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红色旅游模式研究——以西柏坡为例

2013-08-15 00:48吴士锋刘英茹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西柏坡红色旅游旅游

吴士锋 刘英茹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石家庄 050000)

红色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赋有特定使命的文化旅游,其过程蕴含着一种对文化的认知,红色旅游具有政治功能、富民功能、文化功能、民心功能的等社会功能。发展红色旅游,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并不是很成熟,学术和实际景区的建设都处于探索阶段。

一、红色旅游存在问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河北省委省政府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以来,西柏坡红色旅游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西柏坡红色旅游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一)静态的展示方式

现有的红色旅游景区以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多为博物馆式静态景观陈列,加之当时革命斗争的条件艰苦,遗留下来的文物大都很简陋,缺乏对游客具有持久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二)被动的游客

与通常来自兴趣,并支付费用的普通旅游不同,红色旅游游客大多是单位组织,公费,具有半强制的特点,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加之现在的红色旅游单方面灌输的特点,轻视游客自身差异,定制的导游词难以激发游客的兴趣,往往是讲解员兴高采烈,游客心不在焉。

(三)网站形式单一

西柏坡网设置了15个板块,内容比较丰富,但是形式比较单一,缺乏互动。随着3G业务的普及,移动设备已经超越台式电脑成中国最大上网终端,但西柏坡现在还没有建设针对手机、平板电脑的移动互联网站。

(四)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西柏坡纪念馆建于1955年,馆区面积为567亩,虽然免费开放以来观众日益增多,但是景区面积偏小,餐饮、住宿、土特产等配套产业发展不快,当地自然资源、风土人情没有很好地整合到现有旅游产品中来,削弱了西柏坡红色旅游资源的整体价值。游客从进入西柏坡景区到游览结束,最多半天的时间,导致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不佳。

(五)缺少个性化产品

当今旅游发展的趋势是旅游大众化、出行散客化、服务个性化。西柏坡红色旅游仍然以团体旅游为主,缺乏个性化旅游产品和旅游纪念品,难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二、创新开发模式

(一)整合区域资源

以西柏坡为龙头,以西柏坡高速公路为纽带,加强红色旅游区域间的合作。2012年6月西柏坡高速公路三期工程建成,从石家庄前往西柏坡用时将由过去的2小时缩短至40分钟。西柏坡与温塘镇、西柏坡镇、岗南镇等周边区域建立利益分享机制,签署整合营销协议书,做好区域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科学规划设置多条旅游线路的组合,根据不同类型的客源市场安排不同旅游产品,丰富游览内容,组建“西柏坡红色旅游经济圈”,丰富旅游资源,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

(二)开发度假产品

红色旅游具有净化心灵,健康身体的功能。结合天桂山、沕沕水等周边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度假旅游,感受革命历史,使游客全部身心沉浸在红色旅游文化中。

(三)完善社区建设

加强西柏坡周边的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引导当地居民直接或间接参与西柏坡的各种旅游经营活动。美国哈佛大学景观学博士刚恩认为旅游目的地由旅游吸引物和周边社区组成,红色旅游的发展必须与社区建设相结合,旅游地居民也是西柏坡红色旅游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地社区居民参与到红色旅游建设中,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整体红色旅游氛围。

(四)结合民俗资源

西柏坡地区的凤凰山、卧虎山、唐塔垴、将军坡、母亲岭、驴山等都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中国红色政权从本质上讲是工农政权,红色旅游与当地民俗资源整合,给游客以回归故乡的感觉,这不仅顺应了现代旅游发展的潮流,而且突出了区域特色。

三、创新体验模式

(一)多种展示形式

深入挖掘“西柏坡精神”的开拓进取、敢于胜利的丰富内涵,使用“现代表述”的方式,通过实物、照片、图表、模型、绘画、雕塑、景观等多种形式,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情景模拟、观众互动,再现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场景。

(二)个性化产品

加强西柏坡红色旅游产品的多元化经营,开发个性化产品。根据游客不同的年龄、层次、性别、职业、活动偏好等特点,预先设计好多款旅游产品组合菜单供游客挑选,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

(三)全方位体验

紧跟时代潮流,增加参与性项目,让游客转换身份,变被动参观为主动参与,从体验中找到真正的红色精神。

(四)全时间体验

结合西柏坡红色旅游网站,获取每个即将到来的游客信息,关注红色旅游前后的思想变化,使用获得的数据改进景区产品,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效果。在游客来西柏坡之前,景区服务人员通过网络、电话、传真、邮件等方式,向游客传递西柏坡的景点、线路等旅游信息,同时获取游客对观光、度假产品的需求,为游客建立终身西柏坡“红色账号”,结合GPS定位系统记录游客在西柏坡的详细旅游线路。在旅游活动完成后,景区管理人员向游客账号发送本次旅游信息,定期通过互联网与游客交流,并及时通过短信和邮箱的方式向游客推介西柏坡景点更新信息。实现游客从一天的红色旅游到一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转变。

