业兴旺。“三选”干部给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活力,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干部队伍力量。只有创新管理,建立适合他们成长发展的良好机制、有助于他们健康快速成长的平台,才能让他们在基层提升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和素质,在干事创业中尽快成才,在基层建功立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猜你喜欢
支部党组织干部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清华党组织公开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
支部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