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学习”,让阅读教学活色生香

2013-08-15 00:51高正强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26期
关键词:主题学习丛书读书

◆高正强 隋 洁

(昌邑市柳疃中学;昌邑市新村中学)

语文“主题学习”是一项尊重语文学科学习规律,以“大阅读”为基本目标,通过课堂教学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的感悟和体验,让老师和学生实现愉悦的教、快乐地学的学科教学实验。如何提高“主题学习”的质量,并让这一实验活动更好的和阅读教学有效结合呢?

一、榜样示范,教师做读书的先行者

以身作则,是我国教育者的优良传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是言传身教的典型代表。教师能否做到以身作则,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要想让学生热爱读书,再三的鼓励、布置都不如榜样示范来得直接,来得有效。

而作为教师这样具有专业技能的工作者,知识的积累也只能通过读书来实现。所以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忙里偷闲时常驻足班级的“读书一角”,读一读孩子正在读的书,增加点与孩子的共同语言,这样容易跟孩子交流读书心得。在交流沟通中,为了引起您的注意或得到您的表扬,孩子越发就喜欢多读书了。

而自我市开展“主题学习”以来,一本本《主题学习丛书》更为老师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有的文笔隽永,读来清新耳目,沁人心脾;有的哲理深刻,读来发人省醒,引人思考……《主题学习丛书》吸引着老师们自觉认真地去读,渐渐地使自己的文学积淀日益丰厚,课堂上旁征博引,左右逢源,也更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愿意亲近书本了。

二、创设氛围,利用好《主题学习丛书》

《主题学习丛书》,以教材编写的主题单元为依据,围绕主题选入了许多优秀文章,为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何更好地让这套丛书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首先,我校在原来设置的学生阅览室外,又协调出两间教室作为“主题学习”活动室,每个班级每周轮流安排两节阅读自习课,大大充实了学生的阅读时间。

其次,我们还让学生专门建立了“主题学习”摘抄本和“主题学习”写作本,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边读边记录,把自己认为好的词句、段落及时摘录,也可随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读完后,老师根据主题及时布置写作任务。(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刚开始时不布置任何任务,充分培养学生的兴趣,半学期后学生自由选择完成任务,内容不限可长可短,不让其成为学生的负担,但一定要做到有感而发,出自真心真情。一学期后再慢慢提高各方面的要求。)

然后,每过一个阶段,学校或年级统一开展朗读、演讲或写作竞赛等各种活动,并对涌现出的优秀学生代表进行表彰。

在老师的带动和相应的制度管理下,读书的氛围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三、倡导个性,还原“主题学习”的本真

语文学习更多的是对文学的一种解读,在解读中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人物,才能体会文本的思想和情感。而现实是,在学生的阅读中,我们老师往往不放心,还是经常出现老师牵着学生走的现象:“下面给同学们时间,先阅读第一篇文章。”然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就开始强调:注意这个事项,注意那个地方。我们思考一下:这样的阅读是不是有效,是不是充分的自主的阅读?是不是能够体现个性化的阅读?能不能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来?这值得思考。

只有在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阅读主题的阅读潜能,才能使之丰腴厚实,有智慧,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最好不要过多的明细任务,先应该由文本探究人物,后面是个性化的解读,然后能够产生的才是个人的一种体验。基于此,在“主题学习”中,教师宜适当的“放”,才能放出更多的“哈姆雷特”来。像《红楼梦》,“经学家看到了《易》,道学家看到了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了排满,留言家看到了宫闱秘事。”(鲁迅语),实在是“百花齐放”啊。

所以,“主题学习”应是民主化的学习,是心灵之间的平等对话。“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师的优势只是在于首先占据了教学资源相应的专业知识化程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平等的阅读气氛能够开出创造之花,反之,则会压抑个性,只能制造出装知识的袋子。当然学生的认知毕竟有限,老师给予指导是必要的,但这种指导绝对不能越俎代庖。

四、注重探究,提高“主题学习”的效率

探究是一种最高效率的学习方法之一。学生因年龄的原因,大都具有极强的表现欲,他们有了自己的经验后,都急于想展现,这时让学生交流是最好的时机,可以用一个思想去交换更多的思想,如事先布置学生阅读整个单元,寻找自己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自行准备类似的美文。不少学生耐不住心中的欲望,急切的要将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同学。于是在阅读基础上我们又上了一节热火朝天的交流探讨课,适时地对研究的主题进行交流,集中谈谈新收获,说说新发现,这时的学生最起劲,说的也很棒,整个探究场面如火如荼。

探究也包含学生个体的探究,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对某一知识点的认知毕竟有限,还达不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境地。语文“主题学习”用大量的丰富的材料来冲击学生的大脑,通过对各种不同材料的反复的撞击,相互印证,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获得对生活丰富的感知和体验,更有助于推动他们去深入探究一些内容。所以说“主题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学生的个体行为,它能够完成一种情感的、人性的升华。

不得不说,主题学习的开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了新的生机和色彩。

相信只要能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发挥主题丛书的作用,真正启发了学生思维,达到了愉悦学习的目标,都将是有益的探索。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也正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必备的精神和素质!

猜你喜欢
主题学习丛书读书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艺术创想丛书
微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探究
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模式和结构组织与管理策略的研究
我们一起读书吧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