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论课程突出“实践取向”的策略

2013-08-15 00:51◆付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27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方法评价

◆付 生

(潍坊科技学院)

一、教学内容改革,凸显实践取向

1.改善结构体系

教材作为知识与技能的重要载体,一般可以分为经验体系和理论体系这两种类型。经验体系注重的是切入实践,强调的是所学内容的可操作性,虽然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性的东西,但是缺陷就是过分强调了实用性,造成了原理和概念之间缺乏了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而理论体系则相反,注重了内容上面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忽略了可操作性。教师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应当既能表现出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应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既要有利于学生去学,还应方便学生去做,编写出的教材应当具备较强的内在逻辑性和系统性,还应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2.改造教学内容

首先,应加强物理教学论课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联系和衔接,这也正是突出物理教学论课程“实践取向”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对教材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理念进行介绍,使学生能由浅入深地去理解一些原理,让学生能初步建立一种将基本原理运用于教学实践的意识。其次,应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教学设计作为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衔接,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专业性认识。同时,还应提高学生的实践训练,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学习的话,教学设计的知识与真实的课堂教学之间至少还存在着两段落差,即教学设计和真实的课堂教学之间的落差和教学设计知识和教学设计之间的落差。前者表现的更为明显,从教学设计的本质来看,教学设计仅仅是设计者对课程教学做出的种种假设,还需要实践检验,而这些落差的最佳捷径就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践训练当中。再者就是积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物理教学期刊的习惯,并通过阅读这些刊物然后进行心得分享,形成对于物理教学问题的认识,提高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教学方法,彰显“实践取向”

1.多样化知识教学

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证实,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很不利于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物理教学论本身就是一门研究教学艺术的课程,其主旨就是如何通过课程改革来提高教学效果,这门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可以自主性探究学习、团队间进行合作学习、基于问题的知识网络学习等,依此来体现一种对话式的建构体验学习方式,既要能让学生在课前学会自主性学习,又要在课堂过程中师生间共同合作学习,同时学生课后还能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课堂内能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再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能发现问题,再通过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初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架构,形成一个知识和实践的双向联动。

2.落实实践教学方法

物理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性不仅要体现在要紧密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还应通过教师对教学方法的优化来让方法和原理能具体化、社会化。实践教学是贯穿整个物理教学论课程的基础行为,同时也是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载体。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和考查实习基地和中学教学课堂实地观摩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能对中学教师角色的复杂性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再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去代替教师来进行教学,这样的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经历一下复杂多变的课堂情境,能清晰体会到教会的本质远比想象的要来的更深奥。还可以通过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反思等形式让学生投入到课堂实践训练当中,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

师范学生过渡到中学教师的角色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点一点地去积累,就需要在课堂仿真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学会能写出“像样”的教案以及上出一堂“像样”的课。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仿真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从选题到设计、到教师面批教案、再到修改、教师再进行审定,然后通过小组试讲和评议,最后修订教学方案一个过程。同时在教学情境设定的过程当中,有意无意地加入一些突发因素进去,如在学生试讲过程中加入一些“学生违纪”等,等考验一下学生的课堂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在此过程当中还要关注到试讲学生的重难点把握、口头表达、板演、巩固训练、衔接等各方面的能力表现。学生通过这样的试讲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勇气,自身教学能力也能在此得到提升,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学习评价,完善实践取向

学习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省和自我提升的过程,在开展学习评价的过程当中应首先明确学习评价的主要功能,同时也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评价而忽略实践评价的模式。实践是检验学习的首要标准,应强调学习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就是要让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学习评价的主体,同时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综合采取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质性评价以及量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评价的内容选择上多维化,如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实践效果以及过程当中表现出的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学习兴趣等进行综合评价。整个评价过程还应动态化,不限次数、不限时间,动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活动表现。让学生能切实感受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而不是审判,学生在一次次的学习评价之后,能力不断得到提升,自身心理素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同时在不断的加强和提升过程中能够得到应有的肯定,自信心也能不断提高。

四、结语

物理教学论课程教学离不开“实践取向”,一旦脱离了这个主题,整个教学效果就会显得苍白无力,这门课程也就没有了应有的生命力。因此,物理教学论课程教学要突出“实践取向”,在“实践取向”上面大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物理教师教育特色,物理教学论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的效果才能得到保障。

[1]龙琪,冯年华,陈善卿,李伟.教学做合一:论《学科教学论》的改造[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02).

[2]李德才.新课程理念下“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建设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3]王丽娟.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物理教学效率[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02).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方法评价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处处留心皆物理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我不是教物理的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