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务实清廉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

2013-08-15 00:48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党员

(中共铜川市委党校 陕西铜川 727031)

当前,全党自上而下地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这项活动体现了党中央审时度势、深谋远虑,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保证。

一、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它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基本条件,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的,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必须遵循的工作方法具体来讲就是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在群众的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如此循环往复,使领导的认识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群众路线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化,我们党是为人民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离开人民,党的一切斗争和理想都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群众路线的实质就是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就是要执政为民。

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这是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战略的高度,指出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抓住了党群关系这个根本问题,抓住了作风建设这个重点,抓住了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这个主要任务,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

三、为民务实清廉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突出“为民务实清廉”这个主题。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争作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

(一)真诚为民

为民,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落实宗旨意识,解决民生问题。“为民”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目的,实质就是要心系群众,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因此,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制定的目标和措施应该紧紧围绕群众的需求,做到与群众的思想合拍、感情共鸣、目标一致。首先,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基层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看法,了解基层群众需要领导干部在哪些方面、如何为人民服务等问题。还要对活动开展的步骤和载体等广泛征求意见,完善活动任务目标和工作原则,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工作措施,实现与群众的思想合拍。其次,党员领导干部要在活动中接地气,虚心向群众学习,甘当学生,与群众打成一片,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解决好对老百姓的感情问题、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实现与群众的感情共鸣。第三,党员领导干部要重视解决民生问题,要落实整改措施还要建章立制,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工作要求与群众需求相结合,实现开展活动与群众的目标相一致。

(二)求真务实

务实,即求真务实,出于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务实”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具体途径和有效方式。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就要善于从群众关注的、身边的事情做起,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十八大报告把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列入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这既是我们时代的精神气质,也是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从“靠实事求是吃饭”到做“实事求是派”,务实作风助力我们党一再创造历史的辉煌。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说了就做、做就做好。今天,处在改革深水区、发展攻坚期,党员领导干部更需要发扬务实作风,激发实干力量,在实践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不空谈,不浮夸,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开拓创新,脚踏实地,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把抓落实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研究解决制约工作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放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增强目的性,多到困难集中、情况复杂的地方去,倾听民生民意,以务实的态度促进现实问题的解决。

(三)清正廉洁

清廉,即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切实做到拒腐蚀、永不沾浊。“清廉”是共产党人的本色,是最可贵的品质。清廉使人刚直不阿,心系群众,自觉无悔地为人民事业奋斗;奢侈使人贪污腐败,失去民心,最终陷一己私利而不能自拔。共产党人如果失去了清廉,就不可能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深入群众,就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和依靠,因此,“清廉”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有力保障,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生命线。

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了党员领导干部要清正、廉洁的要求。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必须保持好、发扬好党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在权力面前不糊涂,利益面前不动摇,诱惑面前不动心,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把廉洁从政作为第一生命来维护,从思想上筑牢防腐败的大堤,拒腐防变,警钟长鸣,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春秋·左传》当中讲道:“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是一切美德的共有特点,奢侈是一切罪恶中最大的。因此,领导干部抵制腐败做到清正廉洁,需达到“五不”境界:不做;不能;不敢;不愿;不想。

为民、务实、清廉共同构成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在改革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今后的工作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讲,要始终做到“为民”,牢记宗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解决民生问题,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始终做到“务实”,从我做起,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要始终做到“清廉”,廉洁从政,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规定,从生活上防微杜渐。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有“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政治责任心;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有“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人格魅力。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牢记职责,不辱使命,才能取信于民、赢得人心,成为社会的表率,群众的表率。■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