四、创新解说方式

(一)贴近生活

红色旅游解说的主要目的不是教导,而是启发,通过“毛主席亲自教西柏坡农民按正确方法种水稻”等小事发掘伟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游客更真实地感受革命前辈们的品质。将“两个务必”的西柏坡精神体现到建设者的革命风尚上,形成现实的激励作用和榜样的力量。

(二)关注游客需求

任何的解说活动若不能和游客的体验有关,将会是枯燥的。在西柏坡红色旅游过程中更多地关注旅游者的需求,加强与游客的互动,开展平等对话和交流,重视游客的感受,提高游客的参与积极性。通过理解、尊重、积极关注与游客寻求感情上的共鸣,实现心理上的贴近和心灵上的沟通。

(三)寻找感动点

通过震撼、感人的场景使游客在红色旅游活动中身临其境感受红色旅游资源中的伟人风范和群众热情。结合红色旅游资源,创造特定情景,进入游客内心,触及游客灵魂,使游客产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升华,进而使“西柏坡精神”内化为游客自身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四)引导游客互动

红色旅游的关键不在于信息的介绍,而在于互动交流。注重引导游客之间互动,形成多维互动教育效果。结合费门·提尔顿解说六大原则,在进行红色旅游活动时,让每个人都同时成为他人的一面镜子,让他们在西柏坡精神感召下敞开心扉,让他们在与红色旅游资源的接触中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爱国主义教育当中去。

五、创新营销模式

(一)丰富新媒体形式

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促进了话语权向平民、向大众、向社会的深刻转移,加速了分众化、对象化、个性化的传播趋势。[微博、微电影等新媒体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刻,利用无线网络,有线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即时通讯,为游客提供获取红色旅游信息和发布感受的新方式,成为收集游客对红色景区的评论,提供旅游调查的新途径。通过互联网和各种移动终端,游客可以随时交流在西柏坡红色旅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分享自己在旅游时的照片。鼓励游客拍摄创意红色微电影,开展“西柏坡”微电影大赛。

(二)举办系列节事活动

建设西柏坡会展中心,定位高端商务和文化艺术类活动,定期召开红色旅游的相关研讨会。每年3月在举办“牢记“两个务必 弘扬西柏坡精神”系列活动,开展革命圣地访习、革命传统教育研讨、大型红色主题歌舞表演以及经贸洽谈、旅游交易等活动。每年4月举办“走进西柏坡”系列活动,庆祝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西柏坡,举行中共中央旧址考察、中央机关寻根、旅游推介活动和红色旅游区域合作研讨会、大型文艺晚会。每年9月西柏坡举办“纪念三大战役”系列活动,举办三大战役战斗英雄展、大型主题文艺晚会等活动。

(三)创意体育文化活动

建设红色运动基地,打造红色情境体验式培训基地。开发“保卫西柏坡”、“解放石家庄”、“地道战”等探险、竞赛、模拟战斗的旅游项目。采取铁人三项、马拉松,野外体验式拓展训练等国际先进的团队体验式培训形式。提高游客的参与度,磨练思想意志,培养爱国主义团队精神,达到红色旅游寓教于乐的目的。

六、创新网络模式

(一)充实传统旅游网站

充实现有红色旅游网站,用形象生动的历史资料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在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湖等核心景区设置实时在线摄像头,使游客通过网络能够观看到西柏坡的实时实景画面。改进网站功能,增加服务性、指导性、咨询类的设置,增加网页更新速度。

(二)建设移动网站

移动互联网具有方便灵活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满足旅游消费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不同需求。2013年,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网用户或将超过电脑用户。加快西柏坡移动互联网建设,进行网页优化,注重用户体验,提供合理而明确的导航,增加网上旅游用户体验度。

(三)发展智慧旅游

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及时发布西柏坡最新旅游产品动态,让游客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西柏坡红色旅游计划。从西柏坡景区的通讯网络、景区综合管理、电子门票和电子门禁等方面建设。实现西柏坡红色旅游与科技全面融合。

七、丰富购物模式

(一)本地土特产

以西柏坡大枣、核桃、板栗等土特产资源为主,引进唐山陶瓷、衡水内画、邯郸黑陶、保定苇编、易水古砚、紫铜浮雕、蔚县剪纸、藁城宫灯等河北特色工艺品,满足游客购物的需求,成为河北特色产品的窗口。

(二)特色纪念品

结合河北地方特色,积极开发以革命圣地、领袖人物、革命文物等为主题的系列红色旅游纪念品,以石雕、木雕、剪纸、年画等具有河北地方特色旅游产品,大力挖掘和推出反映红色文化的特色菜肴和食品。

猜你喜欢
西柏坡红色旅游旅游
西柏坡精神引领实现“中国梦”——期刊中心党支部赴西柏坡参观学习感言
西柏坡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红色旅游
开展红色旅游业务 提升老人生活品质
风雨西柏坡行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走进西柏坡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