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畅想曲——记固安县政协委员、固安镇砖厂厂长段玉山

2013-08-15 00:48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老段砖厂玉山

王 明

永定河,从燕山深处的山腰中奔涌而过的激流,以不可遏制的气势冲出峡谷,穿越高高耸立的峭崖,盎然昂然东去,流入烟波浩渺的渤海。

永定河——她刚猛、雄健、洒脱、豪爽,以博大无私的胸怀,曾浇灌万亩良田,哺育一代代大平原子孙,成为苍天的使者,她虽然没有长江、黄河那样雄伟壮观,但她以豪迈的气势被历代文人墨客歌颂吟咏。

永定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据《固安县水利局》记载,她发源于元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原称治水也称澡水,后称卢沟水,卢沟河,小黄河,也称黑水河,浑河,在康熙37年(1698年)定名为永定河。上源有二个支流,南为桑干河,北为洋河,两河流至河北省怀来县朱官屯汇流后,始称永定河。全长680公里,流域面积50830平方千米。

永定河上源为黄土高原,遍布群山丘陵大小盆地,土壤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逢雨,众多支流汇集,携带大量泥沙奔腾而下。据载,坐落在固安县的金门闸1956年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8.23公斤,年输沙重1870万吨。逐年的河水冲击、沉淀,使永定河成为悬河,河床高于固安县城4米多,并形成大面积的滩涂、荒滩。

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由于华北地区遭受20多年干旱少雨,她又成为一条干沙河,那种大浪淘沙东流去的景象一去不复返。

改革开发东风劲吹,勤劳勇敢的固安人,面对人口日益增多,耕地锐减的现状,各级领导和各界有识之士,纷纷把眼光瞄准在永定河荒滩综合开发之上,又成为固安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华北平原上走来一条好汉,他投入180万元巨资,在永定河畔,继往开来,铸造他人生的辉煌。以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创造了烧制红砖、多孔砖、大孔砖,吃沙造田的宏伟大业。

旌旗指处,风雷动。经过近8年的艰苦创业,吃沙造田60亩,企业实现产值5000万元,创税260万元。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奏响了永定河畔雄壮交响曲。他就是固安县固安镇砖厂厂长段玉山。

段玉山以他的远见卓识,深谋远虑,清醒的意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开发研制“创新型、环保型、节约型和绿色型”新产品,才能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老段像一匹脱缰的战马,驰骋在科技创新的战场上,一路拼搏,洒下一首首辉煌的战歌。他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勇克技术难关,成功的进行了“三项”技术创新。

——研制成功了打孔转、多孔砖。大孔砖节约煤土资源2/3;多孔砖节约煤土资源1/3。

——工业废煤灰综合利用。把废弃的工业废煤灰,作为生产红砖、大孔砖、多孔砖的原料,每年节省煤土200立方米。

——塑布苦盖。把原始的苇帘、油毡苫盖砖坯的方法改为用塑料布苫盖砖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三项技术创新,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每年企业增收节支20多万元。同时,段厂长为改善职工生产条件,减少劳动成本,改革原来的人工搬运的生产方式,全部采用电瓶车运输。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每年减少劳动成本5万多元。

技术创新,使企业插上了奋飞的翅膀。固安镇砖厂生产的机砖质量实现新飞跃,达到国家标准。经北京市政建设总公司检测,抗压、抗折指标全部合格,在数十家砖厂竞标中,脱颖而出,名列榜首。先后被用于天安门广场整修地基用砖;大孔砖被用于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主体工程建设……

老段取得的业绩,对县内外同行来说,好像是“天方夜谭”,不可思议,总觉得有一种神秘地感觉。老段却不以为然,他诚恳地说,我的秘诀是“以质量求生存,以市场为依托,以诚实求信誉”。

的确,段厂长秘诀也算不得什么高招,也似乎没有什么大书特书之处。但是,他以“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奋斗精神,坚韧不拔的开拓市场的毅力,赢得众多客户的赞誉。

良好的信誉,优良的产品质量,使固安镇砖厂声誉传播四方,市场开拓延伸,把段玉山的事业推向高远。

被廊坊市列入重点工程的银河大厦。

固安县环保局、审计局联合办公大楼。

固安县财政局4栋家属楼。

固安县孔雀城。

……

这些在本地较大的工程都是用段玉山生产的机砖,按说他在短短的时间里,取得如此显赫的成就,也该满足了。可他却对笔者说:“我还要百尺杆头,更上一层楼,为建设繁荣富裕固安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老段砖厂玉山
月季盆景欣赏(二)
月季盆景欣赏(一)
烂树根打开退休新生活
新年献辞
附式石盆景欣赏
巩义康店砖厂唐墓出土器物
摄影作品
戈壁苍狼(上)
没追求的搓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